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南游记】32—“作为河南人的李电视女士”

已有 5820 次阅读 2009-3-28 16:47 |个人分类:南游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二,作为河南人的李电视女士

??我试图解释河南人不为全国人民所喜欢的原因,也许人类在总是希望寻找到一些可供大家娱乐的地域和人群来,以增加笑料?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嘲笑一些人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就象春秋时代的宋国人和欧洲的比利时人一样,他们都属于这样的对象,宋国人的笑话也许可以和今天的河南人相提并论,他们最极端的一个笑话则是“宋襄公仁义之师”的故事了,我在小学时开始看的《中国历史故事》就从《史记》里节选了这一段,迂腐之至的宋襄公不愿意趁敌人半渡时击之,全部渡河后则仍然不愿意趁敌人立足未稳而击,故事的叙事者对这个宋国最高领袖的行为明显地采取的是讥笑的态度,我也曾经这样觉得好笑并随之讥笑过,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位宋襄公居然是当时的霸主之一,这事实终于让我思考了,也许在这个春秋无义战的大背景下,有这么一个仁义的家伙确实让别人在和他打交道道的时候放心得很,以至于成了一霸?果真如此,就是所谓的“吃小亏占大便宜”了。

??对于欧洲的小国比利时,谁知道它的首都在哪里?请举手。看来举手的人不多,是布鲁塞尔,但是当提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大概很多人一下子想到的是北约总部所在地吧,这样,比利时唯一一个可能被提及的地方却被北约的阴影覆盖了。还说阿嘉莎-克利斯蒂,她塑造的人物波罗就是流亡在英国的比利时人,而这个被故意塑造的有些做作的大侦探的一个经典的动作就是提到自己的名字时候注意地看别人惊讶的样子,并经常地去纠正别人经常说的,“您一定是个法国人”,他就一捋小胡子悠闲地更正道:“不,女士,比利时人”,我是相信阿嘉莎-克利斯蒂对这个比利时人的态度是反映了整个欧洲的态度的。

??为了弄清楚这一点,我甚至在研究了河南人的近代史后产生了一种很偏颇的看法,那就是,蒋介石总统曾经为了阻隔日本人进入中国腹地的目的而在河南花园口把黄河炸开了口子,接下来的事情是河南人的四处流浪。其中,西去的有甘肃,陕西,山西,甚至远到新疆等地,想来,当地的政府对如此大量的难民肯定是很头疼的,甚至态度会不怎么友好,而河南人自身的流浪生活肯定地非常不容易,那么,一些简单的谋生手段很可能不断地被小部分人采用,如盗窃。而我们(也许不只我们中国人)则太过容易地把一个地域的少部分人的行为直接归结为全体的行为,于是产生“河南人素质低”这样的歧视就往往成为不可避免。李准的小说《黄河东流去》对流民的整体生活有细致的描写,我看完后就觉得很可能是这种流民生涯使得部分河南人看问题眼光非常短浅,只看现在,不看未来,和我家只有一条黄河之隔的台前县就是前几年中国制假的一个著名地区,我印象里还有台前发生过的偷着拜访的记者被台前人连夜追赶逃命的记录。当浙江的温州市开始彻底改变生产假货或者便宜货而重塑品牌形象的时候河南人并没有随之学到什么,而我们中国人则对河南人的歧视愈演愈甚,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网络笑话,说河南人想做四件大事四件小事,大事是:给长城贴上瓷砖,给黄河安上栏杆,给沙漠镶上金边,给珠穆朗玛峰添个尖,小事是:给苍蝇戴上手套,给蚊子戴上口罩,给跳蚤戴上脚套,给蟑螂戴上避孕套。对河南人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李电视女士就是个河南人,她开始说家乡话的时候是在黄金海岸附近的农场旅游的时候,那声音太象豫剧里的对白了。她所以说河南话则是因为遇见另外一个华人旅行团的几个山东人的时候,李电视说你们是山东的啊,那我们是老乡啊,于是对方问,那你是那个地区的,回答却是河南,对方则一撇嘴:河南,那是什么老乡啊,那眼神是我在北京时就印象深刻的谈起河南人时的眼神。李电视有点尴尬,解释说,我也是一半山东人啊,我想我明白什么意思,她的父母的一方应该是山东人。但是,对方却没有给她继续解释的机会,转身走开了。这让我心里不太舒服了一下,因为我知道中国人在海外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不团结的,甚至可能是以同胞为壑的,以至于很多有识之士一直希望实现一个梦想:中国人如果哪一天能象犹太人一样团结该多好啊。

