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新中国考古从这里走出

已有 3153 次阅读 2016-12-23 09:16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年适逢《辉县发掘报告》出版60周年,为了纪念新中国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工作,缅怀当年参加发掘工作的考古学者,也为了纪念这部报告对于学术出版的引领作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科学出版社、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共同举办的“新中国考古从这里走出——纪念《辉县发掘报告》出版60周年学术座谈会”,于2016年12月22日在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院内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系统、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近30位考古专家代表参会。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1950年10月,新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辉县开始了第一次考古发掘,从此,正式拉开了新中国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大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


参加辉县考古发掘的人员中,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担任团长,副团长由著名考古学家郭宝钧先生担任,秘书则为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团员有安志敏、石兴邦、王伯洪、王仲殊、徐志铭、赵铨、马得志、魏善臣、白万玉等先生。他们后来纷纷成为中国考古学界不同领域的学术权威和著名专家,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辉县发掘工作启动了新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而《辉县发掘报告》的出版则开创了新中国考古报告编写出版的先河。报告中所描述的按照探方来发掘,采取地层关系分析、器物类型学分期断代的方法,以及对所获遗物进行描述介绍,特别是对战国车马坑中“车痕”的保护和提取等,反映出当时考古工作者科学、先进的田野考古理念,这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重要收获。而报告所创立的“地点为经、年代为纬”的编写模式,在日后多地点发掘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对中国考古学界日后编写考古报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5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建社以来的第一部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辉县发掘报告》,这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部考古报告。原版的《辉县发掘报告》,8开本,布面精装带彩色插页,是当年印刷条件下产生的精品之作。


这部报告的署名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其所反映内容的正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之后的第一次田野考古发掘工作。


开始于1950年的辉县发掘共有三次。


第一次为1950年10月到1951年1月,发掘人员最多,当时从所长到业务人员,只要是能参加外出工作的人员都参加了发掘工作。发掘团团长为夏鼐先生,副团长郭宝钧先生,秘书苏秉琦先生,团员有安志敏、石兴邦、王伯洪、王仲殊、徐志铭、赵铨、马得志、魏善臣、白万玉等先生。


这些当年的考古工作者后来纷纷成为中国考古学界不同领域的学术权威和著名专家,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发掘地点在琉璃阁和固围村。其中琉璃阁发现商代灰坑,商代、战国和汉代墓葬,另外在夏鼐团长的亲自指挥下,保存下来了战国时期车马坑中的19辆车痕,并且做到了“轮辐衡轭,舆箱篷栏,清晰可度”,这为了解战国时期的车制提供了实物资料。在固围村则发现3座大墓,2座小墓,均被盗,但仍有漆棺、玉器、错金银器、铁制工具等遗物出土。


第二次发掘为1950年10—12月的50多天,工作人员只有郭宝钧、马得志、魏善臣和王振江4人。工作开始在琉璃阁,该地区以殷代墓居多,共发掘了42座,另有8座战国墓和2座东汉墓。工作重点为百泉,主要发掘了一座东汉大墓,该墓虽被盗掘破坏,但仍保存下来较为清晰的墓葬结构,出土文物也极具特色。最后又在赵固工作了14天,发掘出一处石器时代遗址和7座战国墓葬,其中一座墓出土了大批铜器,对于判断和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了物证。


第三次发掘为1952年在褚邱村的发掘,当时因为此地曾出土过青铜器,为了寻找西周时期遗址,考古所专门派了郭宝钧、马得志、白万玉三人负责发掘,为期26天,但是未发现期待中的西周墓葬,只发现了石器时代灰坑,战国墓葬15座,汉代墓葬8座。


发掘工作结束后,在团长夏鼐先生的具体指导下,发掘者们很快就开始共同撰写报告。报告正文分为五编,按照发掘区域分为第一编琉璃阁、第二编固围村去、第三编赵固区、第四编褚邱区、第五编百泉区,再加上文前的“总说”和最后的“结束语”共有7个部分,分别由参与发掘的夏鼐、郭宝钧、苏秉琦、安志敏、石兴邦、王伯洪、王仲殊、马得志撰写,并在相应位置署名。线图绘制、器物修复和照相都由所里的技术人员完成。书稿全部完成后,夏鼐所长还进行了全书的审阅,才交付出版。


《辉县发掘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于1956年3月正式出版,随着它的出版,也赢得了诸多“殊荣”。


《报告》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版的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其丛书名为“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第一号”,它也是考古所“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一号。


《报告》的出版开创了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就出版考古报告的先河,而这在日后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中被不断地重申、强调和重视,并成为要求——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就要着手考古报告的整理、公布和出版。


《报告》的编写采取了先对发掘过程进行系统描写,之后对遗物进行初步分析,这一编写体例为日后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和编写树立了范本,至今仍是考古报告编写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报告》中所描述的按照探方来发掘,采取地层关系分析、器物类型学分期断代的方法,以及对所获遗物进行描述介绍,特别是对战国车马坑的保护和提取等,都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重要收获。


而对于科学出版社来讲,这部报告的出版也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出版社与考古结缘的“缘由”。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与考古所同属于中国科学院。建社之初,出版社设立了四个编辑室,出版业务分别对应中科院的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和哲学社会科学部四个学部。郭沫若院长兼任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隶属于哲学社会科学部,因此科学出版社的第四编辑室就与考古所对接,出版的第一本考古类图书就是《辉县发掘报告》。这部图书在当时的条件下,不论是图书开本、内文纸张,还是印刷装订,都属于上乘之作,定价在当时也属于高价位,可见是一本得到“高度重视”的图书。


