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辑编者按
战略性关键矿产研究现状与科学前沿
侯增谦,陈骏,翟明国
关键矿产或关键金属是国际上最近提出的资源概念,是现今社会必需、但安全供应存在较高风险的一类矿产的总称,主要包括稀有金属(如Li、Be、Rb、Cs、Nb、Ta、Zr、Hf、W、Sn等)、稀土金属(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Sc、Y)、稀散金属(Ga、Ge、Se、Cd、In、Te、Re、Tl)和部分稀贵金属(PGE、Co等)。
关键金属因具有极度耐热、难熔、耐腐蚀以及优良的光电磁等独特性能,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等行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用途。随着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未来几十年全球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将迅猛增长,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以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为首的西方国家,基于其国家战略安全,率先制定了各自的关键矿产发展战略,并启动了关键矿产重大研究及勘探计划,旨在减少因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中断而带来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隐患,保障关键矿产资源的稳定供给。面对迫切的新兴产业资源需求和严峻的国际资源竞争态势,迫切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保障我国关键矿产资源的安全供应提供科技支撑。
在此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9年7月启动了“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成矿动力学”重大研究计划,拟通过我国关键矿产资源成矿规律、成矿作用和高效利用的综合研究,摸清我国关键矿产资源家底,创新关键矿产成矿及分离理论,提升我国对关键矿产的控制力和话语权。
确定成矿元素赋存状态及其“源-运-聚”过程是建立关键矿产成矿理论及分离理论的核心。然而,与铁、铜等传统大宗金属相比,关键金属元素在矿床中常具有“稀、细、伴”的特征,通常含量极低,独立矿物小而少,不易被直接观察到;同时,关键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较为复杂,矿化类型繁多,成矿机制多样,认知难度大。另一方面,关键矿产是国际上最近提出的资源概念,针对此类矿床的专门研究刚刚起步,且目前的研究多聚焦赋存状态、资源潜力等方面,针对成矿机理的研究较少,认知程度较低。
因此,相对于传统大宗金属矿产来说,关键矿产成矿及分离理论的研究面临着更大的科学挑战。传统大宗金属元素, 其地壳丰度较高,正常富集几倍到几十倍即可成矿。然而,大多数关键金属元素的地壳丰度很低(一般为ppm级以下),需要百倍甚至万倍的富集才能形成可供开采的矿床。显而易见,关键金属元素的成矿经历了“超常富集”,因此,低丰度金属元素超常富集成矿过程与驱动机制,亦即低丰度金属元素超常富集成矿动力学,则成为关键矿产成矿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地质过程驱动和地球化学机制导致这些关键金属元素的超常富集?要回答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
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与关键金属元素富集过程,主要包括关键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壳幔及表生循环过程及机制;
关键金属元素成矿机制与成矿规律,主要包括关键金属矿床形成及时空分布规律的地质及构造控制、影响矿化特征及矿化式样(元素组合、矿物类型、赋存状态、矿床类型、定位空间、成矿专属性等)的主控因素;
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与强化分离机理,主要包括关键金属元素共生分异规律、共伴生富集成矿的主控因素、关键金属元素界面性质差异性放大与强化分离新方法。
解决上述核心科学问题, 需聚焦以下科学前沿:
关键金属源区特征及金属转移机制;主要包括:矿床的形成是否需要源区金属富集?如需要源区金属富集,富集的机制为何?部分熔融或水岩交互过程中金属从源区转移的机制如何?
关键金属的运移富集机制;主要包括迁移关键金属的介质组成、迁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迁移形式及富集情况等。
关键金属的沉淀机制;主要包括不同介质中关键金属的溶解度及其随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情况、不同体系中控制关键金属溶解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关键金属矿床的成因模式等。
在“战略性关键金属超常富集成矿动力学”重大研究计划启动之初, 特此在《科学通报》上组织出版了“中国关键矿产资源研究”专辑,系统梳理我国主要关键矿产资源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科学挑战,为中国关键矿产今后的研究或项目部署提供综合性素材及框架性认识。本专辑共收录13篇文章,主要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及自然资源部等多个系统,内容上几乎涵盖了上述所有关键金属元素。本专辑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相关研究组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通过本专辑的出版,能使读者了解我国关键矿产资源的现状、进展和挑战, 活跃本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关键矿产研究的快速发展。
专辑文章
进展
中国斑岩铜矿床中的主要关键矿产
杨志明, 侯增谦, 周利敏, 周怿惟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关键金属矿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周涛发, 范裕, 陈静, 肖鑫, 张舒
关键矿产资源铟研究进展
李晓峰, 朱艺婷, 徐净
中国镓锗铊镉资源
温汉捷, 朱传威, 杜胜江, 范裕, 罗重光
评述
扬子地块西南部关键金属元素成矿作用
胡瑞忠, 温汉捷, 叶霖, 陈伟, 夏勇, 樊海峰, 黄勇, 朱经经, 付山岭
中国煤系中关键金属资源:富集类型与分布
代世峰, 赵蕾, 魏强, 宋晓林, 王文峰, 刘晶晶, 段飘飘
中国钨锡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研究进展
蒋少涌, 赵葵东, 姜海, 苏慧敏, 熊索菲, 熊伊曲, 徐耀明, 章伟, 朱律运
江南世界级钨矿带: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矿床模型
毛景文, 吴胜华, 宋世伟, 戴盼, 谢桂青, 苏蔷薇, 刘鹏, 王先广, 余忠珍, 陈祥云, 唐维新
中国铌钽锆铪资源
王汝成, 车旭东, 邬斌, 谢磊
中国内生稀土矿床类型、成矿规律与资源展望
范宏瑞, 牛贺才, 李晓春, 杨奎锋, 杨占峰, 王其伟
中国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时空分布与成矿过程
谢玉玲, 夏加明, 崔凯, 曲云伟, 梁培, 钟日晨
风化壳型稀土和钪矿床成矿过程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周美夫, 李欣禧, 王振朝, 李晓春, 刘嘉成
我国铂族元素、钴和铬主要矿床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矿机制
王焰, 钟宏, 曹勇华, 魏博, 陈晨
点击链接,可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https://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65/33?slug=browse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0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