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 顺 良 的 博 客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池顺良

博文

大级别地震“确定性前兆”的新发现:应变数据失洽与地震成核

已有 8368 次阅读 2015-3-2 09:32 |个人分类: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钻孔应变观测, 确定性应变前兆

1972年,力学家潘立宙在带孔平板弹性理论模型基础上,导出圆孔径向变形与区域应力的关系式。据此,4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必须满足S1+S3= S2+S4自洽方程。

分量钻孔应变仪经过三十年改进,表征四分量数据自洽的k值无论日或年数据均可达到0.999以上(k=1为理想值)。由S1+S3 S2+S4数据绘制的曲线无论在整体或细节上完全一样,这已成为观测分析人员的常识。

2008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位于汶川西南约150公里处的姑咱地震台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下了从2006111至汶川地震发生前一年半的应变变化数据,记录了震后至今前后八年多的大量应变数据,数据完整率99.7%。最初光滑规则的固体潮曲线,在2006年底开始出现幅度约1×10-9应变的压性阶跃(阶跃下降时间约100秒)。之后压性阶跃、压性脉冲等潮汐畸变异常的频次和幅度不断增大,到2008227出现的压性阶跃幅度达到了5.27×10-8应变,持续时间300秒。强震过去后这些应变异常逐渐减少,到2013年后固体潮又恢复了光滑的正常曲线状态。充分表明,这些异常应变与汶川8.0级地震孕育、爆发及震后恢复过程密切相关。根据这些宝贵的记录数据已有多篇专业文章发表。[1-6]

只有姑咱一个台是无法确定异常信号应变源位置的,就难以确定这些应变前兆异常是在强震孕育中何种物理过程中发生。出现的这些前兆信号,如果不能与强震孕育的规律相联系,就难以确定在另一次强震前是否会再次出现这种异常信号。地震前兆现象的不确定性,即有“有前兆、有地震”,“无前兆、无地震”,也存在“有前兆、无地震”,“无前兆、有地震”的复杂情况,这正是目前地震预报遇到的重大难题。

地震学家渴望探索、寻找到“一种确定性的地震前兆-可以在所有大地震前必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并且一旦出现这种异常现象,必无一例外地发生大地震。”(陈运泰、吴忠良、吕苑苑,2001

尽管对是否存在“确定性地震前兆”怀疑众多,但也有支持其存在的理由-大地震发生前必定存在“地震成核”过程,除非这里的地层介质像玻璃板那样均质。

汶川大地震发出的异常应变信号会不会是地震成核阶段发出的呢?如果是,我们就找到了异常应变前兆信号与强震孕育的规律性联系。

作者反复研究姑咱台八年多观测数据发现,如果将应变前兆异常信号从日常观测数据中分离出来,发现:通过计算得出表征这些分离出的异常信号数据自洽性的k值,从2006年底的0.999逐步下降,至2008年四月底降到了0.882,震后经过六年时间,k值又逐步上升到了0.99以上。而日常观测应变成分如固体潮应变,大渡河水位升降应变,在八年多时间中k值均为0.99以上。

这一现象是现有钻孔应变观测的基本理论解释不了的。

导出自洽方程的弹性理论建立在均匀连续无裂隙平板模型上。非震地区的台站观测数据所有的应变成分无论短期或长期数据,k值均在0.99以上,说明均匀平板理论足够精确。

汶川强震临震前异常应变数据由自洽向失洽的转变,表明此时汶川孕震区域地层已经出现裂隙的发育与扩展,随着裂隙区域的不断扩大,地层越来越偏离均匀平板理论模型。

地震学研究指出,在构造应力加载作用下大地震孕育的最后阶段,在介质强度相对脆弱的区域首先发生裂隙的发育,及裂隙区域的不断扩展,直到大断裂突然发生。地震发生前的这一过程称为“地震成核”。在地震成核区的应变活动发出的应变信号传递到监测站必须经过介质不连续区,数据的自洽性自然被破坏。随着成核裂隙区不断扩大,异常应变数据的失洽越发明显。由此可以判断姑咱台接收到的应变异常前兆信号来自地震成核区裂隙的扩展活动。

一个台站在接收到不失洽的日常应变信号,同时还接收到少见的异常应变出现,这些异常应变数据逐渐变得失洽,表明附近一次地震孕育成核过程正在进行。以前对地震异常前兆的判断主要靠“看图识字”分析判断。应变数据自洽、失洽检验提供了根据数据计算数值结果客观判断的途径。

