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91:安全投入及安全成本分类

已有 563 次阅读 2024-6-7 18:57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91:安全投入及安全成本分类

对安全投入所产生的效益没有普通的投资那样明显,能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的增加或质量的改进上。安全投入的效益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保证生产的正常和连续的进行。这种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不发生或减少发生事故和职业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而这个结果是企业持续生产,保证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条件。从经济的角度看,如果安全生产做好了,企业效益就有保证,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秩序才能有保证,从而可以发挥极大的社会效益;反之,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浪费,并危及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甚至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看,安全投入并非越多越好。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与经济效益成正比增长,如果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变成无谓的浪费,甚至可能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正常的安全投入都应该在安全的失稳点与安全的保障点之间,超过安全保障点的安全投入可能就是盲目的投入,得到的效果必然会适得其反,不但会增加安全管理的难度,还有可能真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安全资金投入不足,企业盲目生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发生,将直接影响安全工作,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对安全的投入应该有预算,力争使用合理的安全投入,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要用监督和检查等手段对企业安全资金投入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企业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且通过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培训力度,力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做最合理的投入,最大限度的发挥安全投入的作用,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安全工作所追求的最佳状态。

安全成本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分类的不同目的、要求分为不同的类型。

1)主动安全成本与被动安全成本。主动安全成本是指在安全生产活动,企业主动投入的与安全相关的费用;被动安全成本是指因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造成损失的被动安全投入。

2)从保证性安全成本和损失性安全成本的角度分析,可把安全成本大致分为两大类、四个组成部分。

1)保证性安全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而支出的费用。它包括安全工程费用和安全预防费用两部分。为保证安全生产,需要构筑安全工程、安装安全设备、采取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安全监督以及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等。所有这些活动,都要支出费用。这些费用就构成了保证性安全成本的内容。一般来说,保证性安全成本支付的意义,在于通过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保证性安全成本的控制必须以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为前提。

2)损失性安全成本是指因安全问题影响生产(或因安全水平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及安全问题本身而产生的损失,它包括企业内部损失和企业外部损失两部分。由于安全工程、设施有缺陷或运营不当、安全管理工作不利、安全监督及监测不及时,职工安全意识不高,违章作业等都会引起生产、设备、人员伤亡等事故,从而带来损失,这些损失就构成了损失性安全成本的内容。一般来讲,损失性安全成本是企业因安全问题或安全保障程度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而付出的代价。

3)安全工程费用是为构筑安装安全工程、设施以及购置安全监测设备、仪表等支出的费用。其经济目的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安全生产水平而提供基础条件。

4)安全预防费用是指为运营安全工程的设施,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安全培训和教育而支出的费用。其经济目的就是防止安全问题的产生,使保证性安全措施发挥应有的效能。

5)企业内部损失是指由于安全问题使企业内部引起的停工损失和安全事故本身造成的损失。

6)企业外部损失是指因安全问题引起的发生在企业外部的损失和影响。

保证性安全成本越高,安全工程、措施、管理防范越完善,安全问题越少,损失性安全成本越低。反之,保证性安全成本越低,损失性安全成本越高。

3)保险成本与非保险成本。这两个概念在保险体系比较发达的国家用得较多。

4)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根据成本是否可以直接量化,安全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1)显性成本主要是指能够直接量化的费用,可以进一步分为预防成本和事故直接成本。预防成本是前期投入的费用。事故直接损失成本是指因为事故的发生造成计划外费用的支出。

2)隐性成本是指因为了预防安全事故和事故发生后无法直接量化的投入和损失费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其他投入成本、企业其他损失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7277.html

上一篇:酷似细小苹果的海棠果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92:提升安全投入效益方法
收藏 IP: 58.20.26.*| 热度|

1 郑永军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8 1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