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成成(1991-),男,河南商丘人。2017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21年毕业于燕山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目前工作于北京奇太振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桥梁结构振动控制。
1、设置黏滞阻尼器大跨度桥梁附加阻尼比的计算分析研究
[提 要] 阻尼问题是桥梁动力学计算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与传统采用实测确定桥梁阻尼比的方法不同,通过对 20 座不同类型的附加黏滞阻尼器的大跨度桥梁进行时程分析,并利用应变能法和等效对比法来计算附加阻尼比。结果表明: 桥梁的附加阻尼比不是定值,激励方式、桥梁类型、阻尼比的计算方法均对阻尼比有明显的影响,且基于应变能法得出的结果比等效对比法更加稳定,精度更高。黏滞阻尼器的速度指数 α 和设置个数均对桥梁的附加阻尼比有一定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为确定大跨度桥梁的附加阻尼比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较大的实际工程参考价值。
设置黏滞阻尼器大跨度桥梁附加阻尼比的计算分析研究-《工.pdf
2、车致桥梁振动与黏滞阻尼器参数
摘 要 :目前中外已通车运营的大跨度悬索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普遍存在因主梁纵向累计位移过大而引起的伸缩缝和支座提前破坏现象。 针对该问题,通过在主梁纵桥向设置黏滞阻尼器,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研究了阻尼器对车辆荷载引起的纵向振动响应的控制效果及阻尼器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设置恰当参数的黏滞阻尼器,可以有效抑制悬索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主梁梁端最大位移、梁端累计位移和 1/4跨处的竖向最大位移随阻尼器参数变化的规律具有一致性。 最后,对大跨度悬索桥黏滞阻尼器参数的选用问题进行总结,建议先以车辆荷载作用下的主梁纵向振动位移和阻尼器工作功率为优化目标,再根据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确定最优参数。 这样既能保证黏滞阻尼器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又能同时实现对地震及车辆荷载的控制。
3、地震和列车制动力作用下铁路斜拉桥振动控制研究
摘要:为解决半飘浮体系铁路斜拉桥在地震和列车制动力作用下的振动问题,保障行车稳定和结构安全。从分开控制角度出发,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一种新的组合控制体系对斜拉桥纵向振动响应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列车制动力引起的小速度纵向振动,锁定装置比黏滞阻尼器更加敏感,控制效果更好;通过设置合理参数阻尼器可有效减小铁路斜拉桥在地震下的纵向位移和塔底弯矩,减震率均在 56%以上。基于黏滞阻尼器与泄压阀锁定装置自身独特性能的组合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弥补单一方案的不足,又能同时满足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控制列车制动力和地震响应需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地震和列车制动力作用下铁路斜拉桥振动控制研究-《铁道标.pdf
4、地震荷载和列车制动力作用下 铁路桥梁振动控制
摘 要:列车在运行以及刹车状态下会对桥体产生非常明显的动力作用。区别于地震作用,刹 车荷载对桥体的作用时间和频次较长,但力幅值相对较小,在长期运行中易引起桥体和附属设 施疲劳及稳定性下降。通过对铁路桥梁刹车荷载的研究,介绍几种主要的控制方法及在控制刹 车荷载时存在的一些应用误区,并给出应用建议。
地震荷载和列车制动力作用下铁路桥梁振动控制-《中国铁路》.pdf
5、高烈度区大跨度桥梁粘滞阻尼器减震研究
摘要: 高烈度地震对铁路桥梁安全造成巨大隐患,且次生灾害将引起较大经济损失。该大跨连续梁桥所处地震带正进入活跃期,未来有发生较大规模强烈地震的可能,但桥梁自身不具备高烈度抗震能力,需利用粘滞阻尼器对其进行减震处理。采用斜向设置阻尼器并配合双曲面球型支座,来控制可能发生的纵向和横向地震。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阻尼器参数敏感性分析以及减震效果讨论,进而确定其最优设置方案。选取相关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加设阻尼器前后易损部位的地震响应,确定其在高烈度地震荷载激励下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在液体粘滞阻尼器的作用下,使得各墩协同受力,大大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同时能很好弥补减隔震支座不能很好的控制上部结构位移的缺点,同时能降低罕遇地震力对桥墩的冲击损伤。因此,在高烈度区大跨度桥梁中更有必要设置阻尼器来抗震。
高烈度区大跨度桥梁粘滞阻尼器减震研究-《世界地震工程》.pdf
6、重庆桥梁结构抗震阻尼器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针对最近实施的《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G/T3365-01-2020)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浅谈桥梁抗震阻尼器的应用和发展现状。重点开展了对重庆某长江大桥现有抗震措施的合理性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算例分析。最后针对国内悬索桥等大跨度桥梁存在的一些抗震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对桥梁抗震技术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7、不同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桥梁附加阻尼比差异性研究
摘要:阻尼是消能减震结构减小震害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黏滞阻尼器在多遇和罕遇地震激励下的减震效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收集的4座不同类型的大跨度桥梁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为了比较不同计算方法结果的差异性,分别采用应变能法和自由振动衰减法求出了减震体系桥梁的附加阻尼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作用下,黏滞阻尼器均能有效控制主梁的纵向振动位移和附加给桥梁有效的阻尼比;地震激励越强,阻尼器发挥作用越充分,产生的附加阻尼比越大;不同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附加阻尼比差值较大,自由振动衰减法计算结果偏小,应变能法的计算精度较高。
不同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桥梁附加阻尼比差异性研究_郑成成.pdf
8、核电厂主蒸汽管道阻尼减振与抗震分析
摘要:增设阻尼器是处理核电厂主蒸汽管道振动与地震冲击问题的主要方法。本文利用 Sap2000软件建立核电厂主蒸汽管道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出了管道的固有频率、振型等 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动是主要的影响振型。本文应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计算 蒸汽管道在33 Hz频率下的振动及地震响应,得到了管道加设阻尼器前后的振动位移和 振动速度数据,并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阻尼器在管道减振与抗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管道原有结构、不影响管道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安装液体黏滞阻尼器可以 对主蒸汽管道产生减振与抗震的效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11 0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