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赜钩深觅真义 沣河苇子说蒹葭
作者:窦永善
《诗经·秦风·蒹葭》一文,从诗情诗意诗境和艺术手法诸方面看,都是诗经中最好最美的篇章。这从大陆和台湾发行诗经邮票唯一共同选取《蒹葭》一诗为题材即可得到证明,另据有关方面要求中学生必背古诗文也选有《蒹葭》一文,足以说明这首诗在国人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
国学大师霍松林老先生教育学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在前人面前没有已见,就像两脚书橱。”尊从霍老的教导,笔者在2018年已写过一篇文章解释过蒹葭一词。在中华精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中,有北京的专家学者和上海的教授都把“蒹葭”解释为“芦苇”。起初笔者认为可能只是他们的小失误,然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工具书《辞海》和《新华字典》里也是这样解释的,足见这并非是他们的错。下面从三个方面就相关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的意见和建议。
一.部分辞典工具书对“蒹葭”的错误解释
2010年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第11版《新华字典》,这也是大中小学生最常用的一种字典,其解释内容与《辞海》的解释基本相同,都把“蒹”解释为“没长穗的芦苇”等等,为了节省篇幅,叙述方面,仅以《辞海》为例,详细作以说明:
1.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发行的《辞海》第585页对“蒹”的解释是:“没有长穗的芦苇”。
2.第579页对“葭”的解释是:“初生的芦苇”。
没长穗的芦苇叫芦苇,初生的芦苇还是芦苇,这说明部分学者正是采用了《辞海》和《新华字典》里的这种说法。但笔者坚持认为《辞海》和《新华字典》里的这种解释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这种观点既不符合《康熙字典》和历代名家的正确解释,也和《辞海》后面自己的正确解释互相矛盾。
3.《辞海》第569页对“萑huán”的解释是:“芦类植物,幼小时叫蒹,长成后称萑”。
4.紧接着在后面对“萑苇”作了解释:“萑,长成后的蒹;苇,长成后的葭”。
笔者认为3.4两条基本是正确的。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确认蒹就是萑;葭就是苇。二是确认萑苇是两种植物,那么蒹葭也就是两种植物。这和前面把蒹葭解释为芦苇一种植物是互相矛盾的。
5.《辞海》第570页对“菼tǎn”的解释是:“初生的荻,似苇而小”。
6.《辞海》第596页对“薍wàn”字的解释是:“植物名,即初生的荻”。《尔雅·释草》:“菼,薍”。郭璞注:“似苇而小,实中”。
以上两点完全正确,说明菼和薍都是初生的荻,似苇而小。这是和苇相似但又不同的一种植物。
7.《辞海》第541页对“芦”的解释:“即芦苇”。
8.《辞海》第534页对“苇”的解释:“即芦苇”。“毛苌诗疏云: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即不同的生长阶段,同一物有三种叫法。
以上两点(7、8条)完全正确,几乎所有的字典和注家对芦、苇、葭的解释都没有争议,都认为是芦苇一种植物。
9.《辞海》第541页后面对芦苇有详细的描述:“多年生草本,多生长在水边。夏秋秆的顶端生大形的穗,花淡紫色,花的下面有很多丝状毛。秆可造纸或编席、帘等。根茎叫芦根,可供药用。穗可做扫帚”。对芦苇的这段描述真实准确。
《辞海》除1、2条解释错误外,其它解释是正确的,特别是确认“菼”和“薍”为荻,本己即将揭开迷雾,初见曙光,却又止步不前。缺点就是没有挑明萑、菼、薍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还必须再看看《康熙字典》是怎么说的。
甲.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发行的《康熙字典》第2039页对“萑”字的解释是:①说文:“薍也”。②疏:“初生为菼”,长大为薍,成则为萑。”疏为唐初经学家,孔子第31代孙孔颖达所作,还是他说得最为准确明了,一语中的,菼,薍,萑是一种植物。
乙.第2037页对“菼”的解释为:“①说文:“萑之初生”。②《尔雅·释草》:“菼,薍”。③《注》:“似苇而小,实中”。