??也许这么直接称呼李电视女士有些不恭敬,但是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在贵州电视台工作,已经退休了,女儿在悉尼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一个补习学校当补习课老师,她这次来是依照探亲身份来的,可以停留一年,女儿有事情无法陪伴她,她也就只好自己跟着旅行团四处跑跑了。因为在整个旅行团里只有我和她是单人独骑,因此路上相互照应了不少,比如:我几乎成了她的专职摄影师了。尽管她也为我照了像,但是由于我本来就对照相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还是她麻烦我的时候多些,最后她甚至向我提议一起去墨尔本旅游,希望我继续做她的摄影师,当然地被我拒绝了。

??应该说,不愧是电视台出来的,李电视女士所带的家伙在所有的人里面最为齐全:数码摄象机,数码照相机,澳大利亚可以使用的手机,她甚至还带了三项转两相的转换插座,看来是对我国的电器和澳大利亚本地的插座有着先知先觉的见解。她把这个插座丢在邦德堡之后我才知道插座是借她女儿的同事的,我还陪她在黄金海岸的大街上试图找到这种插座,以便回悉尼后还给人家,终因过于昂贵而放弃,我的印象是4元左右。

??李电视女士个子不高,略胖,显得干净利落,其实普通话说的还是可以的,仅仅在讲话中是感觉不到河南人的任何迹象的。和“我的大女儿”的妈妈不同,她对女儿没有任何炫耀的时候,只是在我问起的时候才说上一句两句,根据我的询问,知道了她的女儿悉尼的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太好找,好在中国人喜欢开补习学校,她有幸被录用,但是工资完全和效益挂钩,她挣到的钱和班级的规模,一周讲课的次数等是正相关的,其实我看来颇有些小时工的意思了,虽然澳大利亚人并不在意工作的性质,而只看是否有工作,但是这个朝不保夕的工作看起来还是让人有些担心。不过李电视女士倒是没有丝毫担心之意,也许是对女儿的未来自己没有能力置评吧。

??记得她在农场的时候还是去抱可一下著名的考拉熊,其实仔细想想抱那熊还是贵了些,15元获得一张免费的相片,好在自己可以用自己的照相机拍更多的,我就不断地在她抱那满身骚味的小熊的时候按动她的快门,然后又慌里慌张地用摄象机拍下来。等拍完后她摸着脖子说,小熊抓了她的脖子一下,有点疼。我只远远地对着趴在树上的小熊照了张像,以表示自己见过考拉的意思,当然,是李电视女士帮助我照的。

??回到悉尼,旅行团在悉尼娱乐中心附近散伙的时候我去吃了附近的麦当劳,吃完发现她还在外面的凳子上等,就和她又聊了几句,知道她在等待女儿的同事来接她,之后的第二天,我在唐人街瞎溜达的时候又遇见了她,陪伴她的则是个小伙子,而不是女孩,我的直接推断是那小伙子一定在追求她的女儿,否则不会如此有耐心地又去接她又陪她逛街的。我这次留给她一张自己的名片,说以后去北京可以找我,她也热情地说以后到贵州可以找她,然后我们各自去了自己的方向。

??希望她能继续在澳大利亚玩的快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223058.html

上一篇:一封“半”错的来信以及我的回信
下一篇:应急管理终止机制研究的几篇论文最近发表
收藏 IP: .*| 热度|

2 赵星 迟菲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