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学交流团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c70 武大

博文

预印本的反馈:FAST原则

已有 4381 次阅读 2022-4-15 15:31 |个人分类:科学交流|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作者:Sandra Franco Iborra, Jessica Polka, Iratxe Puebla               译者:刘蓁          校译:贺琳

来源: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22/02/28/guest-post-preprint-feedback-is-here-lets-make-it-constructive-and-fast/

 

作者介绍: Sandra Franco IborraJessica PolkaIratxe PueblaASAPbio(全称为Accelerating Science and Publication in biology,是一个由科学家驱动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开放和创新交流,提倡有效利用预印本进行研究传播,并对所有研究成果进行透明的同行评审和反馈)预印本评审文化规范工作组的成员,该工作组最近制定了关于预印本评审和评论的积极和建设性文化的原则。Sandra Franco Iborra是丹麦数据科学学院的活动协调员。Jessica PolkaASAPbio的执行董事,Iratxe PueblaASAPbio的战略方案与社区(Strategic Initiatives & Community)的主管。

 

发布预印本的主要好处之一是可能会从中获得反馈。当这种反馈被公开分享时,它不仅有利于作者,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群体。这一点在COVID-19相关预印本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疫情期间,非专业读者对预印本趋之若鹜,导致预印本可能被误读或错误被不适当地传播。然而,对预印本的快速、公开回应可以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的风险。

以臭名昭著的不可思议的相似性Uncanny similarity of unique inserts in the 2019-nCoV spike protein to HIV-1 gp120 and Gag)预印本为例,这一预印本在2020年年初发布,提出了艾滋病毒(HIV)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间的潜在联系。正如STAT新闻报道的那样,在它发布的几个小时内,几十个研究人员通过TwitterbioRxiv评论区表达了他们的担忧,这给记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了背景以帮助阻止错误信息的传播。作者随后在发布的48小时内决定撤回该论文。

大多数公开预印本的反馈远没有这么夸张,但它仍然有利于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该领域的核心争论。此外,如果某个读者有疑虑或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在其他人评价论文时再次出现。在公共论坛上解决这些问题对作者是有利的:提供答复可以防止由于审稿人不考虑作者的观点而作出判断,从而使这些疑虑变成阻碍发表的因素。

纽约城市学院院长Vincent Boudreau 2018314日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关于这个预印本的讨论清楚地彰显了出版后同行评审的力量。作为该领域的一员,看到一致和分歧比读任何评论都更有价值。”

尽管有这样的好处,这种公开对话对预印本来说仍然是不常见的,研究人员对开展和接受这种对话都心存疑虑。由于我们认为建设性的反馈是预印本发挥其全部潜力的必要条件,我们希望确保新生的文化以最具建设性的方式发展。为此,ASAPbio在寻找可以识别和记录有成效的行为的方法。


预印本反馈的FAST原则

去年,我们召集了一个工作小组,思考并制定了一套公开预印本反馈的最佳做法。我们的理论依据是提供一个框架,使作者、审稿人和社会群体能够受益并支持他们参与预印本的公开科学讨论,同时确保为每个人提供一个活跃和友好的环境。该小组制定了一套“规范”,反映了我们希望促进的行为和文化,以增加对预印本公开评论的参与度和接受度。这套规范就是预印本反馈的FAST原则,这套原则由围绕着4个大主题的14条原则组成。

·集中(Focused:评估我们的评论和反馈是否针对预印本相关的和可操作的部分(例如,论文或科学工作的重点,而不是是否适合某个特定期刊)。

·适当(Appropriate:确保在进行任何形式的科学讨论之前,我们已经反思了自己的偏见,并在任何其他科学交流中表现出同样的诚信。

·明确(Specific:类似于评审期刊论文的手稿,预印本的反馈也应该根据数据评估研究的主张,并应明确指出批评是针对论文整体,还是只是为了解决不影响整体结论的小问题。

·透明(Transparent:与任何类型的科学讨论一样,关键是要尽可能地公开和透明,接受任何监督,并指出参与工作的每个人的贡献。然而,我们承认,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他们的评论署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审稿人提供其他选择,以披露他们的背景或专业技能,使他们所发表的评论具有背景意义。