丙.第2085页对“薍”的解释为:陆玑《诗疏》:“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陆玑是三国时期东吴宰相陆逊之孙,是他最早明确提出薍,萑就是荻。
丁.第2058页对“蒹”的解释为:①《说文》:“萑之未秀者”。②《传》:“蒹,薕也”。③《疏》:“似萑而细,高数尺,陆玑云:水草,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壮。青徐州人谓之薕”。
从《康熙字典》中非常容易非常清晰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蒹就是菼,就是薍,就是萑,又叫薕,实际就是荻。
笔者认为:《康熙字典》是汉《说文》,梁《玉篇》,唐《广韵》,宋《集韵》等典籍之集大成者,大而全,广而博,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起到广泛深远无法替代的作用。但也不是十全十美,没有错误。例如在对“蒹”字解释的第3条疏中:“似萑而细,高数尺”。就是错误的。既然“蒹”就是萑,萑是荻,怎么能“似萑而细呢?”,那是不是另指他物呢?这句话很可能是笔下之误,正如晋代郭璞所说,应为:“似苇而小”,而不是“似萑而细”。
即便这样,但瑕不掩瑜。不单《康熙字典》能把蒹葭解释清楚,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也有段经典名言:“凡经言萑苇”、言蒹葭、言葭菼,皆竝(bìng)举二物。蒹、菼、薍一也,今所谓荻也。葭、苇一也,今所谓芦也。这段话就更为简单明了地把蒹葭解释清楚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辞海》会作出错误的解释,把蒹葭误以为是芦苇,而有的诗经译注者们也跟着出错呢?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一起以讹传讹的历史积案。社会上流传着有一种版本的《说文解字》,在对薍字的解释时出现了一点小失误。现依据谦德书院出版的《说文解字》全注全译本加以说(以下同)。
第102页《说文解字》原文:“蒹【萑】之未秀者”。
注释:雚(huán)当作萑,今叫荻。
译文:蒹,没有出穗的芦苇。
笔者点评:原文正确。注释正确。译文和前面相互矛盾,是根深蒂固的错误。
第102页《说文解字》原文:“薍,菼也。八月薍为苇也。”
注释:“薍,荻出穗前名薍。出穗后名萑。八月成长芦苇。”
译文:“薍,菼,初生的荻,八月长成大芦苇。”
笔者点评:问题正出在这里。原文前一句正确,笔者原以为后面一句是引文有误,实际是他们手持的《说文解字》版本本身是错的,所以在注释和译文中,都是前面一句正确,菼是初生的荻,薍是长大后的荻。后面错误,八月长成又变成芦苇了。
如果按八月薍为苇的说法,那就把萑,菼,蒹都认为是苇了,当然就把蒹葭只能解释为芦苇了。
笔者认为:既然许慎老先生把蒹解释为:“萑之未秀者”。把葭解释为:“苇之未秀者”。那在老先生心目中,肯定是把蒹葭理解为两种植物。且老先生从未说过蒹就是葭,或蒹是苇之类的话,怎么可能薍长到八月就变成苇了呢?肯定是在后世传写过程中出现了笔下之误,把“萑”字误写成了“苇”字。果然在清代段玉裁作注的那种版本,就把《说文解字》的原文在薍字后写成:“八月薍为萑”。证明段玉裁己对错误版本进行了订伪正误。
辞典类工具书中还有种说法值得一提,如《辞海》里把“萑”解释为“芦类植物”。又如《新华大字典》中把萑解释为:“古书指芦苇一类植物”。把“蒹”解释为:“古书指没有抽穗的芦苇之类的植物”。这种说法原则上没有大错。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新华大字典》并未采用《辞海》和《新华字典》中对“蒹”字的错误解释,把“蒹”称为:“没长穗的芦苇”,而是给以模糊处理,泛泛地称作“芦苇之类的植物”。但这样含混不清的解释和没作解释无异,还是没有准确指明是哪种植物。笔者倒弄不明白,为啥明明心里知道,还不挑明直说。譬如绿豆和黄豆都叫豆类植物,但把绿豆称为黄豆就大错特错了。所以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也是不妥当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蒹就是荻。初生为菼,长大为薍,未秀称蒹,成则为萑,又名叫薕,实名荻子。菼、薍、蒹、萑只是荻子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叫法而己。葭就是苇,初生为芦,未秀称葭,成则为苇。(未秀指没有出穗)