由于自然界地层的介质强度不可能绝对均匀,所以地震的成核过程必然会发生。构造应力加载速率极其缓慢,通常一个七、八级地震的成核过程要经历一年至数年,这就给了我们充足的备战时间。如果我们能在所有被认为会发生强震的危险区域,按100150公里台距布设分量钻孔应变监测网络,就能掌握、应对强地震的突然袭击。

中美日澳等国都在研究用应变观测探索强震的孕育和发生规律。日本布设了数十个硐室应变观测台,制造出了分量钻孔应变仪,但它们都是三分量的,无法了解观测数据的自洽和失洽。美国采用了澳大利亚三分量钻孔应变仪,之后在两个分量的角平分线上,增加了第四分量,由于四个分量不平权,所以检验数据自洽性的效果受到影响。我国的钻孔应变仪则采用四分量米字型平面布局,具有最佳的应变观测数据自洽性检验功能,率先发现强震孕育中应变数据从自洽到失洽的现象,并首先认识到了这一现象对强震预报的重要意义。

 

  详情请参阅《国际地震动态》2014年第12期文章:“汶川、鲁甸、康定地震前应变数据由自洽到失洽的转变与地震成核”。

在《国际地震动态》杂志网站可下载文章的pdf文档。http://www.gjdzdt.org.cn/

这里贴出文章的DOC文档。

欢迎科学网友批评指教。



 

汶川、鲁甸、康定地震前应变数据由自洽到失洽的转变与地震成核

池顺良1,3)    张晶2)    池毅3)

1)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9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北京100036

3) 鹤壁市防震技术研究所  鹤壁458000

 

 根据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弹性理论模型,四个分量的观测值S1S2S3S4之间存在“自洽方程”:S1+S3=S2+S4。十五期间新建的“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系统中已有一批台站,无论是几天的短期数据还是6年以上的长期数据,两组面应变相关系数k值都超过了0.99k值不受降雨、河湖水位、机井抽水等外界干扰影响,具有稳定性。但姑咱台和昭通台,分别在汶川8.0级、鲁甸6.5级和康定6.3级地震前,观测到了k值发生明显变化即数据自洽性遭到破坏的现象。导出自洽方程的条件是安装应变仪钻孔附近岩石完整及应力源与观测点间介质的连续性要求,由此,作者认为,姑咱台和昭通台面应变相关系数发生变化可能由于台站附近发生的大地震地震成核过程中震源区地层介质连续性逐渐受到破坏所致。

关键词  四分量应变观测;自洽方程;汶川地震;鲁甸地震;康定地震;地震成核

中图分类号  P631

 

 

(一)前言

 

2007年底投入运行,38YRY-4型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台经历了汶川、玉树、芦山、鲁甸四次强震。图14次强震及周围地区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台的位置分布图。


1.  汶川、玉树、芦山、鲁甸、康定地震及周围地区YRY-4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台的位置关系图

 

1所示图幅面积约110万平方千米,布有11个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台。这个网的密度低,捕捉到强震事件的概率较小,一次强震事件被几个台同步接收到的机会则几乎没有。

得益于台址选点人员的预见,姑咱、玉树、昭通三个台距这4次强震较近,均单台接收到了强震孕育过程中宝贵的孕震信息。

汶川、芦山强震,分别距姑咱台153km72km,玉树强震距玉树台51km,鲁甸地震距昭通台34km,康定地震距姑咱台50km。汶川强震虽然离姑咱台有153千米,但震级大,姑咱台仍记录到了丰富的震前应变异常信息。已有多篇文章讨论姑咱台分量应变对汶川8.0级地震、芦山7.0级地震的前兆响应。[1-6]

本文介绍姑咱台和昭通台记录到的,在汶川、鲁甸地震发生前,应变数据由自洽到失洽的转变,震后又逐渐恢复自洽的现象,及作者对这种现象可能原因的分析探讨。

 

 

(二)关于分量钻孔应变数据自洽的理论根据

 

钻孔法测量地层应变,要在地块上钻个垂直圆孔,地应变变化时,钻孔形状跟着发生变化,圆孔的直径在有些方向上增大,另一些方向上变小。图2是推导圆钻孔θ方向径向位移的带孔平板模型。


2. 远处有均匀水平主应变ε1ε2时,推导平板中圆孔孔径变化模型

 

当远处有均匀水平主应变ε1ε2时,根据带圆孔弹性平板理论解,钻孔的θ方向孔径变化为:

