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博士: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的能力;硕士,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什么叫独立?可以没有导师,带几个人,做被认为是科研的事情。那么就意味着你知道了科研的三件事儿,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儿。
在实验室或者计算机前面或者野外考察回来,整理了数据,通过分析和整理,提出自己的论点,并利用数据中能够说明问题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格式,写成论文模样,这就是研究生科研论文的初稿。
不过,这样的初稿往往在导师那里是通不过的,因为,很可能存在一些实验数据说服力不够甚至瑕疵,有可能数据还不够翔实,还有可能推论不符合导师认为的一般逻辑,还有语言表达的问题,甚至是缺少新意。那么久需要修改,不仅需要修改语言和逻辑,甚至立论都需要修改。
反复多次修改后,可以提交到出版社,出版社编辑会看一看,合适在他杂志上发表,他会指定审稿人。审稿人一般会给出发表、不发表和修改的意见。不管接受与否,审稿人会给一些意见,而这些意见就是“小同行”对论文的看法,譬如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需要补充的数据,措辞不当等等。
按照这些意见修改,或许需要再审,或许不需要再审,反正经历了一次过程。
而研究生写论文的意义就在于这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会如何看待问题,如何表述,如何结合前人的工作准确的定义和描述自己的发明、发现。这是一个训练过程,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表达能力的过程。
什么样算合格?其实没有一个标准,但,你的论文是否得到了小同行或者专家的认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
我有一个学生,硕博连读期间,第一篇文章他认为可以发出时,我认为缺少中间步骤的实验,需要补数据,为此与我争吵,我坚持了,补充了一些数据,但在我看来仍然不够完善时,可他坚持要发出,我私下认为,我说的可能已经没用,不如让审稿人来说问题。果然,审稿人认为需要补充数据,为此又做了两个月的实验并对论文重新整理,结果很快接受并发表(Chemistry of Materials);他的第二篇文章,数据非常充实,也很说明问题,没有大的缺陷,我看后觉得问题不是很大,一些描述性和推论性的语句不够好,稍微修改了一下,投出去后,审稿人认为一些语句还是需要修改一下后直接接受(Macromolecules);他写第三篇文章时,我看了居然无需修改一个字,只是其中的一个结构式需要调整一下,结果,投出去后直接接受并发表(Chemistry of Materials)。如果说我认为这个学生很不错,不是因为他写了文章,而是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领悟力和进步,作为导师,没有比看到这样的进步更为高兴的。
作为研究生,写文章,拿出来给导师看,交给编辑和审稿人看,不仅是汇报自己的工作,也是虚心学习的表现,是一种敦促自己进步的有效手段。如果什么都不写,你就像小学生不交作文作业,老师根本无法判断你认识几个字,也无法判断你到底会了多少文字表达能力,失去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如果只是为了发表而写,不领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只是为了发表而忙碌,那么你将无心于提高,而会埋怨别人啰嗦,要求琐碎。
自己体会一下,当你写一篇文章,导师让修改好几次的时候,你每次提高了吗?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写的文章一次次的修改越来越少吗?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你真的是不需要修改吗?
如果你写出来的文章不管是导师还是审稿人认为还需要修改,那你接着写吧,一次次的修改和发表,一直到不需要修改。
即便这样,你学会的还只是科研三件事中的一件半:怎么做和做成什么样的一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