荻子和苇子是共生水边,外形虽相似,实则明显有别,用途根本不同。前面《辞海》己对芦苇作过祥细描述,那荻子长啥样?二者有何区别?荻子成熟后,色深黄,秆为实心,坚实,比苇子细,叶子窄,花为白色绒毛,用于打箔子,是过去农村盖瓦房必备的专用‘物品。这都是和苇子的不同之处。为了直观地看出二者的区别,笔者特意按照西安交大博导霍有光教授的指导意见,去野外采集了荻子和苇子的实物标本,现拍照片附后。
二.当今一些《诗经》译注版本对“蒹葭”解释良莠不齐
1.哈尔滨出版社发行的家藏天下系列《诗经》第125页把“蒹”注为:“没长穗的芦苇”。“葭”为“初生的芦苇”。
2.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诗经》第253页,把“蒹”注为“没长穗的芦苇”。把“葭”注为“初生的芦苇”。在第303页对《豳风·七月》中把“萑苇”注为“荻草和芦苇”。又在《小雅·小弁》中把“萑苇”注为:“芦苇”。前后矛盾,前面正确,后面错误。
3.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的全本祥注精译《诗经》中,把“蒹葭”注为“芦苇”。在《七月》中把“萑苇”注为“荻草和芦苇”。但在《小弁》中也把“萑苇”注为“芦苇”。犯同样的错误。
4.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发行的国学典藏书系《诗经》中把“蒹葭”和“萑苇”统统都注为“芦苇”。
5.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发行的《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中,把“蒹葭苍苍,白露方霜。”译为“河边芦苇非常茂盛,深秋露水结成霜”。可以肯定,如果明年高考出这样的题目,万千学子定会把蒹葭译为芦苇。这样的所谓标准答案笔者仍坚持认为是错误的。
以上五种版本笔者认为都有错误和前后矛盾互相混乱的问题存在。
6.北京理工大学出版发行的《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其中对“蒹葭”的注释,“蒹,荻苇”。“葭,芦苇”。笔者认为注释没错,但在译文中,却把“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译为:“水边芦花一片苍苍,上面白露结成寒霜”。把“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译为“水边荻花一片萋萋,上面白露仍然很湿”。这样译文显然作者没有搞清蒹葭是没有出穗的荻苇,此时哪来的荻花和芦花?这样会误导青年学子的。另外,如把“蒹”注为“荻苇”,那就和把“蒹葭”译为“荻苇”相混,所以,虽正确但不宜采用。
7.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的由山东大学著名教授高亨写的《诗经今注》,第212页注释:“蒹,草名,又名荻。葭,芦也。”这种注释言简意赅,完全正确。
8.兰州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由国学大师霍松林老先生题签书名的《诗经译注》,其中国风部分是李子伟教授译注,把“蒹葭”注为:“荻,今名荻芦,形同芦苇。葭,芦苇”。笔者认为这样注释同样是非常正确的。
三.关于《秦风·蒹葭》诞生地及雅乐、雅言问题
1.关于《秦风·蒹葭》一诗诞生地
众所周知,西周都城丰京和镐京位于沣河两岸,而《诗经·秦风》中大量的诗篇都产生于京畿丰镐地区。如今将原沣滨村到冯三村之间的沣河岸边,称为《诗经·秦风·蒹葭》的故乡,建设了“诗经里小镇”与欢乐谷,笔者认为是绝对明智的选择,是当之无愧的。依据本地“蒹葭”生态环境的历史及现实情形分析,其一,这里向北,经张旺渠村到冯三村,沣河沿岸自古以来都生长着大片茂密的荻子和苇子。荻苇种子的基因可以说浸透了这片沃土。因为即使多年在改种粮食而没有荻苇的情况下,几年之后还会神奇地自然生长出荻子和苇子来。另一方面,千百年来,这几个村子成千上万的村民,常年四季都用苇子编席编囤子,用荻子打箔子盖房。这是他们除种庄稼外赖以谋生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这在周围村镇是难得一见的。其二,这里是丰镐都城的近郊区,多丽人出游应为寻常之事。《蒹葭》诗中,那位在“水中央”“水之湄”“水中坻”“水之涘”“水中沚”的丽人,令人心驰神往,沿沣河溯游从之,《诗经·国风·秦风》之《蒹葭》中歌咏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冯三村的这段沣河岸边。初秋时节,这里的美景正如《蒹葭》所描写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淠。”