Sθ= A(ε1+ε2)+B(ε1-ε2)cos2(θ-φ) (1)

 

这里,Sθ即实际观测给出的数值。其中,φ是ε1的方位角, A 和B 和探头圆筒内径、外径、围岩及圆筒材料杨氏模量、泊松比有关。[7-8]

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圆筒形探头中部,安装有互成45°交角,在水平面上呈米字形布置的4个径向测微传感器,测量圆筒形探头4个方向孔径的相对变化。1路传感器为θ方向,2路为θ+45°方向,3路为θ+90°方向,4路为θ+135°方向。则有1路与3路、2路与4路分别相互垂直。(图3


3. YRY-4型分量钻孔应变仪中4路测微传感器在水平面上的布置

 

由公式(1)出发,可推得两组互相垂直方向的孔径相对变化的测值之和:

S1+S3 = S2+S4 = 2A(ε1+ε2)         (2)

 

钻孔应变仪测量地层应变的基线长度仅0.1米,径向测微传感器的灵敏度比伸缩仪高3个数量级。如何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成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设置冗余分量,利用4个分量测值满足(2)式的自洽条件对数据进行自检,成为检查仪器观测数据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根据钻孔应变观测的理论模型,四个分量的观测值S1S3S2S4之间存在‘自洽方程’:S1+S3=S2+S4,观测数据满足自洽方程就是可靠的,否则是不可靠的。当四分量观测数据不满足自洽方程时,就会出现混乱,无法进行应变换算。这种观测数据不能用来解决科学问题。”[9]

自洽方程S1+S3=S2+S4牵涉到4个精密测微传感器的输出。要求4组数据满足自洽方程,要解决传感器格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探头与岩孔良好耦合等一系列问题。在2000年前,相关系数k少有超过0.8的,多年长期观测数据的k值更低。

十五期间建设的“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系统中已有一批台站的k值,无论是几天的短期数据还是6年以上的长期数据,k值都超过了0.99

4是四川姑咱台2007213日,(1+3) 和(2+4) 面应变曲线数据,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 k0.99966

5是姑咱台2006111日到2014831日长达七年半的整点值观测数据。姑咱台面应变数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仪器安装初期,因温度平衡、水泥膨胀等因素沿对数曲线快速向受压方向的漂移;接着以1.7×10-6∕a速率向受压方向长达7年的线性漂移;幅度大致为1.1×10-6的年变化;幅度为14×10-8的应变固体潮以及幅度更小的气压扰动应变。

年变化主要来自离姑咱台仅300米的南北流向的大渡河水位影响, 每年6-9月的应变变化与大渡河水位变化负相关,表明应变年变化主要由大渡河水位对岸壁的压力变化引起。[10]  

两组面应变七年半数据的相关系数 k0.99961


4. 四川姑咱台2007213日,(1+3) 和(2+4) 面应变数据图形


5. 姑咱台2006111日到2014831日七年半的整点值观测数据。

 

公式(1)是钻孔应变观测的理论根据,在李四光力推钻孔应力应变观测年代,由力学家潘立宙根据弹性力学中无穷大弹性薄板中圆孔变形的模型导出。可由3个以上不同方向孔径变化计算地块应变变化,奠定了我国地应力地应变观测的理论基础。(潘曾任上海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是钱伟长)[11]

半个多世纪来,无论是初期的压磁应力仪还是新型的电容式应变仪,都要依靠潘氏公式处理观测数据。

在潘立宙的理论推导中隐含了一个前提:无穷大弹性薄板是均匀、连续的。均匀、连续假定是实际地层状况的一种近似。

我国分量钻孔应变前兆台网建成后,一批在地震活动平静期多年观测的台站数据表明,无论是几天的短期数据还是多年的长期数据,k值都能超过0.99,说明均匀、连续性假定是足够精确的。

但强震孕育地区却不会始终满足“均匀、连续”假定。强震孕育必定在“存在裂隙,裂隙系统甚至在不断扩展”的区域中发生。

接近强震区的钻孔应变观测,已经记录到实际观测数据与“均匀、连续介质”模型产生的数据间的差异。

姑咱台在汶川8.0级地震的孕震过程中,记录下了应变数据从自洽到向失洽转变,5年后又逐渐恢复自洽的过程,而按“均匀、连续介质”模型,应变数据是不应出现失洽的。

 

 

(三)汶川地震前应变数据由自洽向失洽的转变及震后自洽性的逐渐恢复

 

