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wufp 真实,自由,诚挚,平等 (个人天地,纯属消遣)

博文

旧文重贴,怎样看文献

已有 7989 次阅读 2011-10-26 10:4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文献, 态度

    两年前,俺在科学网写过两篇如何看文献的博文,在一次惨遭侮辱的愤怒中将博文全部删除,两篇文章也就没有了。看文献是年轻人必须的学习过程,是爬上巨人的肩膀的阶梯,在本博未变化主题之前,俺个人认为与年轻的朋友分享一点经验和教训是应该的。那几篇文章所写的都是本人近三十年的血泪教训和一些经验。
    今天早上不用我去遛狗,写了一篇博文。如果研究生看了那篇博文,个人认为下面贴的这几篇已经消失的旧文是今天写的博文的基础,因此,还是俗一把,贴出来。当老师的就不要看了,现在俺自己也很少看文献。


                                         参考文献的四个层次
   有一次去参加一个评审,与一位在某领域非常有建树的 老师谈到我国的科研状况,该老师直言不讳的说:老吴,我们很多的教授,连文献都看不懂,如何做科研?他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我一直有相同的看法,只是不敢说出口而已。
    看文献如何看,从一篇人家发表的文章中看出了什么,体现了一个研究人员本身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思维的慎密程度以及反向思维能力,用时髦的语言表达:创新能 力。
    个人认为,看文献一般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需要学会看得懂别人发表论文中的实验部分,能够从中获取做实验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已经学过的大学课程,融会贯通,看出 别人没有写出来的一些操作步骤和实验条件,找出本实验的难点和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成功的将其中可取部分应用于自己的研究。如果是重复性的工作或者样品的 制备,就应该能够很好的重复,甚至比文献报道的更好产率或者产品质量。
    第二层次:刚刚参加硕士论文时应该达到对论文的科研过程完整理解的水平。除了能够熟练的真正看懂实验部分外,能够看懂“实验仪器和材料部分”、“结果与讨 论”和“结论”部分,明白人家采用什么技术、做出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这是做科研工作非常重要的积累过程,也是进一步提高的基础。
    第三层次:硕士毕业或者博士开始阶段应该达到对学问或者学术发展的方向了解的水平。这个阶段应该已经比较清楚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是什么性质,在本研究方向处于什么水平。在看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开始关注人家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为何采用这个方法,实实在在的认真理解文章的前言部分。关注人家优秀文章的前言的写法、语法甚至用词。一个对文章前言不关注的人,看文章不研究人家高水平文章的前言的语法和用词的人,水平一定有限,无法成为真正的研究人员。
    第四个层次:博士毕业时应该能够看懂文章以外的东西。与自己从事的方向相近或者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就应该仔细的思考人家这篇文章发表的内容,该研究者为何发表这样的文章?为什么采用本方法而不是另外的方法?提供的数据为何是这个方面的,而不是另外一个方面的?为何本文的着重点是论述这样的道理而不是那样的道理?除了已经发表的数据,该研究者是否还应该做了哪些工作,由于什么样的问题不能发表?作者有哪些难言之隐?总之,人家发表了一篇科技论文,首先会看人家为什么会发表文章,不是正面的看,而是反面的、批判的看,看人家为什么会认为“可以发表的”。做到真正的读懂纸后面的事情。
    当一个研究者能够达到了第四层次,基本上不会去做“人家举一、我反三”的事情;能够避免人家在天上打了一钉,你在下面给人挂花的事情;也可以避免穷其极致,把事情做到牛角尖里面去的情况。即便开始做与他人相类似的工作,在同一方向上,也会有自己更远的目标,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最终会成正果。
    当然,这样的研究者不会得到很多同行的喜欢,因为你不大可能更多的正面引用人家的文献,也不大可能与他们形成互惠的团队,你不会拿着老百姓的税金替老外打 工。你将是孤独的。
    这也是你看的文章叫做“参考文献”或者“References”的原因。
                         

