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cyzm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cyzm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博文

西浦8:国内全英文授课的问题以及个人看法 精选

已有 32917 次阅读 2017-5-18 13:57 |个人分类:西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西交利物浦大学

       目前,国内不少大学的专业课已经开始采用英语授课。这么做当然有不少积极意义,但问题也不小。最突出的问题依然还是师生英语能力不足的问题。

***

       先说老师的问题。英文授课过程中教师几乎需要一刻不停的讲上一个小时左右,既要求包含正统的专业知识,也最好照顾到八卦和笑话,而且还要实时的与学生互动。这样的授课实际上对英文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对不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是巨大的挑战。比如我自己,前后在美国学习工作7年,回国后也不断的接触英文,但在实际英文授课时依然压力很大,每次上课前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国内有些高校在计算工作量的时候把英文授课的课时按中文授课的两倍甚至三倍计算,这样做基本是合理的。英文授课的要求极高,实际上一般高校的师资很难完美满足这一要求。比如,以全英文授课为旗号的西交利物浦大学,虽然号称80%教师为外籍,但专业课教师中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恐怕只有20%(低年级英语课的教师中英美教师比例可能更高些),刨去印度等口音很重的国家,剩下的纯正英美口音的恐怕就更少了,大量的老师来自广大的非英语国家。比如,西浦生物系14名教师,大陆籍贯的教师当然都有多年的欧美学习工作经历(除我以为全部具有外籍或者英美绿卡),非大陆教师来自英国、西班牙、荷兰、希腊、印度、马来西亚、日本和中国香港。不难看到,其中有纯正英美口音的实际上只有一个英国人。坦率的讲,其余所有教师的英语或多或少都有些小问题,自然的会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说西浦的英文教学都有问题的话,国内其他普通高校恐怕问题更要大的多了。

       再说学生。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别更大,好的学生英语比老师的还好,但更多的其实差强人意(这里不讨论清华北大这种顶级学校的情况)。如果授课老师说的是白话英语(比如good,happy)可能大家基本还能懂,如果稍微复杂一点的(比如intriguing)学生就集体不懂了。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实际英文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出现沟通问题在所难免。学生和老师互相不理解或者交流的不畅几乎是必然的,而结果就是英文授课的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对大多数学校来说,英文授课的老师自己的英语水平就有问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问题,英文授课的效果可能并不好。


***

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英文授课的老师自己的英语水平就有问题。

Re: 英语水平有问题不代表就不能用英文教书。以我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例,修过的所有的课(20门左右)没有一门是以英文为母语的口音不重的老师教的。负责任的讲,至少有两个老师的英语比我的还烂的多,但人家依然驰骋于美国的大学讲台上。另外,对英文的掌握不仅需要掌握纯正的美式或者英式英语,能够了解各国口音也非常必要。比如,生活在德克萨斯的IT业工程师,听不懂印度和墨西哥口音恐怕寸步难行。比如西浦,也许老师们不能讲一口流利纯正的美式英语,但至少可以讲一口纯正但不流利的ChineseEnglish,西班牙英语,日本英语和希腊英语。这些各色口音的混搭其实对学生的成长有相当积极的影响。


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问题。

Re:英语问题普遍存在。虽然在大学阶段我自己的英语算不错的,到了美国后依然有不小的听说问题,在美国生活7年后访问英国利物浦还听不懂当地口音。个人的理解是,解决语言问题的办法就是沉浸在这个环境里,每天听每天听,潜移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然后慢慢的就懂了。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学生们的普遍反映是大一大二时搞不清楚老师在说什么,但到了大三英语突然就开窍了。本质上,我相信这是一个过程,必须经过“有问题”的阶段,慢慢的转到“问题不多的”阶段。想要规避“有问题”的阶段是几乎不可能的。


英文授课的效果可能并不好。

Re:英文授课的效果不好,这个我承认。限制不少,教师无法挥洒自如,学生也无法理解一个挥洒自如的教师。有时候我上课很想讲个笑话,但思来想去没法用英文白话讲出来,于是就憋回去了;现在已经憋出内伤。不过,有限制不一定就行不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安排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存在:

1.   有人认为,教学方案必须完整、严密,教学手段必须没有疏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好的教学结果。这是所有教学监管机构的出发点。

2.   也有人认为,学生是人不是电脑程序。学生有能力自己查缺补漏。教案不完整,教学不完美,并不影响教出近乎完美的学生来。

我个人偏向于相信后者,关于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我举的例子是:“你给学生三个鸡蛋两个西红柿,学生自然的就会还给你一盘西红柿炒蛋”。本质上,我不相信学生的知识是从课堂上学到的。换句话说,我认为(英文)授课主要在于制造一个氛围,提供一些素材,学科知识本身主要是学生课后加工(自学)的结果。我并不追求完整,只希望能把课程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因为抱着这样一种(错误的)信念,即使明知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有很多的问题、自己的课有不少问题,也依然(无耻的)没有多少负罪感。另外,虽然英文授课的效果不佳,但英文出版物的质量却比中文出版物的质量高一个数量级。在每一个细分的科学领域里,英文专著都比中文专著更深更细更多更好。对于打算在科学上走到底的同学们来说,英文是必过的一关。英文越深越好。

       我对西浦的学生这样讲:“英语是最重要的。大学四年,如果英文学好了,其他全挂了,你的大学生活是成功的;反过来,如果其他的课程都不错,但英文没学好,那么你大学四年肯定是失败的”。这句话说的其实有点过头,但谁说过这么一句话来着?“矫枉必须过正。”


***

       以上是个人关于英文授课的一些看法。

       当然,自己具有以上种种想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并没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解决英文授课中的问题,而英文授课对我而言又势在必行。也或者是,潜意识里,自己单单想为自己所做的具有一定缺陷的事情进行开脱。


后记:我同意马军老师的评论。换一个角度去看,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英文授课,更多的只是为未来的出国留学打一个前站、起一个留学预科的作用而已。

[5]马军  2017-5-18 16:35
我个人也不赞成对中国学生上课用英文,差距太大,意义也不大。
如果要用英语授课,建议出国去留学




系列博文

·      西浦7:忍不忍心见又一位青年才俊沉沦?

·     西浦6:学校对学生是不是狠了点?

·      西浦5:2015年令人振奋的三件事

·      西浦4:利物浦大学简影

·      西浦3: 八万一年的学费到底值不值?

·      西浦2:简单盘点国内的中外合作大学

·      西浦1:前五届毕业生去向还不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469-1055673.html

上一篇:生信5:生物信息领域的核心技能
下一篇:自我实现的预言:女科学家、看脸识罪犯、四姨太效应
收藏 IP: 180.208.58.*| 热度|

30 黄仁勇 马军 李帮建 侯沉 史晓雷 吕洪波 蔡小宁 孙启高 姚伟 郭战胜 梁洪泽 周跃明 黄世臣 张海权 韦玉程 陈冬生 韩睿明 贺泽龙 梅志平 文玉林 赵天永 赵凤光 zhouwangpu zjzhaokeqin yunmu gaoshannankai wqhwqh333 biofans qingfangzhi blackrain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