姑咱台距汶川地震震中153千米,是38YRY4型分量钻孔应变台中距震中最近的台站。仪器探头20061028日固化在40米深钻孔底部,

4是四川姑咱台2007213日,(1+3) 和(2+4) 面应变数据,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 k0.99966。这是在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一年零三个月。仔细观察图4,会发现图4AB处各有压性小台阶,图6是图4AB处压性小台阶的放大图。放大图中,前后有两个台阶。截取图4中横坐标36603750两路面应变91组数据,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k0.99977。由两者高度相关,可以确定这些压性小台阶是地层中出现的真实的应变活动。图6中,阶跃A的下降时间6分钟,幅度2.7×10-9应变,阶跃B的下降时间2分钟,幅度0.9×10-9应变。这种时间尺度数百秒的应变阶跃,与强震震波到达时应变阶跃的性质不同,震时应变阶的时间尺度约数秒钟。

根据近年研究,这种时间尺度数百秒的应变事件,大多与慢地震活动有关。[12-16]


6. 4AB处压性小台阶的放大图

 

20072月之后,姑咱台记录到的应变扰动幅度变大,事件越来越多。且随发震日接近,两组面应变曲线的相似性越来越差,相关系数 k值逐渐减小。

710展示不同时段(1+3) 和(2+4) 面应变曲线数据及它们的相关系数 k值。

   

7. 四川姑咱台200782日的异常应变幅度比23日(图4)大了很多。从20072月到8月,两组面应变异常数据相关系数均有k>0.999


8. 四川姑咱台20071025日的(1+3) 和(2+4) 面应变数据曲线,两路面应变曲线上已出现能察觉出的差异。k值已降到0.992

 

7200782日的异常应变,幅度比200723日的(图4)大了很多。从20072月到8月,异常应变曲线两组面应变相关系数k值均大于0.999

20071025日的异常应变,两路面应变曲线上已出现能察觉出的差异,k值降低到0.992。(图8

随着5.12发震时间临近,两组面应变曲线出现明显的差别,相关系数k值继续减小(图9

   

9. 四川姑咱台2008218日的(1+3) 和(2+4) 面应变数据曲线,两路面应变曲线上

已出现明显的差别。K值已降到0.974

   

10. 2008424日的(1+3) 和(2+4) 面应变数据曲线,两路面应变曲线差别很明显,

k值降到0.88

 

2008424日,(1+3) 和(2+4) 两路面应变数据曲线差别更为明显,k值已降到0.88。(图10

18天后,汶川大地震爆发。

 

姑咱台接收到的应变信号中包含了来自不同应变源的成分,强震到来前自洽性下降的是那些“脉冲和阶跃”异常应变部分,当观测数据中不含有这些成分时,自洽性并不下降。

11200854日两路面应变数据曲线。54日,离强震发生还有8天,是没有出现脉冲、阶跃等异常应变罕见的一天。两路面应变的相关系数k0.99978。说明造成应变数据失洽的是脉冲、阶跃等异常应变部分。


11. 200854日两路面应变数据曲线,未出现脉冲、阶跃应变异常,k值达0.99978

 

大地震后,应变异常脉冲继续出现,图122008723日的两路面应变数据曲线。强震发生后,脉冲、阶跃等异常应变并未消失,脉冲、阶跃异常应变数据仍未恢复自洽。


12.  2008723日的两路面应变数据曲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脉冲、阶跃异常应变出现的频率和幅度逐渐衰减,数量越来越少,自洽性也在逐渐恢复。

  汶川地震四年后,姑咱台记录曲线上的脉冲型异常应变活动基本消失,已能找到连续四天不出现异常应变的记录,固体潮基本恢复连续、光滑形态,两路面应变曲线的相关系数k恢复到大于0.99。(图13

   

13. 2012716-19日的(1+3) 和(2+4) 面应变数据曲线,记录的固体潮已基本恢复连续、

光滑的形态,两路面应变曲线的k值又升到0.99 以上。

 

1420131226日的两路面应变数据曲线。强震发生5年半后,偶尔出现的脉冲、阶跃异常应变数据的自洽性逐渐恢复,k值升到0.99 以上。


14.  20131126出现应变阶跃和张性脉冲的面应变曲线,相关系数已大于0.99

 

汶川大地震前姑咱台观测数据中的脉冲、阶跃异常应变部分,从自洽到失洽的转变,确与汶川强震的发生密切相关。

那么,汶川强震与姑咱台应变数据失洽之间又是如何相关联的?

