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如果孔子仅仅是一个符号

已有 2658 次阅读 2011-1-21 11:2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孔子, 符号, 仪式

中国人是很讲究“仪式”的,这仪式,就相当于动物性选择的产品,已看不出什么实际功能,甚至是累赘,但是必须有的,而且必须夸张。仪式就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但其象征意义可能已经很模糊了。

这仪式,大概也是孔子提倡的,知识有限,不能引经据典。总之,我们的仪式进化是全球最好的,从日常生活到高规格的场合,都是无可挑剔的。别的先不说了,看看春晚吧,尽管内容不如人意,但也是经过无数道关无数审核最后五次彩排才能上场的。

孔子为什么成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符号而“被塑像”,大概也是出于仪式的需要,一个泱泱大国没有一个代表人物怎么行呢?所以,孔子的出现,可能不是因为他就代表了中华文化,而是再没有更合适的。同志们都说必须立一个,就矬子里面拔将军,非孔子莫属啦。

关于孔子像,已经口水一片,明白和不明白(我就属于不明白的)都能说出自己的道理。孔子的成功,还是封建帝王推崇的结果,而不是他的理论有多好,也不是广大人民的迫切需要。除了三纲五常礼仪道德之类,一般人也说不出更多的东西。要知道到底有多好,就看看孔孟之道教育出来的后代都做了什么事情,也能大概看个明白。不幸的是,我们已经不习惯看结果,譬如教学评估。

我理解的,孔子的主张不过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效果还是不错,在三纲五常的宪法精神指引下,多少灭门惨案和灭族惨案没人敢喊冤。而以德治国,效果就很不明显,许多人孝敬自己的妈,却拿别人的妈随便×××。事实证明,“德”不是倡导出来的,也不能治国。

孔子本人可能是个好人,正人君子,甚至不喝“盗泉”之水(当然也吃别人种出来的粮食)。这么看重符号的一个人,拿他做一个符号来使用,可能没什么不好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4394-406489.html

上一篇:文言文与性选择:精心呵护的言简意赅与含混不清
下一篇:生物进化: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收藏 IP: 124.201.12.*| 热度|

4 侯成亚 陈绥阳 邸领军 刘立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0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