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rmonism

博文

旱震理论是“理论创新”还是“伪科学”?

已有 3285 次阅读 2022-9-7 20:1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旱震理论是“理论创新”还是“伪科学”

    9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发生6.8级地震。此前不久,四川多地因高温出现干旱。据此,有不少网友引用“旱震理论”,称“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吉林大学杨学祥老师发布博文“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发生6.8级地震:旱震理论的又一证据”。四川大学教授、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应用信息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则表示旱震理论科学依据不足。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表示,这一说法尚无定论,不能标签化、简单化地理解早在 2011 年,时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副主任张永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利用干旱和气候异常预测地震,虚报率很高,很难用于震前预测。就在泸定地震之前,有媒体还认为旱震理论是谣言,对近来可能发生地震的传言辟谣。科学网某著名博主则是“冷眼看旱震关系”,给旱震理论扣上了“伪科学”的帽子。

据查,旱震理论是中国地震学家耿庆国提出来的。耿庆国19658月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地震专业毕业,分配到地质部物探研究所;19681月任地质部物探所地震预报室技术负责人和北京管庄地震前兆预测台站首任台长;19701979年在北京市地震队工作;19801989年在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从事地震预报应用研究;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协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行政管理与减灾全球计划项目科学顾问。耿庆国师承著名地震学家傅承义教授,曾成功参与预报出辽宁海城地震,震惊中外,是唐山大地震主震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88年出版《中国旱震关系研究》,提出了旱震理论。据报道,耿庆国对于2008年汶川地震也有研究和预测。耿庆国从20055月开始,已用了整整3年时间紧盯着四川阿坝州的7.5级以上的地震。依据强磁暴组合法,耿庆国进行了7级以上强震跨越式发震危险时间点的预测。从20055月中旬以来,他共填写了5张短临卡片针对四川阿坝州红原附近的7.5级以上强震的预测。

耿庆国的旱震理论是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地震理论,因此可以说他提出了一个地震预测的新理论或新方法。虽然“大旱之后必有大震”的说法古已有之(最早见于左丘明所著《国语》所记载),但古人的说法仅仅源于地震是“阴阳不合”,布政不均造成的,说明帝王没有实施仁政,从而引起了上天的惩罚,显然属于迷信的一类,与科学不沾边。耿庆国是真正最早对大旱与地震关系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的科学家,他在70年代根据我国1956-1970年发生过的大旱与地震,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基于这些统计分析,结合其掌握的现代地震学专业知识以及长期以来的地震观察、调查等实践研究经验,耿庆国提出了有别于其它地震理论的旱震理论。显然,耿庆国提出的旱震理论属于原始创新的新理论。

当然,新理论并不一定就是对的理论,也很可能是错的。“地震圈子”里许多专家对旱震理论提出了质疑。最具有代表性的质疑是,旱震理论统计的时间范围比较狭窄,如果把时间范围拉大,就会发现存在许多不符合旱震理论的现象,即有些地震之前没有发生大旱,而有些大旱之后没有发生大震,而符合旱震理论的比例很低。也有人从地震物理学角度提出干旱与地震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无法作出物理学机制解释,因而旱震关系是伪科学观点。

一个新的理论或新的技术刚诞生之初,它往往是不完善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或没有应用价值的。原创理论或技术要得到发展、承认或推广应用,必须得到广泛的质疑、检验和发展,因此原创研究比起一般研究来说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克服更多的困难。我相信,搞原创研究的人应该会明白这个道理,也应该会有接收任何挑战的心理准备。我们不能因为要鼓励创新,就对一些错误的新理论网开一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新理论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就将其一棍子打死。

长期以来,中国科研几乎都是跟随洋人做跟风式研究。近年来,随着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对关键技术卡脖子,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原始创新研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科研习惯,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崇洋媚外思想,许多人对中国人自己提出的创新思想、理论、观点往往“冷眼相看”和“不屑一顾”,甚至还被扣上“伪科学”的帽子一棍子打死。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注意到科技评价体制过分强调SCI论文的弊端,强调要“破四唯”“破五唯”,但整个科技界依然没有形成一个科技原创导向的评价体系,依然沿用着过时的评价体系。科技界还远远没形成保护原始创新、推崇原始创新的氛围,原始创新研究依然举步维艰。

对于旱震理论,人们存在两极对立的看法,一方面有人认为耿庆国提出的旱震理论虽然存在某些局限或不足,但对地震预报预测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保护、完善和发展;而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耿庆国提出的旱震理论毫无科学价值,是伪科学。