 

 

(四)应变数据失洽与地震成核

 

通常认为,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自洽主要受钻孔附近岩石完整与否影响,“失洽”说明钻孔周围或附近岩石的完整性受到了破坏。

从仪器安装以来,并没有出现可以导致当地岩层破碎的自然或人为事件。200854日(图11)及2008716-19日(图13)没有出现脉冲、阶跃异常应变的应变数据k值达到0.995以上,说明仪器钻孔周围或附近地层在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后一直是完整的。

就是说,姑咱台的应变记录数据中,只有叠加在固体潮应变及水位变化应变上不明来源的应变脉冲和阶跃数据随着8.0级地震的临近,出现了数据失洽现象。

钻孔周围或附近岩石完整仅是观测数据能够自洽的条件之一。正如推导平板中圆孔孔径变化模型(图2)所示,公式(1)的导出不仅要求圆孔周围,还要求圆孔和应变源ε1ε2之间的介质也是均匀、连续的。

因此,导出自洽方程的条件除了安装钻孔应变仪钻孔周围或附近岩石完整的要求,还有所观测的应变源与观测仪器间介质的连续性要求。

这些应变脉冲和阶跃数据随着8.0级地震的临近,失洽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在脉冲和阶跃应变源与仪器钻孔之间,存在介质连续性随着强震临近受到越来越大破坏的区域。

 

地震学研究指出,要发生大地震,必须存在成为地震“种子”的破裂过程。破裂首先在断层面的“脆弱区域”发生,随着区域构造应力增大,通过震前断层蠕动、静地震与慢地震活动等方式,脆弱区范围逐步扩大直到边界应力集中,微裂隙区域不断扩展,达到岩石强度时,地震发生。[17-19]

地震发生前的这一过程称为“地震成核”。

地震成核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地震失稳破裂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些作者认为,“脆弱区域”的发生和扩大的尺度可以达到强震破裂带长度的十分之一。按此估算,汶川大地震前,破裂脆弱区域的尺度可以达到30千米。

汶川地震的成核过程中伴随大量断层蠕动、静地震与慢地震活动的应变扰动要传递到姑咱台,就要通过微裂隙不断扩展的介质连续性开始遭到破坏的区域。

正是汶川地震成核区不断生长扩大,破坏了介于震源和姑咱台之间介质的连续性条件,导致了姑咱台观测到的应变脉冲和阶跃数据从自洽向失洽转变。

如果我们在汶川周围有多个钻孔应变观测台,同步记录到这些应变扰动,就有可能定出这些慢地震的位置,如果它们确实位于孕震成核区,上述认识就能落实。可惜,附近没有别的应变台,可是仍有一些证明汶川地震前震源区存在激烈形变活动的旁证。

汶川地震前在成都郫县有一台JCZ-1型超宽频带地震计,离汶川仅70千米。其BB通道数据较完整,BB通道通频带50Hz360秒,周期大于360秒信号每倍频程下降6dB,更长周期数据也可观测到。430日开始,记录中出现超过噪声背景的脉冲。从5113时起,地震计记录到一系列周期约200500秒的脉冲,脉冲出现的次数随地震事件临近明显增加,且脉冲强度增加,直至强震发生。[20]

距汶川震中仅65千米的四川德阳,有一台地壳应力研究所的BSQ型数字倾斜仪,在4月28日至5月1日的4天中,倾斜突变幅度4.54角秒,日均变化速率达1.14角秒,是2007年平均日变化量的200多倍。5月5日,曲线升至最高值后发生转折,7天后发震。[21]

应变源到钻孔仪器之间存在‘微裂隙不断生长的不连续区域’时,会如何影响钻孔应变数据自洽性?目前的均匀、连续理论模型不能给出解答。只有针对性的有限元数值实验或实地观测能回答这个问题。

姑咱台7年半连续观测数据记录了这些应变扰动信号自洽性受到破坏及逐渐恢复自洽的过程。

 

 

(五)鲁甸6.5级、康定6.3级地震前昭通台和姑咱台应变数据自洽性的变化

 

应变数据“自洽-失洽-自洽”的转变过程,在云南鲁甸6.5级地震前后、康定6.3级前再次出现。

20148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昭通台距震中34km,震前也出现了应变数据失洽的异常现象。

15是昭通台2007121日至20141016日的分量应变观测数据。


15. 昭通台2007121日至20141016日的分量应变观测数据,彝良双震前后两组

     面应变的相关系数从0.99降低到0.25,鲁甸地震后又恢复到0.99

 

