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rmonism

博文

我们有多少“没想到”

已有 2374 次阅读 2022-5-27 12:2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们有多少“没想到”

 

近日,人教版小学教材插图问题上了热搜,引起了国人热烈的讨论。咱们普通老百姓,往往都是以善良的愿望去揣度他人的,特别是对于权威机构更是如此。大家潜意识里都这么想:教育部、人教社肯定最懂得教育的重要性、最具有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一定会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出版审核、批准等每一个出版发行程序,为国家出版精品教材。教材在老百姓心目中就是神圣的地位,代表了国家出版物的最高水平。然而,这次教材问题暴露出来,让无数老百姓直呼“没想到”。

其实,我们“没想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就在前几天,北京公安机关对某个新冠核酸检测机构造假人员进行了刑事强制措施。此前,安徽合肥、河南郑州、辽宁大连、上海等地疫情期间,都被报道有第三方新冠核酸检测机构检测结果造假的问题。新冠疫情蔓延,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威胁,给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咱们老百姓都团结一心,希望早日战胜疫情。大家怎么会想到,国家防疫部门郑重委托的新冠检测机构竟然会故意造假?!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吗?

还记得多年前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吗?咱们老百姓都这么想:奶粉是给娃娃吃的,娃娃是祖国的未来呀,给娃娃吃的食品一定是经过最严格的品质和质量审核和检查的,是最安全的。谁能想得到这个被老百姓认为应该是最安全的婴幼儿食品居然也有人敢造假、居然也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市场?

在学术界,我们是否也存在这种“没想到”的事情呢?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教授和科学家往往代表着博学、睿智、正直,是人格高尚的楷模。著名的专家教授一定是学术权威,在老百姓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分量。其实,不仅普通老百姓有这样的想法,专家教授本身往往也是这么想的。比如,对于像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这样的学术权威和权威理论,英国物理学家艾森就曾说过“物理学家对相对论的态度普遍是:并不理解它,但它既然获得公认想必不会错。必须承认直至近年来我也一直这样。”可见,专家教授实际上也跟普通老百姓一样具有相同的心理。人们往往从善良的愿望出发,认为既然是科学家,那肯定应该是具备科学精神的,怎么可能做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情,更不可能做学术造假的事情。人们对自己不熟悉的学术领域,往往都是不假思索地相信权威理论的正确性。而在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对自己不懂或感到困惑的权威理论,往往在权威面前自惭形秽,生怕在同行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因为大家相信,学术共同体有着严格的学术规范,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经过学术界严格的审查和检验,错误的理论怎么可能成为权威理论并长期被公认呢?

然而,人们良好的愿望和从众心理并不能保证是正确的。现实中无数的“没想到”已经不断打脸,在逻辑上也完全经不起推敲。“没想到”,当然是因为良好愿望被残酷现实打脸,但实际上,也是因为想法本身就逻辑不严密,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良好的愿望是事物的“应然”状态,但它本身却不是实际情况,不能把它当成“实然”状态。把应然当做实然,本身就犯了逻辑错误。

人们生活在美好的、虚幻的愿望中,一旦被残酷的现实击破后,强烈的反差常常让人难以置信。一旦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时,当然会惊呼“没想到”,越是坚定地认为“本该如此”的事情,就越会惊叹“没想到”。然而,在学术界,人们往往活在错误的认知中,迷信权威和权威理论,一旦权威受到挑战,人们除了可能发出“没想到”的感叹之外,更可能的反应是压制挑战,维护权威的学术地位。因为,学术本身不像日常生活那样容易判断事实真相,被权威理论洗脑之后,人们的认知状态会发生持久的改变,任何对权威理论的挑战,都会被解读为对其认知范式的否定。而在学术界,承认错误,发出“没想到”的感叹,实际上就等于承认自己被权威理论所愚弄,等于承认自己是一个的傻瓜。而这与学术界中人的普遍博学、睿智的人设相矛盾。因此,在学术界要承认错误是多么的困难。

理论物理学家温伯格在他生命最后时刻,承认自己对量子力学感到困惑,暗示量子力学存在错误。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物理学家,并非是因为他有多么了不起的物理学成就,我认为恰恰在于他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人。在物理学界,相对论和现代量子力学是几乎被崇拜为圣经一样的权威理论。普通人质疑这些权威理论,往往被直接忽视。只有同样是物理学的大师,才有质疑它们的资格。而温伯格恰好具有了这样的资格,他完全可以做他的权威,不去质疑它们,但他敢于承认错误,展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他认为,认识到自己在某件事情上错了,是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它可以战胜傲慢,并且让心灵开放,接受新的想法”。他说,“愿意认识到自己错了,应感到自豪”。

或许,有一天,学术界会纷纷发出“真是没想到”的惊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我们还有多少“没想到”,我们期待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21-1340445.html

上一篇:如何保障学术自由?
下一篇:研究项目资助的标准应该是“选人”还是“选项目”?
收藏 IP: 183.9.99.*| 热度|

4 段含明 黄河宁 孙志鸿 李世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