从这本书开始,科学出版社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连续出版了一大批影响至今的优秀考古学著作,成为几代考古学人心目中的“科学版”。后来由于院属系统的调整,图书分类的管理,科学出版社基本不再出版人文社类图书,但只有考古还保持了少量的出版工作。进入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繁荣,考古事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科学出版社重视并恢复了考古学术著作的出版业务,专门成立了文物考古分社。经过近20年的发展,文物考古分社陆续承担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中国出土文物全集系列等国家级出版项目,出版了2000多种文物考古类专业图书,成为国内以出版文物考古专业图书为主的出版单位。


輝縣的環境和地下埋藏


輝縣在殷爲畿內地,西周爲共國,春秋屬衛,战國屬魏。自漢以來,有共縣、共城、山陽、凡城、河卒、苏門諸称。金宣宗眞祐四年(公元1216)因百泉淸輝殿改苏門縣爲輝州。明又廢州改縣,至这時才有輝縣这一名称。五百年來,沿用着沒有更改。今屬河南省新鄕專區。


縣城在京漢鉄路汲縣車站西50里,与新鄕縣城、汲縣城三角鼎立。縣境斜長,西北多山,东南廣平。南北袤約110里,东西廣約90里。太行山綿互縣西北兩面。城北丘陵有方山、共山、九山、苏門山;衛河即導源於苏門山下。


衛河源也叫北門泉,俗称百泉,淵涵巨波,廣可數頃,淸澄徹底,風景秀美,甲於豫北。下流開渠築堰,分水灌田,農民利之。繼以縣境西偏諸泉,如蓮花、卓水、白沙、淸輝等泉,或流長數里,灌田十餘頃;或流長十數里,灌田數十頃。輝縣河渠的衆多,水利的廣溥,爲豫北其他各縣所不及。


境內旣川流交錯,土地肥美,物產自然丰富農作物有稻梁菽麥等。而太行山區的藥材,种類繁多,產量丰富,是全國最大產藥區之一。


境內人口,自昔稠密。文人学士,愛此間景物多有流連不去者。據史籍所載,若魏之嵇康;晉之孫登、阮籍、刘伶;宋之邵雍、周敦頤;元之許衡;淸之孫奇逢、湯斌等,皆曾久寓此地,留有遺跡。


因人口稠密,所以墓葬羣到处可見。現已發現的有琉璃閣、固圍衬、孟莊、百泉、褚邱、田莊、趙固、嶢河、王門村……等地。这些地方,都埋藏着丰富的文化遺物,爲歷史硏究上的珍貴資料。可惜,从1928年以來,受了帝國主義者文化侵略勢力的煽動,盜掘風檄,已不能保持其完整;加以抗日战爭期間,日寇恣意洗刼,更屬竭其所有,所餘無多了。


这裏的考古發掘工作,開始於1935年冬。那年夏天,前中央硏究院考古發掘团曾在汲縣山彪鎭發掘,地鄰輝境。輝縣參覌羣衆見到山彪鎭的出土器物,联想到固圍村所出的玉器、漆器、較山彪鎭的更是美好,盛加讚揚,並邀往調査。当時我就在工地应約前往,詳加勘察,錐未得見漆器、玉器的美富,而固圍材墓地的形勢,廣濶雄偉,已深印於心目。是冬適輝縣附郭琉璃閣地方,又有战國墓葬發現,遂轉移工作中心於此;1937年春季續作一次,是即解放前輝縣的兩度發掘。


1935年冬的輝縣發掘,範圍不大,時間不久,只開掘琉璃閣第一号積石積炭墓1座,漢墓8座,獲得了一些古物。限於天寒雪凍,土裂傷人,提早停工。此次發掘,雖因固圍衬墓地的重要性而來,而对固圍村大墓的發掘,却未遑顧及。


1937年春天,我們繼續在輝縣發掘一次,時間較長,工作範圍普及琉璃閣區域全面。这時琉璃閣尙爲处女地,盜掘破壞程度不大。在三個月期間,得殷代墓葬3座,战國大墓5座,中小墓30座,漢墓25座。紀錄文字圖片攝影三百餘幅,採獲鐘鼎彝器、兵戈、車馬飾等物編列2081号。收穫的丰富,器物的精美,爲歷次發掘所不及。固圍衬方面,迖次也動手開掘了,工程進行不多,因故中止。


1936年春,在前兩次發掘的中間期,前河南省立開封博物舘也曾到琉璃閣開掘过一次,作了甲、乙兩個墓葬,獲得了战國時代的銅、石、玉器約千餘件,那些資料也是同樣重要的。



1956年版《辉县发掘报告》



2016年版《辉县发掘报告》





辉县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11

ISBN 978-7-03-050834-8


輝縣在河南省的北部,过去曾因發現大量的古器物在考古界得名。1950年至195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硏究所在該縣境內進行考古發掘工作,有了許多發現和收穫。發掘工作分若干地區進行:(1)在琉璃閣發掘了殷代遺址、殷代墓葬、战國墓葬、战國車馬坑和漢代墓葬;(2)在固圍村發掘了战國墓葬;在趙固村發掘了战國墓葬;(2)在褚丘村發掘了殷代遺址、战國墓葬和漢代墓葬;在百泉村發掘了漢代墓葬。由於發掘的对象主要是墓葬,各時代墓葬制度的特微及演变的情形於此得到了充分的了解。另外,更重要的是發掘出土的遺物,种類旣多,數量又大。發掘後曾發表簡報,引起國內外的考古工作者的重視。这是盤理後寫成的正式報吿,对硏究古代社会的歷史文化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資料。


(本期编辑:安静)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22719.html

上一篇:“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
下一篇:《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出版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专题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1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