什么是伪科学?据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伪科学(pseudoscience)是已经被实践(包括科学实验)证伪、但仍然当做科学予以宣传推广的理论假说或假设。也就是说,搞伪科学的人存在主观故意,即故意宣传或推广错误的理论假说或假设。这种主观故意,往往是为了不当获利。比如,宣传水变油”、“伪气功”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利。那么,耿庆国提出旱震理论是搞伪科学吗?一,旱震理论是被实践证伪了吗?二,耿庆国自己明明知道旱震理论是错误的理论却故意提出来疑惑、误导大家,并意图从中牟利吗?无论是王暾、孙士鋐还是张永仙,他们都是有保留的,基本是存在不足或局限性的意思,还没有直接将其扣上“伪科学”的帽子。给人扣上搞伪科学的帽子是一项非常严重的指控,必须得非常谨慎。特别是对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来说,被扣上搞伪科学的帽子,无论是对其学术水平还是道德水平,就是对其一生的彻底否定。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谁指控耿庆国提出旱震理论是搞伪科学的,谁就必须提出耿庆国搞伪科学的证据来,而不能张口就给人扣帽子,让人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如果人们提出新理论时,因为存在不完善甚至存在大的缺陷或不足,就可以随意给人扣上搞伪科学的帽子,那么谁还敢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如果大家都害怕被扣搞伪科学的帽子而不敢提出新理论,哪里会有科学创新?

耿庆国提出的旱震理论应该属与地震预报的范畴。据百度百科词条介绍,地震学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准确的预报地震。为地震预报提供依据的方法和手段很多,有的是寻找与地震内在因素有关的现象和数据,如地形变、地应力、能量积累、断层移动、大地构造因素等等;有的是寻找与地震发生的外部因素有关的现象和数据,如气象条件、天文情况等等;有的则是依据地震前的许多前兆现象来预报。显然,耿庆国提出的旱震理论属于从气象条件等外部因素有关的现象和数据来进行地震预报。有的人只认可从地震内在因素有关的现象和数据,如地形变、地应力、能量积累、断层移动、大地构造因素等方面去研究地震的发生机制来做地震预测,对从地震发生的外部因素来做地震预报的研究统统称之为“伪科学”。这只能说是他的个人观点,而不能代表学术界主流观点。

谁都不会否认,从地震内在因素寻找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是进行地震预测预报的最根本、最可靠的办法。但是,在没有研究清楚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之前,难道就不能采取其它的预测预报手段了吗?事实上,通过对地震外部因素诸如物理、化学、气象、生物甚至天文等指标、现象的检测、观察和数据分析,也有成功预测预报的实例。吉林大学杨学祥教授赞同我的观点并指出:“在科学机制明确的领域,用成熟的科学理论和数据来预测,在科学理论不清楚的领域,用统计的方法预测,在统计数据不具备的条件下,用经验来预测。所以,不同领域,有不同的预测方法、不同的预测标准和不同的预测精度。把各种预测方法得到的结果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可靠的预测。”

公众对耿庆国提出的旱震理论并不完全了解,往往仅仅限于古语说的“大旱之后必有大震”,而某些专家对旱震理论的否定居然也是简单地以这样依据古谚歪曲耿庆国的理论。据杨学祥教授介绍,耿庆国提出的旱震理论中的干旱并不是普通的气象干旱,而是“构造干旱”。 什么是构造干旱呢,杨学祥介绍说:著名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曾受到国际气象界的关注,在富集地热的地区,有地下水源则含水热气生成巨量云层,降雨充沛,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墨脱地区;缺水则干燥热气蒸腾,烘烤尽土壤水分,造成赤地千里,其前提条件是长期无降水,所形成的干旱称为构造干旱。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这就是旱震理论所讨论的内容,必须伴随相应的构造活动。

显然,那些否定耿庆国的旱震理论的人完全没有区分一般气象干旱与构造干旱。如果排除一般气象干旱,仅以构造干旱来预测地震,是否会更加准确呢?地震现象产生的物理机制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对地震的预测预报现在都是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既然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单独地准确预测预报地震,那为什么偏偏要求耿庆国的旱震理论必须做到呢?在实际地震预测预报实践中,通常可以采用旱震理论再结合其它预测预报手段和方法作出判断。旱震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可以结合其它地震预测预报手段和方法对地震预测预报发挥作用。可见,不能轻易而草率地否定旱震理论,更不能恶意地扣上“伪科学”的帽子。

在当今国家大力鼓励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如何对待耿庆国提出的“旱震理论”,是将其作为“科技创新”而加以保护、完善和发展,还是把它当做“伪科学”而一棍子打死,决定着我国科技创新的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21-1354414.html

上一篇:与秦四清教授商榷——旱震关系:预测与科学机制研究的区别
下一篇: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机:“难以实现”还是“不可能”?
收藏 IP: 183.62.23.*| 热度|

2 尤明庆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