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学交流团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c70 武大

博文

Covid-19大流行下,预印本激增或为同行评议带来新变局?

已有 3351 次阅读 2021-3-15 07:50 |个人分类:科学交流|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作者:LETTIE Y. CONRAD       译者:廉子晴       校译:罗婷

来源:

https://www.researchinformation.info/feature/peer-review-preprints-and-pandemic

 

2020Covid-19大流行之前,MIT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就已经注意到了预印本服务器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预印本被出版并流入主流媒体,但这种做法并不总是有益的,有时甚至会带来误导。

正如MIT出版社的期刊和开放存取部负责人Nick Lindsay所言,“bioRxivmedRxiv和其他预印本服务器上的研究数量愈发庞大,这些问题在进一步恶化。直白地说,成千上万的预印本正在没有审查的情况下流通出去,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情开始发生了。”

“对此,我和Amy Brand(MIT出版社负责人)在思考,我们能帮上什么忙呢?Lindsay说,“而后我们在讨论过程中发现,这是一个宝贵的机会去改善公众对于科学的理解与信任,并就主流媒体、研究人员、学者和临床医生需要但尚未出现的预印本验证提供服务。”

于是我们迅速创建新期刊Rapid Reviews: COVID-19RR:C19),它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教授Stefano Bertozzi担任主编。作为一本开放获取Overlay期刊,其旨在加快对新冠肺炎相关研究的预印本的同行评议,防止虚假或误导性新闻的传播。

为了加速这一进程,该编辑团队(包括很多研究生)在“Covid Scholar”(由伯克利实验室材料科学家开发的文本挖掘工具,用于帮助研究人员处理堆积如山的Covid-19文献)的帮助下,从medRxivbioRxivSSRN等预印本服务器上挑选可能的Covid-19预印本用于评议。

被选定的预印本会发送给RR:C19的审稿人,他们将回答一些关键问题,如,该预印本是否可靠和值得信赖?该预印本是否应该被认真对待?如何利用该预印本丰富我们在抗击新冠方面的知识?

正如Lindsay强调的,这不是传统的同行评议。RR:C19正在努力平衡对严谨性与快速响应的需求,因此预印本会在两周内完成两轮评议并出版。

“自从我们推出RR:C19以来,我们已经看到预印本服务器将预印本链接回我们的评议内容,所以他们清楚地看到了评议的必要性。” Lindsay强调,“《纽约时报》等出版物也会获取我们的评论,并将其作为证据。”

奥斯陆和平研究所(The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slo , PRIO)的高级研究员Nic Marsh也注意到,自从新冠病毒大流行以来,越来越多的预印本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的应用,并且与大流行相关的预印本被更多地用于进一步的研究。我看到一些非常重要的理论最初是以预印本的形式发表,很多资深的研究者也将预印本作为发表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尚未在学术期刊上出版的研究通常会在此被诸多同行评议以供发表——这种非匿名评议可能非常有用。”

 

理解变化

最近几个月,Marsh一直在调查同行评议以及针对Covid-19研究的不同形式的出版物的社会影响。该调查基于Covid-19 Reddit论坛(大约由30万名成员组成),表明了预印本和其他非同行评议的出版物(如新闻稿)在被广泛阅读,且正作为一种传播研究成果的手段挑战着同行评议出版物。

很明显,有关同行评议在科学研究生命周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争议在未来多年里仍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而言,RR:C-19和类似的诸如PeerJPLOS Biology等期刊对Covid-19注册报告提交的快速审查是否有助于满足当前对速度的需求?马克斯·普朗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al Biology)主任、eLife副主编Detlef Weigel教授对此问题持肯定看法。

2020年末,eLife宣布,到20217月,将只评议已经以预印本形式发表的手稿,并把编辑流程的重点放在产生被置于预印本旁边的公开评议上。这家OA出版商的先发表,再评议新模式受一项内部分析驱动,该分析表明在eLife评议的论文中,约70%都已拥有可得的预印本。

正如Weigel所言,我不会说我们转向这一模式与大流行紧密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预印本服务器上出现的大量Covid-19论文推动我们走向了该模式。