IMG_0422.PNG

图1  FAST原则

FAST原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承认并纳入了预印本反馈的特殊性:它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它与期刊无关;交流可以在多方的监督下进行,同时他们也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因此,FAST原则不仅适用于审稿人,也适用于作者,他们可以与审稿人进行更直接、无缝的沟通。FAST原则还适用于社会群体,他们可以参与反馈,并且应该确保这种交流是在一个建设性的和适当的框架下进行的。

 

“我的期刊已经有审稿人指南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认为FAST原则与所有参与科学传播和科学讨论的人有关:这当然包括期刊。许多期刊已经有审稿人指南,科学编辑委员会(Council of Science EditorsCSE)和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等组织也为审稿人提供了指导。我们不认为FAST原则可以取代个别期刊的审稿人指南,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补充资源。编辑可以使用FAST原则来检查他们现有的指南中的任何缺漏,例如,关于考虑潜在的偏见或对共同审稿人的署名。此外,由于FAST原则适用于所有参与反馈的人,而不仅仅是审稿人,它们可以为期刊指导作者如何回应或反驳审稿人的要求提供基础,或帮助他们调整对那些对已发表文章进行评论的读者的预期。许多参与预印本反馈的人已经为期刊审稿,或将来可能会成为期刊审稿人,所以我们希望在预印本反馈中鼓励的积极行为也会导致这些行为反映在期刊审稿中,反之亦然。

经常听到期刊编辑们感叹越来越难找到审稿人。预印本的审稿人为编辑提供了一个潜在的专家库,供他们使用。编辑们可以检查公共预印本的评审,以评估审稿人是否具有他们所期望的专业知识、彻底性和对细节的关注。这可以使编辑在他们的审稿人库中纳入更广泛的声音——更多位于不同地区的、隶属于不同类型的机构的初级研究人员,帮助解决我们目前在期刊同行评审中看到的一些多样性问题(见Publons发布的《全球同行评审现状报告》[Global State of Peer Review])。为了弥合预印本评审和期刊评审之间的差距,ASAPbio正在协调预印本审稿人招募网络(Preprint Reviewer Recruitment Network)。通过这一倡议,研究人员可以提交他们的预印本审稿活动,供40多种参与的期刊考虑,这些期刊将对这些预印本审稿人进行评估,以将其纳入期刊的审稿人库或编辑委员会。在这种情况下,FAST原则为期刊提供了一个框架,以从预印本评审中评估其审稿人的语气与方法是否能达到期刊要求。

一些期刊也在探索如何将预印本评议引入其编辑过程。几个值得注意的例子包括:参与独立评审机构Review Commons的期刊,它们同意考虑Review Commons在提交期刊前(例如作为预印本发布)对论文的评审;专注于注册报告的评审组织Peer Community In Registered ReportsPCI RR)与15家期刊的合作,期刊将接受非营利组织Peer Community InPCI)对尚未提交期刊出版的注册报告的同行评审建议。FAST原则可以包含在期刊和预印本评审社区之间的合作的贡献者指南中,以表明对“期刊兼容”预印本评审的期望。

 

成为公开预印本反馈文化变革的一份子

随着预印本数量的增加,我们也看到围绕预印本的评论和评审的新举措。我们欢迎在这一领域的实验,因为它有可能为整个学术交流中的评审活动带来更高的透明度和多样性。FAST原则是我们希望朝着实现更积极和更多样化的评审文化进行更广泛对话所迈出的一步,我们在最近的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协会(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NISO)的会议NISO Plus 2022上进一步讨论了这个话题(会议的幻灯片可供查阅)。新生的预印本反馈环境将继续发展,社会群体对预印本反馈的需求和期望可能会不断变化。在这个早期阶段,当我们正朝着我们希望看到的预印本反馈文化前进时,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为积极的变化做出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1339-1334042.html

上一篇:人工智能可否从伦理上用于协助同行评审?
下一篇:研究领域开放数据的十年——真正的变革还是缓慢的顺应?
收藏 IP: 59.172.111.*|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