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信息化之“化”
张利华
早在上个世纪末,周宏仁博士在他的文章“跨越一代的差距”里指出,“21世纪是世界进一步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世纪。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之下,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竞争将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的竞争。领土的争夺取而代之以市场的争夺。师团的战斗则演变为企业的竞争。因此,企业的强弱将成为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而企业的强弱又最终归结到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而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信息化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和进步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或者说不是通过“一个项目”就可以做完的“一件事情”[2]。”
信息化一词虽然产生于现代,但不只现代,从古至今,人类一直以信息化的方式谋求发展。信息化是指不断开发利用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对本体论层次、认识论层次、控制论层次三个不同层次或者同一层次不同事物之间的信息进行有目的的转换和控制的过程。
其中,信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方式的自我表现呈现或自我表述。世界上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信息源,所有事物的运动都会产生相应的信息。这种本体论层次的信息虽然不以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但却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所获取,转化相应的数据。数据是对客观存在信息的主观表述,属于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受主体感觉器官功能限制,这种主观表述一开始就存在某种程度的失真。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这些数据被送进思维器官进行加工,实现人对信息的认知和再生,这是一个根据主体需求对数据进行挖掘的知识发现过程,是对信息进行提炼,再生出新的知识,实现人对世界的认知需求,换而言之,主体需求制约再生知识的内容。认知需求的满足激发了人类改造世界的需求,这些需求有助于激活现有知识,产生有目的改造世界的策略,这些策略被神经系统传递到效应器官,通过效应器官控制功能,反作用信息宿,完成响应改造世界的行为。
是啊,正如徐祖哲在他的文章信息化之“化”中所言,信息化的“化”不是可有可无的,早在3000多年前,甲骨文中的“化”字就是由两个人字组成,正写的人和倒写的人合二为一,寓意人类社会所存在的唯一不变的真理在于生死变易。“化”字本身隐寓了信息化的本质在人,而非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化的手段而非目的。从古至今,人类都以物质化的方式存在,以信息化的方式不断向前发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死既定,但信息却是无限的,不断开发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扩展人类的信息能力,通过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减少时空差异产生的信息阻隔,化解不同时代,同一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隔阂,尽可能化解各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给人类发展中的困惑。这是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实现人类生存发展目标的必经之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