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琴思远.归来
关于学古琴这事,有很多有趣的经历,最初是儿时耳喧目染,自造自弹,自娱自乐。后来长大了,结了婚、生了孩子,一直忙里忙外,有时忙得甚至找不到自己。直到有一天,孩子所在幼儿园发了一个通知,推荐家长可以自愿去听一个育儿讲座。讲座地点在妇女儿童中心,记得那天去得很早,一进门就被一台带着红色圆圈亮光的设备吸引了。直到讲座快结束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讲座的最终目的是推荐这台有着红色圆圈亮光的,叫做“经典听读机”的设备。那时孩子的父亲已经被主讲老师成功洗脑了,所以几乎没有犹豫就决定买下那台设备。虽然及时意识到这是一场“推销型”的讲座,但最终我没有阻止孩子父亲的购买行为,只是在他决定去付款之前,我很认真的对他说,这台机器你最好就当作送我的礼物,这里面的确有一个传统文化知识宝库,但是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就是死的,所以买了之后,我们最好先尝试着用,不要强加给孩子。孩子的父亲点点头,接下来,这台经典听读机就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
为什么明明知道是推销,但却没有阻止呢?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经典听读机里的那首叫太极的古琴曲,的确有种可以让心沉静并翩翩起舞的感觉。现在,不管自己忙得如何抓狂,只要反复听上几遍,心就自然平静下来了。古琴曲听多了之后,便开始有了“买一把古琴”的想法。一开始是不知道在哪里买,后来找到了地方之后,又觉得太贵了,最终只好退而求其次,先买了一张古琴桌,不过买来之后才发现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合适,最终选择放在门口,再后来发现还可以兼作板凳,每天进出门都可以看着她,累了回家的时候还可以坐在上面发下呆。直到两年之后才终于下定决心给自己买了一把古琴。当下了单之后,才突然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有了琴不会弹怎么办?不过这个问题对于孩子而言,根本不是问题,当孩子第一次看到古琴时,他就迫不及待地自娱自乐地弹了起来,后来还自己搜了谱子,凭着自己的理解,像模像样地弹了一曲,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不过作为理性成年人,我却显得很不自信,纠结再三还是买了胡思琴老师的一本《古琴自修入门》,一开始觉得有琴有书,自学应该没有问题,但拿到书之后傻眼了,好像看不太懂。直到有一天,当一位同样热爱古琴的先行者,一个叫做自然的小伙子,坐在我面前,向我娓娓道来关于古琴的前世今生的故事并现场弹了几首真正的古琴曲后,我才恍然大悟,再加上看了一个古琴的纪录片后,对古琴的喜爱变得更加炙热,当儿时的兴趣再次被激活后,紧接着之前买来的胡思琴老师编著的《古琴自修入门》一书,便成为了记忆中的第二本可以一口气看完的书。
慢慢的古琴的文化就开始常驻脑海:古琴,最初叫琴,清朝的时候为了区别引进的各种西洋乐器,而加了一个古字。从外观看,按旧制算法,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身上圆下方,反映了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上面为材质疏松的桐木,属阳,下面为硬质的梓木,属阴,寓意阴阳相合。琴面有十三个点,又称十三徽,寓意一年十二个月再加一个闰月。琴弦最早是五根,代表五行,后来周文王和武王各加一根,寓意七星,君臣相合。琴头有岳山、琴底有龙池、凤沼,寓意有山有水,龙凤呈祥。弹奏古琴时,通常只用小指除外的八个手指,因此小指通常被称为静指。每个手指指法不同,可单独练习,也可以联合练习。比如右手最常用的勾和挑的两个指法,其中比较难连的是挑,需要熟练进行“龙眼和凤眼”之间的转化。至于古琴曲谱,目前通常有两种表达方式,较难掌握的是减字谱,不过只要逐个指法静心练习、识别、记忆,也是可以很快迎刃而解的。
拓展阅读
胡思琴 编著 《古琴自修入门》 合肥.黄山书社 2016.1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