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不对称引发食品市场逆向选择
张利华
近年来,信息欺诈行为在食品行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食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是根源。从信息科学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程度是由信息的本质所决定的。从本体论层次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或自我呈现。即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会在特定空间呈现出特定形态,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形态会自然发生改变,只是有的事物变化得快一些,更容易被人类感官自然观测到,而有的则变化得慢一些,不容易被直接察觉,需要借助于特殊的仪器设备。这些自然呈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揭示了信息具有“时空差异性”的本质特征。时空差异性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源。因此,本文认为,信息不对称的实质是信源和信宿之间由于时空、分工、认知等差异而引发的信息量不一致,在食品行业则具体表现为食品生产者和食品消费者之间由于时空差异所引发的食品质量信息量不一致。其中,本文所谈及的食品概念,属于工业范畴的加工食品,即以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为原料,经过采集、加工、制作并销售的供人们食用或者饮用的制品。由于现代加工食品具有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分离的特点,致使信源和信宿之间的时空差异客观存在,加之社会分工的复杂化,进一步加剧了食品供应链上供应商与生产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于食品质量认知差异,食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程度明显加深。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在信息不对称情景下,掌握信息较充分的人往往比信息贫乏的人处于更加有利的市场地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更有能力实施信息欺诈。
为方便讨论,本文将在某项特定交易中拥有较多信息或知情一方称为信息优势方,而将拥有较少信息或不知情的一方称为信息劣势方。以食品行业中的火锅业为例,就火锅底料质量问题,由于现代火锅底料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相分离、且不可长期观测的特点,导致时空差异性客观存在,引发火锅底料信息不对称现象。其中,火锅底料生产者拥有更多信息,属于信息优势方,而火锅店经营者或最终消费者则相对属于信息劣势方。为满足自身利益,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火锅底料生产者通常都会主动向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经营者或最终消费者传递市场信号,通过广告或者现场促销等手段,发布大众都能获取的市场信号。在这些公共市场信号里,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虚假的,火锅经营者或最终消费者该如何甄别?
信息不对称增加食品消费者道德风险程度,容易导致食品市场逆向选择。面对生产者们主动发布的公共市场信号,消费者一旦选择不慎,与生产者签订不具甄别功能的合同,食品生产质量则完全受控生产者道德水平,这给不法食品生产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完全可能利用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分离、且不可长期观测的特点,通过偷工减料或弄虚作假降低生产成本,以便获取更大利润,使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食品消费者因遭遇“道德风险”而利益受损。这种现象在火锅底料市场同样存在,为规避道德风险,确保自身利益,一部分火锅经营者或最终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火锅底料,这使得假冒伪劣火锅底料生产者比诚实守信生产者更有利可图。由于目前我国第三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力量相对薄弱,致使不法生产者更容易通过价格战击败诚实守信生产者,在同样价格下,诚实守信生产者付出的生产成本更高,因此销售利润相对更低,由于觉得无利可图,一部分诚实守信的生产者被迫退出市场,这种“优汰劣胜”现象称为食品市场“逆向选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