                            接着说说看文献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每天出版的各类知识都够我们学一辈子的,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高效的获得知识,构建对自己科研具有强力支撑的知识架构,是成为一个具有一定 特色的研究人员的基础。
    最重要的是要看得多。怎么才能看得多?非常简单,记住一条,90%以上的科研文章只有走马观花的价值,不值得深入研究。以化学类文献为例,一些描述所谓的 科学发现的文章,基本上只要看一下用什么方法、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看到什么就可以了。现在大多的科学发现是没有普遍意义的,是局部和个别的,不具备更多的参 考价值。对于一些数据增补型的文章,大致记住其最突出的特征就可以了。
    对于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的文章要认真看。因为一个创新方法的提出,往往是现有科学原理的应用,是一种技术的发明,因此,要认真理解作者从什么角度理解科学原 理、为了什么需要发明了该研究方法、达到了什么效果、存在什么问题。
    对于描述新理论的文章,更多的是关注理论的创新点和特色,大致知道理论基础的建立是什么科学道理就可以了,理解就行,大多情况下无需逐词逐句的认真品味, 只有少量的精品论文才值得去品味。
    对于提出新概念的文章,需要认真体会该科学概念适用的范围,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搞懂其真实的意义和可能发展的方向。
    对于一些新物质发现的文章,大致知道该物质的特征就可以,无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思考和羡慕。
    一般而言,一个博士开题的时候,不管题目是老师给的还是自己想做的,需要认认真真看完代表性论文3050篇,浏览相关研究论文300篇以上,没有这个数 量作为基础,即便实验中发现新的现象或者好东西,也很难判断,机会会从手中溜掉。当博士毕业的时候,大约需要看完50007000篇相关论文,这个时候 基本具备独立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知道了如何指导更年轻的科研人员开展工作,这就是博士答辩中评语“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的两个含义。 就化学领域而言,50007000篇论文,基本上是一个小领域的部分文章,如果想从事应用性研究,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就个人的体会,想从事某个应用 研究,需要详细的知道35个领域的状况,有的工作需要熟悉7个左右小领域的工作,那也就是需要看约30000篇以上的论文。
    刚开始看论文,单词多,不懂的知识更多;有时单词个个都认识,就是看不懂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要紧的,做上记号,先不管,往下看。等看了足够多的时候自然 就明白了。综述文章一定要看大牛写的英文文章,只有他们写的东西才是比较全面的、有启发的,而不是很多论文的排列组合。但是,必须学会一眼看出综述文章的 问题。只要看了足够多的文章,每一篇综述都很快能够看出很多的问题,说明具备了较强的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看文献是做科研的基本功。与做其他事情一样,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看就是最好的方法。通过多看,可以实现少看和不仔细的看,一眼就能看出关键的数据和方 法,并且记得非常清楚。对于一些影响深刻的论文,甚至只看一次就能够说出作者的名字,杂志的名称,什么年月发表的。这也是酒后吹牛、显摆的好材料,多学一些不是负担。

                                       给自己搭一架向上的梯子
  这个梯子不是出人头地的梯子,也不是升官发财的梯子,而是提升自己学术能力的梯子。
    梯子是很古老的东西,一般而言有两条腿和众多的梁,腿和顶点都是支撑,而梁是我们向上的支点。
   作为希望从事科研的年轻人,需要为自己建造一架能够让自己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梯子,这架梯子的两条腿应该就是学习和思考,其支点,下端是学历和拥有的基 础、上端是终身奋斗的学术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间的横梁就是自己的科研工作。
   一个没有一定学历和一定基础的人,很难找到自己学术的支撑;一个没有奋斗目标和不追求学术能力的人,也无法找到支撑这架梯子的方向。梯子如果横着放在地 上,只能是一种障碍,而不是向上的途径。
   学习、向书本学、向人家学、向自然学,可以不断的增强积累,让学习这条腿越来越结实;思考越多可以让自己才思敏捷、融会贯通,越思考,就越有发现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工作是连接学习与思考的桥梁,也是向着目标前进的基石。当科研工作是建立在学习和思考的坚实基础上的时候,每一步的科研都会为自己向着高处攀登提供一 个很好的基础。一个没有学习的科研,也就是横梁只是插在一条思考的腿上,科研是盲目的,必然是不完善的;同理,一个没有思考的科研,也是毫无价值的,只能 是Metoo Science
    每天看完文献、做完实验、伸直双腿躺在床上的时候,是否可以闭上眼睛,把自己的灵魂从自己身上抽出来,站在床边,问问躺在床上的那个人,今天看到的、学到 的、所想的、是不是存在漏洞和问题?今天做的工作,是不是在两条腿之间做了很好的连接?是否做的足够坚实?明天踩上去会不会掉?会不会断了?
    每天都这样去学习、思考和做科研,或许就无需担心是否自己能够按时毕业、也不会羡慕别人是否比自己做的更好、更不会采取偷盗和造假的手段为自己增加业绩, 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总有一天能够厚积薄发,达到自己能够达到的顶点。

Ps:以上都是一年多写的东西,不一定正确,供年轻的朋友参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814-501175.html

上一篇:实现从模仿到思考的转变
下一篇:科研是需要体验的,摄影也一样----多彩的那一桶秋
收藏 IP: 66.183.17.*| 热度|

25 许培扬 孙亚丽 李学宽 罗汉江 陈小润 王加升 刘庆丰 肖重发 武夷山 刘立 曾新林 施泽明 陈绥阳 王晓明 杨学祥 蔣勁松 李宇斌 杨正瓴 王驰 周能娟 wgq3867 zzjtcm xiaxiaoxue86 fqk6166 ycyzy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0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