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近30年科研经历的老人,总是想婆婆妈妈的厚着脸皮说出一些科研的感受,即便这个话痨的俺是没有什么成就的。很多老人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年轻人应该过得比我们的曾经要快乐和幸福。科研生活应该在自我享受的愉悦中度过,那种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上人的读书时代已经过去,头悬梁锥刺股不再为了做官,只是一种生活的选择,俺认为已经没有必要,职业的科研需要快乐,享受的是过程。
研究生刚刚开始科研,看了几篇高年级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或者查阅了一些文献,开始准备做科研的时候,往往会被陷进去,开始模仿,这个不论是从开题的思路还是在论文的手稿,甚至已经发表的论文中都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俺也是允许这样的文章发表的,为了达到ta的毕业要求。
自然,人是从模仿中开始学习的,长大的过程少不了牙牙学语。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了大学本科的一二年级,我们一直在模仿中学习。但是,在本科阶段已经完成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生们,进入了学习科研如何进入、展开和做出结果的时候,已经从感性的模仿走向理性思考,因此,果断的放弃模仿走向更高层次的学习,也就是学习是为了思考,思考是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才是应有的态度。研究生的优秀与否,在俺看来就在于此,一个进步很快,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尽管有可能在研究生阶段的成就不是很大,而我会认为这是一个优秀的研究生。更何况,会思考的研究生往往不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往往能做出比较像样的工作,早早的为毕业做好了准备。
重复别人的实验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不是为了模仿,只是为了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找一个非常类似的东西,也采用相同的手段进行一番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就是模仿。不管文章发表在什么地方,只是为科研数据库增加了一份数据,对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贡献是没有的。除非看到了不符合常理的东西。
科学技术是一个超级细分化和爆炸态的学问,在研究生阶段发现一两个小的新现象不是什么难事儿,做出一两个小发明是很容易的,只是需要认真的观察和思考,不要沉醉于模仿,更不要热衷于对热点的跟踪与模仿。
那种国际杂志上什么热闹做什么的,其实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模仿,很多大牛都是靠这样的模仿发表了大量所谓高水平的文章而成为大牛。这样的成功还是不要的好,一生都花在为了成为大牛而去做模仿的事情会很累,很痛苦,甚至英年早逝,就怕追不上。
总说中国大学不如国外大学,本科教育虽然有差别,却不是很大,应该说中国的年轻人还是很优秀的,不仅智商很高,基础也很好,但是,科研环境不好,导致他们研究生教育阶段受到的教育不好。这也是年轻人出了国就成才,而在国内念研究生就很难成才的原因之一,当然,国内培养的也有很多人才,只是在现行的国家制定的完整的崇洋媚外标准下,他们都也在追逐中浪费了自己的才能,只有那几个坚守的最终成为人才。
放弃模仿,就是主动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生活在先贤的影子里。
放弃模仿,实现在学习中思考,达到有所发现、创新和创造是研究生的自我修炼,也是导师们应该导的地方。尽快的摆脱幼稚的心理,达到理性和知性是每个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当然,如果您的导师就是一个在更高水平上模仿的高手,那您基本上也只能是中国的研究生了,那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0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