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罗庚的父亲华老祥结婚十年都没能收获一儿半女,后来终于在接近不惑之年才有了女儿华莲青,但是,依照中国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文化,还是非常希望能再有一个儿子,至少可以继承一下自己的小卖铺事业。终于,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华罗庚出生了。
这一天是公历的1910年11月12日,农历庚戌年十月十一日。前面的时间是孙中山先生的诞辰日,后面这个日子则是鉴湖女侠秋瑾的生日。
如果我们再往前后和国外查询,还能找到法国雕塑家罗丹、《读者文摘》创始人华莱士、以及抗倭名将戚继光都出生于这一天,而后面8年后的1918年,以《古拉格群岛》著称于世的索尔仁尼琴也在同一天出生。
但是,作为普通小业主的华老祥自然不会想到自己中年得来的这个儿子会和这么多的大名人可以相提并论,只是有了儿子就算解决了自家的大问题,欣喜是可想而知的。接下来就是取名了。王元在《华罗庚》一书中用了很短的篇幅提到了华罗庚这个名字的来历。他写道——
华老祥……曾说过:“放进箩筐辟邪,同根百岁,就叫箩根吧。”原来华老祥最担心的独生儿养不大,中途夭折,据说放进箩筐可以生根,容易养活。“箩”字去了“竹”字头是“罗”,“根”与“庚”同音,那年又是庚戌年,就用了“庚”字。这就是华罗庚名字的来历,这也包含了他父亲对他的良好祝愿,家里人与乡里人还亲热地称华罗庚为“罗罗”。
这一段大体是可信的。我又找遍了关于华罗庚的传记书,但是几乎没有写很详细的,只有时代文艺出版社一本由温亚会、贾洪义著的《华罗庚的故事》中有两段提到了华罗庚名字的来历,不过都用了文学笔法。比如,在前面的一段中,作者提到,华罗庚出生的那年刚好是庚戌年,生肖是狗,而狗虽忠,却有野性,为固其忠,抑其野,须以网罩之,所以首字为“罗”,平安好养之意;庚,也做岁数年龄之雅称,如“您贵庚几何啊”,罗又有“罗列”之意,所谓罗庚,即无限寿也。两字合一,福、禄、寿、忠。
当然,这一段里交代的背景是一位在华老祥生完孩子不久后来聊天的闲人说的话。还是同一本书,又出现了第二种说法:华罗庚到了七岁,父亲请有学问的杨三先生给取了名字,里面其实描述了名里两个字和数学的关系,这里也简单地转述一下——
时光荏苒,这个孩子久到了上学的年龄,可还没有个正经的名儿,起名字合适个大事,因此,华张贵久想到在河西私塾的杨三老先生。
提起杨三老先生,那可是金坛镇一个人物,方圆几十里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知名度高且不说,学问也深,不仅早年留过洋,见过世面,好几种外语说得也流利,还曾翻译过多种外国名著,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至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中庸大学更是背得滚瓜烂熟,讲起话来条条是道,出口成章,更让人敬佩的是人品也好,连衙门的县太爷也敬畏他三分。
说来凑巧,华张贵本欲趁晚饭后的余暇过河登门去请杨三先生,杨三先生却自己来了。
叙礼让座后,略作寒暄。
华掌柜开口道:“您老人家今儿来的正好,烦老先生给小儿赐个名吧。”
还没待杨三老先生应允,便把小儿子从内屋叫出来,“快给杨三爷请安。”
孩子恭恭敬敬地给老先生躬身敬了个弯腰礼,同事童声童气地说:“孙儿给爷爷请安了。”
杨三老先生受礼后,仔细地上下打量一番,便向那孩子问道:“年庚几何呵?”
“回爷爷话,七岁。”孩子回答得干脆利索。
老先生又接着询问:“长大想干啥呢?”
“念大书,做学问。”孩子没加思索地回答,杨三老先生笑着微微点了点头,心想,这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孩子,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待向华张贵询问过孩子生日时辰之后,沉思片刻,便提笔在柜台上写出“华罗庚”三个繁体的楷书大字,放下笔,端详了好大一阵,才为睁双眼,手扶下颚,慢条斯理地说:“你们可知这仨字儿当什么讲吗?”
在场的人摇头不语,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是静静地等老先生做解释。稍等了片刻,老先生呷了一口香茗,清了清嗓子才一字一板地、拆白道字地讲了起来:
“华者,乃姓也,这自不必细说;罗者,也是姓,但用在这儿,乃数量词,古代罗马人记数用的符号。有I,V,X,L,C,D,M七个,一次代表阿拉伯数字的1,5,10,50,100,500,1000。记数的方法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么,相同的数字并列,表示相加,象III=3,XX=20。第二种么,不同的数字并列,右边的小于左边的,则表示相加,象VIII是5+3=8。第三种么,不同的数字并列,右边的小于左边的,则表示右边的郊区左边的,象IX是10-1=9。最后一种吗,数字上如加一条横线,则表示一千倍,象X是10X1000=10,000。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完全可以表示所有的数,象XIV是10+(5-1)=14。”讲到这里,老先生又补充说:“吾土吾民商贾不也习惯用这种量词,把十二打(144件)为一罗吗?”杨三先生讲的神采飞扬,可听者呢?虽说聚精会神,却也只得个半明半暗。
老先生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热茶,接着道:“这最后的庚字嘛,占天时,属天干的第七位,夏至三庚数伏,用干支来纪日时,庚帖又可当八字帖讲。更外,庚字,又是一个姓。三个字合起来么,又有一讲,那久十希冀这个孩子未来成为我们民族的一个大数学家。”说完,华掌柜忙叫小儿向老先生叩谢,老先生却微笑着起身告辞了。
华掌柜原本想请有学问的人,给孩子随便七个学名,哪料想竟引发这么多讲来,在当时,华家也只当吉祥话听听而已,根本没奢望孩子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这一段写得如此详细,仿佛作者就在场景里旁观摄影一般,当然不足信。加之本来“箩根”就是华罗庚的小名,从这里引申到“罗庚”是非常容易想到。在我们国人起名的传统上,长大后需要书写时如果觉得小名不雅,又不愿改动太大,从小名直接谐音到大名的情况很多。比如小名阿狗、毛狗,长大后叫阿苟、毛苟。
中年得子的华老祥用箩根来表达一种朴素的长寿愿望是应有之义。而《华罗庚的故事》一书的这个段落用了杨三老先生的解读,一定要将这两个字和数学联系在一起,则是由结果而推前因了,类似于给皇帝写传时总要在出生时天上“红光一闪”,或“白帝之子杀赤帝之子”的解读一样。
今天我们给机构、组织、孩子起名或设计图标,也往往要求具备三个以上的含义,但是,在1910年的时候,清朝面临灭亡,民国即将登场,在江苏金坛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里,加上出生年的特征,再有胡乱取的小名做底子,一个人一生的名字也就随机确定了。
而当这样一个人竟能走上世界的学术舞台,当他的一生成为一国传颂的传奇经历,在故事里多涂抹些色彩也属寻常。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