2.关于《诗经》“蒹葭”故乡的雅乐和雅言
《诗经》的内容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雅分小雅和大雅。雅是什么?朱熹说:“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又说“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也”。燕飨和会朝多发生在周都城地区。研究《诗经》的学者教授们,无论古今,也无论南北,都一致公认:雅是产生于周朝王畿一带的乐调。这才是正宗的标准的合乎礼仪规范的乐调。毋须笔者再多言,北京的学者这么认为,上海德高望众的著名诗经研究专家程俊英教授也这样说:“雅是秦地的乐调,周秦同地,在今陕西。西周都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古代叫做镐,这个地方的乐调被称为中原正音……所以周首都的乐调为雅”。也就是说诗经故乡地区的乐调就是雅乐。
孔颖达在《诗正义》中说:“雅言,正言也”。《论语》中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里所说的雅言,就是指西周都城丰镐地区的语言,孔子在诵诗读书和执礼的时候,都使用这种当时通用的语言。笔者2013年曾写过一篇文章《诗经和陕西方言》,指出:“代表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如《诗经》、史记、唐诗等,用陕西方言来读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字、词及语句含义,才能读出诗的韵味,因为这些著作都带有陕西方言深深的印记”。而《蒹葭》一诗就应用陕西方言来读。诗中第二段:“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这个“湄”字不能读作“mei”,而应按陕西方言读作“mi”。这样才能和前面押韵,才有诗味。同样道理,最后一句里的“坻”字,不宜按大多数译注书中标注读作“chi”而应读为“di”,仔细辩听,只有读作“di”音,才和前面“跻”字完全押韵,感觉顺口。如读作“chi”音,从口形、牙齿和舌头发音都感到有点拗口。笔者认为:用陕西方言来读《蒹葭》第二段,最能展现雅言的优雅美感!
在陕西方言里,把蒹称为“荻子”,把葭称为苇(yu)子,笔者认为,把蒹葭译注为“荻苇”比较准确,也不易混淆。事实上有很多专家学者都把“蒹”称为“荻”。
3.笔者的建议是:从今年建党100周年始,若干年之内,在下一次《辞海》和《新华字典》重新修订印刷时,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指导下,能把对蒹葭的错误和不妥解释彻底改正过来。采用蒹葭故里的叫法,今后把“蒹葭”统统译为“荻苇”,取代芦苇的错误叫法。因为这既不符合沣水岸边植物共生的实地情形;也不符合汉代字圣许慎《说文》中的本意;不符合《康熙字典》里的正确解释;不符合三国东吴陆玑《毛氏草木鸟兽虫鱼疏》、唐孔颖达《诗正义》、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等著作中历代名家的高见。
时代在更替,历史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认识随之也在深化提高。国家根本大法宪法都随时代在修改,辞典类工具书当然也可以修改,也应当修改。笔者认为这是一件衣被后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期盼这一好事能早日实现。
(谨以此文作为迎接建党100周年生日献礼!)
作者:窦永善 笔名:沣河苇子 微名:宁静致远
2021.2.5
荻子秆细小(左),苇子秆粗壮(右)
荻子秆是实心,坚硬而耐摰。
苇子秆为空心,柔软而有韧性。
荻子花为白色
苇子花为淡紫色。
*荻子用于打箔盖房;苇子用于编席编囤。
@@@@@@@@@@@@@@@@@@@@@
蒹葭之歌
窦永善 霍有光
蒹葭苍苍,
共生水旁。
并举二物,
荻苇名享。
荻子似父,
细小坚强。
心实憨厚,
打箔盖房。
苇子如母,
包容大方。
心宽体胖,
馥郁清香。
编席织囤,
暖炕储粮。
桑梓情深,
父母恩长。
沣河美景,
《诗经》故乡。
秋水伊人,
世代吟唱。
凤凰涅槃,
西咸辉煌。
赞歌咏传,
千古名扬!
2021.2.1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