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1:
好多年前曾经留意过英国某一流牛校教师们的发表履历,一个一个看过来那种。说实话,牛人当然有,但大多数老师的论文发表记录都比较一般。数量不多,极少有CNS子刊这种自带光环的牛刊,甚至专业类顶刊也不多。以中科院分区的标准来看,不少是二区、三区的论文。通讯作者的也不怎么多,很多是合作的工作。说真的,从发表期刊上来说,非常普通,看不出牛来。那时候以为日落帝国确实已日薄西山,国民越来越注重生活缺少拼搏,待遇放在全球来看越来越远离一流,难以吸引顶尖的人才,英国高校的文章越来越慢越来越烂大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今天看来,英国人(可能也包括日本人和一般意义上的欧洲人)的水平还是非常高的。千万别因为人家论文数量少,期刊差就低估了人家。别看港澳以及美国二三线大学里科研产出那么热闹,太多是大同小异的工作。从真正的原创性角度来看,英国人做的不错,特别是学术判断力可能更高出其他地方一筹。
故事2:
几年前和一个美国顶尖牛校的教师交往比较多。这人的文章怎么说呢…….真的没感觉。当然了,我跟人家也不是一个流域的,水平高低看不太好,勉强从论文发表的期刊档次上判断一下。这人手里论文发表的期刊基本都是很普通的东西:西红柿炒鸡蛋、干锅花菜、地三鲜……..,论文发表履历上基本看不见大菜,红烧肉(领域顶刊)这种都不多,更别说三文鱼、帝王蟹这种完全没有。虽然这人在美国的顶尖牛校,但说实话,心里一直把他当普通人看待。窃以为,人家拿到这种位置可能有捷径或者是阴差阳错。人生本来如此。因缘际会。牛校里有些普通人,或者某牛人沦落倒不入流的地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今天看来,好多发在顶刊上的工作其实难说有多扎实,不少是在讲故事画大饼。如果能够扎实的描述一些问题和现象,哪怕发在二三线的期刊上,也是很不错的工作。太多的工作都是糊里糊涂而肤浅的讲貌似影响巨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如前一类。
故事3:
曾经比较熟悉的一个课题组,也不是我的领域。美国超一流牛校的某位大牛,CNS每年都有的那种。这个团队拿了一段时间的HHMI资助,后来被HHMI资助停掉了。(拿HHMI资助在美国可能是一个挺牛的事情,记忆中某华人大牛回国前拿到过。)值得一提的是,HHMI停掉前的那几年,这位大牛CNS文章又发来了好几篇。据朋友说,HHMI被停是因为其工作的创新性不够。咱也不懂,以为,HHMI资助的标准极高,有CNS也不一定够格。
今天看来,大论文与创新性两者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发大论文的,有些靠创意,有些靠资源。最难得的是一个点创新解决问题,最常见的是系统性大水漫灌全局描述。这个课题组虽然发了不少CNS,但很多靠的是体系性辅助实验内容加分,真正的核心创新并不够,停掉HHMI资助是正确的。不能觉得有CNS就是高创新,或者说,“此创新”并非我们所翘首盼望的“彼创新”。以海量的资源投入为前提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其价值尤其需要重新评估。不是说这种不是创新,只是其创新性要下调一点。
故事4:
最近两三年我自己发了不少顶刊。前段时间认真考虑了一下,发现,最近发的这些顶刊的绝对创新性可能还不如我自己六七年前的那批三四区文章。最近的文章发的期刊好一些,很大程度上是弄清楚了论文发表的一些套路。
有长得像好工作的烂工作,也有长得像烂工作的好工作。
人分外表美和内心美,论文也是一样 —— 你能不能透过外表,看到内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