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寻芳草——周浙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浙昆

博文

晒晒我的基金评审意见

已有 55382 次阅读 2019-8-19 00:06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基金, 项目, 评审意见 省部级奖

晒晒我的基金评审意见

 

当坊间传出我今年的面上项目未获通过的时候,我对评审意见充满了期待。申请基金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科研活动,申请的过程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基金的申请(无论项目是否获得批准),我都受益匪浅。在申请过程中,高强度的阅读文献,使我对本领域的理论框架和发展趋势都得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对申请书的反复斟酌,科学问题得到进一步凝练,项目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读意见反馈书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许多时候评委对项目的评价犹如醍醐灌顶,使我豁然开朗,通过基金的申请我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甚至是升华。因此,我十分重视基金的申请,当基金当基金未获批准的时候,我十分渴望从评委的评价中得到启示。

 

前几天基金放榜了,我也如期收到了《评审意见反馈书》,在这里我晒晒我的评审意见,以下是全部三份评审意见:

  

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1>具体评价意见:

一、请针对创新点详细评述申请项目的创新性、科学价值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潜在影响。

该项目拟以云南双河和吕合古近纪植物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化石与现代植物类群的叶结构对比和角质层分析,重建这两个植物群的面貌,并讨论一些代表性科属的化石历史及古气候和古海拔,这在探讨云南现代植物区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请结合申请项目的研究方案与申请人的研究基础评述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立意较新颖,有较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或应用前景。

三、其他建议

 

<2>具体评价意见:

一、请针对创新点详细评述申请项目的创新性、科学价值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潜在影响。

现代植被是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演变的结果,如何由古植被演化而来以及古植被的特点等是科学界十分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云南省(或我国西南地区)常被誉称为“现代植物王国”,其属种多样性及植被类型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占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西南地区新生代,特别新生代中晚期的植物化石十分丰富,为上述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特别是20-30年,学者们对该地区的很有多化石点进行了大量的采集与研究,对史前不同时代植物群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云南现代植被与地质历史时期植被的关系演变的来龙去脉以及现生植被的定型时间等均还没有查明或存在不同意见。而且,以往研究还表明,自晚始新世到早渐新世,全球环境发生了由温室转为冰室的重大转折。这一重大事件必然在同时代的生物群中,特别是植物群中有响应。如何响应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科学问题,云南丰富的植物化石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条件。该申请拟对云南始新世的双河植物群和渐新世的吕合植物群展开系统研究,以查明两个植物群的多样性、生态特点及对应古环境(古气候、古大气CO2、古海拔浓度等)背景等,对于回答上述科学问题具重要的意义。

 

二、请结合申请项目的研究方案与申请人的研究基础评述项目的可行性。

申请者是我国著名的古植物学家,他本人及所领导的团队长期从事云南地区新生代植物群的研究,除了完成了大量扎实的古植物化石分类学基础研究外,还开展古环境的综合研究,取得了很好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申请报告所展示的研究思路和提出的技术路线也是可行有效的,课题组中有若干年青植物学专门研究人员和博士生,能够胜任该课题的研究任务,并培养古植物学人才。

 

三、其他建议

 

<3>具体评价意见:

一、请针对创新点详细评述申请项目的创新性、科学价值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潜在影响。

申请人拟对云南中西部的南华和剑川两个地区的古近纪两个植物群进行研究,涉及吕合、双河两个植物群的组成、演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这两个植物群的地质年代精确,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云南省现代植物区系的组成,而云南又是我国乃至全球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因此对于理解中国植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请结合申请项目的研究方案与申请人的研究基础评述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的研究内容丰富、客观,涉及吕合和双河两个植物群的鉴定和对比研究、所代表古环境(气候、二氧化碳浓度、海拔等)的重建,相互的关联,云南植物区系格局形成时间的初探等。项目的目标明确,研究方案成熟、详细、可行,研究基础扎实,创新性体现在研究兼顾植物与环境、以及化石植物群与现代植物区系的关系。

三、其他建议

 

怎么样,意见很正面吧?当看这些意见,是不是认为是一项已经获得了资助的项目吧,你就显摆吧。

遗憾的是中文的重点是在但是以后,上面我买了个关子,隐藏了一段第一位专家关于项目可行性的一段评审意见:

但目前申请者承担项目较多,时间花费与精力上恐怕力不从心。另外,申请人近10年来以主持人身份获得了很大的经费资助,但却在申请书中没有看到一个近年的与经费相匹配的以申请人为主持的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励,希望申请人及其团队要多投入精力在成果提练和总结上面。