现在,eLife正在推进公开评议,目前作者对评议内容何时发表仍保留一定程度的控制。如果编辑决定一篇论文不适合eLife,他们允许其作者推迟对公开评议内容的公布,直至论文在其他地方出版,这样不利的评议将不会影响最终的论文出版。Weigel预计,在未来两年左右内,预印本的公开评议将成为默认做法。而且同《纽约时报》利用RR-C19的评论一样,他补充道,将评论赋至在你的预印本上,这可以向记者表明你的作品已经得到了评议,且很有可能引起世界的瞩目。

与此同时,eLife一直在指导其编辑和评议者为公众读者撰写评论。我们在评议上花了很大功夫——不同于仅给作者看的评论,面向公众的评论需要以另一种方式来撰写。Weigel说,新的评议指南会从一个评价概要(evaluation summary)开始……这将使那些研究领域的外行也能更容易理解。

Weigel说:“我们有一大群尽职尽责的资深编辑,他们非常出色……不是所有的期刊都有这笔财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更大胆的原因。我认为,要落实这项工作,起初我们需要与审稿人合作,但一旦其他期刊看到这种方法效果不错,那时这些评议的习惯将会改变。

随着先发表,再评议模式的实施,WeigeleLife的同事们希望最终建立一个围绕预印本的管理系统,它将取代“以刊评文”的成果质量衡量标准。Weigel说:“当然,我们认可同行评议,也希望‘先发表,再评议’的模式能暂时与传统的同行评议共存。但我相信20年后,一切都将转向发表后再评议、监管的模式。”他补充道,“这取决于文化的改变,因为新一代的科学家、学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正习惯将他们的研究放到预印本服务器上。”

但撇开文化转变不谈,谁来为这些新兴的预印本评议模式买单呢?虽然Lindsay热衷于将预印本评议从Covid-19延展到其他领域,主要是气候变化领域,但他也想知道未来的资金从何而来。他说:帕特里克·J·麦戈文基金会(Patrick J McGovern Foundation)非常慷慨,但我们仍在探索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支持快速评议的稳步发展。eLife发现自己也陷入了类似的困境。

 

传统和透明度

然而,对于同行评议世界中的许多人来说,传统的同行评议制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至少目前如此。20209月,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IOPP)制定了一项计划——到2021年底,对其全部自有期刊实行双盲同行评议,即隐藏评审者和作者的身份。

IOPP还在其许多期刊上提供了透明的同行评议,即作者和评审人可以选择将他们文章的同行评议内容公开发表,且可被发现与引用。

同时,出版商致力于提高同行评议过程的效率。正如Gillett所言,作者经常向我们反馈,他们在考虑将作品提交给哪一种期刊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同行评议的速度。

有鉴于此,IOPP启动了一项培训和认证计划来支持同行评议中的研究者,并将评议人队伍多样化,以缓解评审人的审稿压力。然而,预印本数量的增加是不可否认的——何况物理学家已经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发表研究多年——因此,出版商也开始尝试为作者提供一种选择,即在期刊同行评议手稿的同时,列出并链接至他们的预印本。

毫无疑问,和许多人一样,Gillett也在饶有兴趣地关注eLife最新的先发表,再评议模式。他说:随着我们为预印本平台和期刊找到互补的新方式,未来几年同行评议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对研究进行某种形式的同行评议至关重要。无论是预印本还是已接受的手稿,研究人员最终都需要有一种可信任的质量保障方法,而这正是我们作为出版商所能做到的。

所以,在Covid-19爆发之际,同行评议的下一步工作是什么?学术交流专业咨询公司The International Bunch2020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Lou Peck认为,大流行将同行评议和发表作品的质量推向了众人关心的焦点。Covid-19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它凸显了伪科学和假新闻的影响,以及同行评议的价值。她说:“出版商、服务提供商和其他科研支持力量已经积极采取措施,为同行评审提供更多帮助。”

Lindsay对此表示同意,他相信这场大流行着实突出了同行评议中透明度的意义。他说:许多编辑部认为需要保留同行评议的匿名性以确保人们的坦率与开放,但我想这些已远不及要为其他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迅速提供合理研究这一需要。祈祷吧,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更为透明、开放的同行评议时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1339-1276773.html

上一篇:当学术记录突破传统论文的范畴时,出版商还能保持有力控制吗?
下一篇:开放科学之后是什么——推动开放方法
收藏 IP: 117.154.9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