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9:物质安全评价研究程序及方法

已有 179 次阅读 2024-6-24 07:48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9:物质安全评价研究程序及方法

物质安全评价研究主要分为4个阶段:进行物质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确定物质安全特性及安全机理;开展物质风险评估,确定事件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度;根据相应的事件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决策控制;进行事后反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及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具体如图1所示。

物质安全评价研究程序

    1.物质危害性辨识

对要评估的物质对象及其相互作用的系统,从其理化性质、物质构成、特征参数及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研究风险暴露,并根据风险预控管理的要求,分析其产生方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演变、运动、发展规律、不同物质间相互作用机制、物质能量转换等方面确认客观存在的风险,列出风险清单,进行风险分类。危害性辨识是物质风险评价的第一步,只有准确地识别风险,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2.物质风险分析

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识、分析系统存在的健康、生态、事故方面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概率和后果分析,确定灾害风险性程度。

    3.物质风险评估

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和计算出与物质安全相关的危险源对象在某种控制状态条件下可能发生频率及其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评估可能产生的损失和伤害及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是否定量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具体见表1

物质风险评估方法

物质安全评价应用研究

是否定量

风险评估方法

物质健康风险评价

定性

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法、体外生物学实验、收集资料法等

定量

分子结构比较、证据加权法、单因子指数法、F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法、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法、简单评判法、详细分级法、DCI法、POSH法、结构毒理学、敏感性分析法、外推法、数值模拟法、泰勒简化方法、概率树方法、专家判断法、灵敏度分析、置信区间法、经典统计方法、直接使用监测数据法、短期简易测试系统(如Ames试验、微核)、模型法(对数-正态模型、威尔布模型、单击模型、多阶段模型、线性多阶段模型)等

物质生态风险评价

定性

毒理实验外推技术、长期野外观测等

定量

相对风险模型、商值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剂量-反应法、风险因子法、生物效应模型、迁移转化模型、暴露分析模型、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灰色评价模型、敏感因子模型、定性分析推理、生物效应评价指数法、证据权重法)、敏感性分析法(一次一个变量法、标准回归系数法和敏感度指标法)、采样法(蒙特卡洛法、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法、傅立叶振幅敏感性检验、可靠性分析、响应曲面法)等

物质事故风险评价

定性

安全检查表、专家评议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预先危险性分析、鱼刺图法等

定量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ICI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重大危险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属性数学模型、三角模糊数、B-S评价模型、灰色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多维功效函数模型、模糊神经网络等

根据物质分类及其危险性、脆弱性、风险性共同构成的功能体系,风险评估包括致灾物发生可能性评估、承灾物脆弱性评估、风险损失评估、生态环境评估及防灾减灾效益评估等。各评估指标内容见表2

物质风险评估指标内容

物质风险评估内容

具体评估指标

致灾物发生可能性评估

致灾因子可能强度评估指标、致灾因子概率评估指标

承灾物脆弱性评估

敏感性指标、暴露性指标、适应性指标、社会应灾能力评估指标

风险损失评估

人员伤亡指标、直接经济损失指标、间接经济损失指标

生态环境评估

理化性质指标、环境毒理指标、生态指数指标、污染风险指数指标

防灾减灾效益评估

防灾减灾基础能力指标、防灾减灾管理能力指标

    4.物质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作为物质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目标的实现。在物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防灾减灾要求,对备选方案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选择“最优”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为制定控制方案提供依据。

    5.物质风险控制

在风险事件发生时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物质安全控制措施,减少乃至消除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有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风险回避是指事先掌握灾害风险事件发生机理,通过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致灾因子(致灾物)致灾强度或缩短致灾因子作用时间,灾害发生时主动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灾害发生;损失控制是在灾害风险事件不可规避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损失;风险转移是指通过一定的管控措施,在灾害发生前对承灾物以迁移、变换、改造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风险保留是指利用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救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9442.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58:物质安全评价研究内容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60:预测方法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