 

读了这段意见,我竟无言以对,啼笑皆非。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你要砍我的话,来点有技术含量的行不行,比如在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上吗找找茬行不行,让我心服口服,或者心服口不服也行呀,这个话得有多大的不满才说得出口。在下谨小慎微,一贯与人为善,不曾记得在何处惹下这个“深仇大恨”。

 

言归正传,我们来讲讲道理好不好。这个意见偏离了对项目本身的评价,对我带着极大的偏见,非常的personal,是完全不能接受的。首先我的任何一个科学基金项目都没有以申请奖项作为预期目标,从目标与任务的角度来说,就不应该把是否获得奖项来衡量我并作为评判项目的标准;第二,我个人认为科学研究是与探索未知世界,造福人类社会为目标的,而探索结果,就基础研究而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论文和专著。申请奖项,不是应该一个科学研究首选要考虑的事情。科学家应该把精力花在做研究和出成果上,而不是去申请奖项目。我心目的奖项,就不应该主动去申请,而是来自陌生号码通知的那种;第三,我近10年来,我主持过1个重点项目,1个基金委和云南省联合的重点项目和2个面上项目,除联合基金重点今年结题外,其余项目都已经结题。我虽然曾经获得过“不少”项目,并不意味着我就要停止申请去总结过去吧?更何况,我所主持的项目都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我的重点项目在基金委组织的专家评审中,获得了优秀的评价,其中1个面上项目在研究所组织的评审中也获得了优秀,两个面上项目发表论文都远超目标任务,都实现了预期目标;第四,近十年来,本人勤勤恳恳奋斗在科研第一线,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去年我在欧洲古植物学会上做完报告后,有一位平时十分挑剔的同行专门过来说,你们的发现,改变了我对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群的认识。我在申请书提交的5篇代表做分别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 Science Advances, Geology, Gondwana Research,另有一篇是在《Mountains, Climate,Biodiversity》这部专著上写的一个章节。我们关于桃子化石的发现,青藏高原棕榈化石的发现被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我们被本领国际期刊邀请组织专辑。我们每年都会总结研究组的工作形成年报,放在研究组的主业上,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去看看(http://prg.groups.xtbg.ac.cn)(这么自吹自擂实在是不好意思,还乞各位网友海涵)。

 

我已年逾花甲,老牛自知夕阳晚,无需扬鞭自奋蹄。我每年还坚持野外工作,每年都有1-2次青藏高原野外考察的经历,还在撰写第一作者的论文,我是应该继续坚守在科研第一线,还是应该花精力和时间去申请奖项?请大家给支支招。我更担心的是我有了省奖,如果再遇到这位评委,你会说我没有国家级,我有了国家级你会说我没有诺奖,你对我的要求总是太多太多。

 

我始终认为国家自然项目是我们国家最公正,最客观的项目。我的科研活动主要是由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撑的。基金项目能够做到公正客观,除了制度设计外和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这个科学共同体中,我们即是申请人又是评委,当我们做评委的时候,只有科学、公正、客观地去评价项目才能维持基金项目的纯洁性。这位评委也肯定作为申请人申请过项目,将心比心,如果别人对你的项目如此评价,你当做何感想?

 

我的科研生涯已经接近尾声,拿不到项目克服克服就过去了,大不了告老还乡,含饴弄孙,且不快哉。但是如果对年轻人也如此评价就是在毁人呀。我看到对一份青年基金的评价是说其代表作不规范,缺乏卷期号,我的天呀,许多期刊现在就不列卷期号。每个人都祈求公平,但是不能只求别人对你公平,只有当你对别人公平的时候,别人才可能对你也公平。

 

太阳明天将照常升起,那些不如意,只是一个小小的浪花,它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灿烂。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194181.html

上一篇:我们缺植物分类学家吗?——一篇论文引发的瞎想
下一篇:我的大学岁月(下)—— 我与古生物学从偶遇到长相依的故事
收藏 IP: 117.136.7.*| 热度|

39 郑永军 吴斌 戎可 王庆浩 张晓良 肖林 姚伟 冯大诚 朱朝东 江克柱 徐耀 黄洪林 耿修瑞 王从彦 杨正瓴 杜学领 贾玉玺 彭渤 黄仁勇 余皓 蔡宁 张勇 梁洪泽 郭新磊 张红光 王启云 朱伯靖 信忠保 张波 尧中华 孙志鸿 苏德辰 李星苇 高建国 耿爱莲 夏强 李东风 梁星云 赵维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