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NSR综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

已有 9645 次阅读 2014-9-29 14:19 |个人分类:国家科学评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肿瘤微环境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为癌症死亡第三大原因。与很多癌症不同,肝细胞癌的发生与慢性肝脏疾病进程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HCC最重要的病因之一,HBV诱发肝癌通常伴随或继发于长期的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炎症反应(inflammation)和肝硬化(cirrhosis)。近年的研究表明,除了直接影响肝细胞癌变之外,HBV感染还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来影响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王小凡教授在《国家科学评论》(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最新发表综述文章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详尽阐述了近年来发现的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组分、非细胞组分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该文中提到,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成分包括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巨噬细胞和库夫氏细胞(Macrophages and Kupffer cells)、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 cellsNK cells)、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fibroblasts CAFs)和肝脏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 cellsHSCs)及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s)等;非细胞组分主要有细胞因子(Cytokines)和趋化因子(Chemokines),生长因子(Growthfactors)和其他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微小RNAmicroRNAs)及物理免疫微环境等。

王小凡教授指出,肝细胞癌形成背景复杂,肿瘤微环境还会随着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过程呈现出高度的动态变化和更为复杂的交互作用系统。HBV感染对于肝细胞癌微环境中细胞组分及非细胞组分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可显著影响肝细胞癌的发展和预后。阐明这一交互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分析动态变化的肿瘤微环境的共性及不同之处,对于发展更加有效、针对性更强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831769.html

上一篇:培养“量子空间想象力”
下一篇:阻断疼痛记忆
收藏 IP: 219.238.6.*| 热度|

2 徐向田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