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中国科学:化学》出版“动力电源”专题

已有 9659 次阅读 2014-7-21 15:19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化学, 动力电源

     《中国科学:化学》2014年第(7)期最新出版了“动力电源”专题。专题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学部于2013年9召开的以“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源的需求及其对策”为主题的“科学技术前沿论坛”。专题前言内容如下:  

    能源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汽车技术经历着燃料多元化、动力电气化等重大技术变革. 发展高效节能、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电动汽车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和共同努力的目标. 然而, 电动汽车用关键核心部件——动力电池, 目前存在能量密度低、一次充放电运行距离短等缺点, 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应用. 世界各国政府、各大公司和各种组织机构, 在规划、资金、技术等方面相互联合, 加快动力电源的发展, 以实现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变.

   为了加速发展“更加不依赖资源, 更加环保, 更加可持续”的新能源汽车技术, 我国已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年)》, 其中纯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动力电池为其中的关键部件. 经过近10年的自主研发, 我国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领域已取得明显进步,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然而, 动力电池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仍面临着能量密度低、成本较高、安全性等技术瓶颈,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

   为推动我国动力电池科技成果的交流, 促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学部于2013年9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了以“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源的需求及其对策”为主题的“科学技术前沿论坛”. 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 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杂志社协办. 田昭武院士、万立骏院士为论坛执行主席. 陈立泉院士、郭孔辉院士、陈清泉院士、杨裕生院士等20余位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源领域的学者, 中航锂电、天津力神、超威集团、天津比克、山东威能等电源企业, 和南车时代、比亚迪、瑞华集团、奇瑞汽车、陆地方舟、山东时风等电动汽车企业均参加了交流和讨论. 我们应《中国科学: 化学》编辑部的邀请组织出版了这期“动力电源专题”, 期望能引起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的兴趣, 也希望能得到从事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源企业相关人员的关注,并促进科技界与产业界的交流与互动.

   《中国科学: 化学》编辑部的许军舰博士和朱晓文博士在策划、组织本专辑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心血. 本专辑的稿件作者、审稿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殷雅侠博士和编辑部工作人员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需要说明的是, 动力电源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 本期专刊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源及其关键材料相关研究成果的介绍. 由于多方面的限制, 众多优秀研究成果并未展现在这本专辑中. 加之由于编者能力所限, 难免有疏漏之处, 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田昭武  万立骏  郭玉国

2014618

 

 

 

田昭武, 1927年出生于福州, 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 1945年考入厦门大学, 1949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5年获得英国威尔士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199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更名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历任国际电化学会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厦门大学校长、国家教委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福建省科协主席、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主任、Electrochimica Acta副主编、《中国科学》编委、《电化学》主编, 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咨询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等. 专著有《电化学研究方法》, 发表论文170余篇. 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和国际发明专利19. 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等省部级奖励约10, 多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福建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万立骏,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从事扫描探针显微学、电化学和纳米材料科学的研究. 发展了化学环境下的扫描探针技术, 并在表面分子吸附和组装规律、纳米图案化、表面手性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致力于能源转化和存储器件的表界面化学、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学和材料结构性能的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应邀担任《中国科学:化学》主编, 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10余种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 曾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项. 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 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主任, 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等.

 

郭玉国,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04~2007年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博士后、Staff Scientist. 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 并入选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 被选为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委员和化学电源领域召集人;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副秘书长. 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化学电源和纳米能源材料研究. Nature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40余篇, 他人引用7000多次; 获授权发明专利15, 成果转化1. 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杰出青年化学家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Technology Review全球杰出青年创新家TR35”和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科技成果转化奖.

 

动力电源专题”网址如下:

http://chem.scichina.com:8081/sciB/CN/volumn/current.shtml

 

敬请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813430.html

上一篇:分子组装及其前沿研究方向
下一篇:夏日如南美奇花之绚丽
收藏 IP: 124.200.223.*|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