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的社会应用广泛丰富、包罗万象。对这一学科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研究,对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公共交往、学科建设、科研教学与出版等领域渐趋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从名词工作探讨、名称规范研究、定义规范研究、理论框架中的概念定位、外文名规范研究、传播研究术语释义六个方面入手,针对名词规范化研究中的难点疑点,进行整理分析。最后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会议札记,呈现了一个学术共同体的集体思考与对话。
|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工作始于2013年9月,到2017年历时四载有余。一群学者用去几年时间,做一本有专职机构统筹协制,有收词标准、定义原则、操作方法与规范要求的国家级学科名词手册,在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尚属首次。
名词审定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浩大的国家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学科名词体系的建构,基本名词的收集、定名与释义等。因此,可以说,名词审定工作是中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播繁荣发展的一个明显标志。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推动科学名词的规范化使用,保障语言健康,传承中华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已按学科组建了95个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审定和公布了120余种学科名词。经其审定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审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的统筹和支持。
2013年9月25日,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宣告成立。多年来,形成了一个由5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召开过5次审定工作会议,编辑分发了15期电子版工作通报,积累的内部记录与交流纪事多达数十万字。在不断讨论、反复磋商,甚至激烈的争论和交锋过程中,大家相携互鉴,共勉同行。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的基本工作方针是:从词源学意义上收集学科名词的相关素材,将其置于历史与文化的特定语境中,追溯核心概念的名称由来,梳理概念含义的形成、演变及其学术价值,厘清关键名词的各种义项与用法,着力界定概念的确切内涵,结合学界已有的权威性研究成果与名词通解,使名词的概念定义更为准确、更少歧义,同时还能产生互文性、可识别性、可交流性,以满足社会大众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与合理使用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研究者对概念本身的反思性需要。
就学术意义而言,我们更乐于将名词审定工作视为回应新闻学与传播学“有何用”和“如何有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天,当“传播”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对于中国社会交往结构的重构与普通人日常交往行为的意义,同样不能被低估。因此,“新闻”与“传播”及其概念化的过程,应该通过名词审定的学术工作得到更好的解释。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工作,使我们对于学科问题变得更加理性。就新闻学与传播学这个学科来说,值得夸赞之处清晰可见。其一是学科自身的开放性,无论是新闻学,还是传播学,都始终保持着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其二是学者自我反省的能力。虽然这一学科在进行跨学科自我定位时,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张力关系明显不足,自家原创的核心概念有限,但其自觉形成的一种自我开放的机制,包括对研究问题与方法的开放,足以打破不同专业内部知识结构的封闭性。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性的存在,跨学科的研究才导致新闻传播学者更容易从比较中有所发现,从不断回到对自我的思考与认识中了解自己的总体状态,从反思中获取研究视角与自我建构的动力。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单独解释和完整回答“人无法不传播”的命题。
德国学者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Siegfried Zielinski)在《媒体考古学》中表述了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研究者需要踏踏实实专注于细小事物,远离不着边际的宏大事物。由此引申开来,学科名词审定工作,就是在为我们这个学科做些踏踏实实的小事,为这个学科话语体系的建设夯实基础。
青灯说短,黄卷言长。名词审定工作要经得起当代的推敲和后代的审视,需要我们小心翼翼,慎思明辨,需要我们把冷板凳坐热。我们相信,我们从事的这项工作是一项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值得我们为之付出。
本文摘编自《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规范化研究》一书,内容有删减。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规范化研究》
唐绪军 主编
王怡红 宋小卫 副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理论建设书系 / 白春礼总主编)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1
ISBN 978-7-03-061924-2
责任编辑:王丹
新媒体时代,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的社会应用广泛丰富、包罗万象。对这一学科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研究,对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公共交往、学科建设、科研教学与出版等领域渐趋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从名词工作探讨、名称规范研究、定义规范研究、理论框架中的概念定位、外文名规范研究、传播研究术语释义六个方面入手,针对名词规范化研究中的难点疑点,进行整理分析。最后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会议札记,呈现了一个学术共同体的集体思考与对话。
目录
总序
前言
规范述要:名词工作探讨
为学科大厦脱坯烧砖 唐绪军(3)
名词工作的“学科”含义及其使用 王怡红(5)
术语之道三题 宋小卫 张冬冬(11)
网络时代的“立规人”:新闻史名词的收词与审定工作刍议 涂鸣华 李彬(18)
媒介环境学探源:从边缘到庙堂 何道宽(23)
模糊而有意义——谈谈文字报道体裁的分类与命名 王辰瑶(33)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参考词库”的构建与思考 季芳芳 贾金玺(40)
名实溯源:名称规范研究
新闻道德、新闻伦理相关概念的溯源与解析 季为民(51)
从newspaper 到“报纸”——兼论近代新闻语词的衍变路径及话语实践 向芬 刘晓平(59)
海峡两岸新闻传播术语定名探析 黄裕峯(65)
论“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定名 王怡红(73)
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跨文化语义分析 姜飞(79)
“媒介经济学”还是“传媒经济学” 丁和根(85)
论“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中译定名问题——基于学术史与技术史的考察 张放(92)
简明契合:定义规范研究
名词定义试拟:被遗忘权(Right to Be Forgotten) 吴飞(103)
名词定义试拟:交往、世界交往(Verkehr、Weltverkehr) 陈力丹(108)
“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 彭兰(115)
“公共关系”再定义 刘志明(122)
舆情、舆论、民意:词的定义与变迁 杨斌艳(125)
义理求通:理论框架中的概念定位
中国语境下“传播”概念的演变及意义 刘海龙(135)
元传播:概念、意指与功能 王金礼(142)
传播伦理概念研究的中西方视野与数字化背景 张咏华 贾楠(148)
空间与关系的转换:在多维话语中理解“传播全球化” 杨瑞明(155)
建构与消解:“批判学派”概念的变迁 胡翼青 陈如歌(161)
词语演变中的“大众传播”:从神话的建构到解构 胡翼青 梁 鹏(167)
互联网治理:概念、演变及建构 章晓英 苗伟山(173)
框架效应 杜骏飞(183)
“传播环境”还是“环境传播”——环境传播的学术起源与意义框架 刘涛(193)
新闻和娱乐之间:概念群的出现及变迁 殷乐(201)
“非洲中心性”(Afrocentricity):概念缘起及其意涵演化 季芳芳(209)
宣传的概念:多维语境下的历史考察 叶俊(217)
译名考辨:外文名规范研究
源于俄文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名词原文、中译文和英译文比对分析 陈力丹 姚晓鸥(227)
Communication 的“世纪误译” 居延安(240)
小议新闻传播学词条汉译英的若干难点 张咏华(243)
新词指要:传播研究术语释义
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中“跨文化”一词的新意 赵月枝(253)
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 胡泳(267)
“网络主权”辨析 胡泳 车乐格尔(274)
群思广议:学术共同体论说综述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审定会议纪要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审定委员会(285)
名词审定助力学科话语体系建设 唐绪军 王怡红 宋小卫(302)
本期编辑丨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