201297日,云南彝良发生5.75.6级双震,可能正是这次双震“催动”了鲁甸地震。

昭通台两组面应变数据的相关系数在彝良双震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彝良地震后到鲁甸地震之间时段,两组面应变数据的相关系数k值竟从0.99降低到了0.25的低值,鲁甸地震后k值又恢复到0.99

20141122日,姑咱台西50千米的康定发生6.3级地震。这次地震姑咱台的反映与昭通台对鲁甸6.5级地震的反映类似。从震前43天开始,两路面应变曲线开始分叉,k值从之前的0.999下降到0.956,应变数据从自洽向失洽转变。因为距离较远、震级较小,失洽的时间长度和程度也较小。

16是姑咱台201431日至1121日的应变整点值数据。


16. 姑咱台201431日至1121日的应变整点值数据。康定6.3级地震前43天开始,两路面应变开始分岔,相关系数从之前的0.999降低到0.956,地震后数据失洽是否恢复待观测。

 

昭通台应变数据在鲁甸6.5级地震前后,从自洽到失洽又回复自洽现象及姑咱台数据在康定6.3级地震前出现的数据失洽现象,是强震前分量应变观测数据失洽的又一种类型,导致该型数据失洽的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

 

 

(六)结语

 

早在1963年,傅承义就明确指出了实现地震预测的三大类方法,即地震地质方法、地震统计方法、地震前兆方法,近年又有学者提出地震数值预报方法。目标都是尽可能准确地确定未来强震发生的地点、震级和时间。

历史地震记载及半个多世纪地震预报实践已经证明强震是有前兆的。但地震前兆常因地而异,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地震发生前,地震前兆现象也有很多差异。地震学家渴望探索、寻找到“一种确定性的地震前兆-可以在所有大地震前必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并且一旦出现这种异常现象,必无一例外地发生大地震。”[22]

尽管对是否存在“确定性地震前兆”怀疑众多,但也有支持存在的理由-大地震发生前必定存在“地震成核”过程,除非这里的地层介质像玻璃板那样均质。因此,只要有灵敏仪器能探测到大地震孕育中地震成核的信号,并确定这些信号的位置分布和演变特性,就能以相当的准确度确定未来强震的地点和震级。此时已临近强震发生,地点、震级和时间三要素将被相当准确地确定。

姑咱台观测到汶川强震前大量压性脉冲、应变跃变信号(图17),及这些应变数据从自洽到失洽的转变及震后自洽性逐渐恢复过程。按前述分析,我们可能已经捕捉到了强震成核过程的信号。

17中,227日的应变阶跃,压性阶跃幅度达到5.7×10-8应变,汶川周围若有多台分量应变仪应该都能记录到,就能定出慢地震的位置。-1992年日本江剌观测台伸缩仪记录到相距200km三陆远海慢地震的应变阶跃的幅度为2.2×10-8应变。[15]


17. 2008221日至229日,姑咱台9天的应变数据,没有一天的固体潮曲线是光滑连续的。

 

在一个密度足够(如站间距小于150km200km)的应变观测网中,会有多个台同步观测到这些信号,我们就能对强震孕育过程记录到更详细而丰富的数据,对强震孕育过程就能有更全面的认识。

目前强震预报之所以仍然困难重重,原因在于:地震前兆只能由观测获取,而目前的观测仍严重不足。稀疏的观测网好不容易捕捉到一次强震,却不会被多个台同步观测到,形不成对强震孕育过程可相互验证、更为全面的认识。

汶川8.0级地震发生已过去6年另5个月。图182014921日至1015日共计25天连续应变数据,没有出现阶跃与脉冲异常应变,而在汶川地震临震前夕,找不到连续几天光滑的固体潮记录。(图17


18. 2014921日至1015日,姑咱台25天的应变数据,固体潮已恢复连续、

光滑的形态, k值恢复到0.99 以上。

 

 

“异常应变的平静,有可能预示该地区已进入一个较长时期地震平静期,也有可能是又一次强震发生前的平静。已有多篇文章指出,汶川、芦山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西南段仍未打通,雅安、泸定、邛崃地区有发生7级强震的危险。[23-25]  其中,文献[23] 指出:“目前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整体上仍存在发生MW7.27.3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芦山地震东北长约30km 的一段断层存在发生MW6.8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而其西南长约70km的一段断层存在发生大到MW7.2地震的潜在危险性,亟待加强监测与研究.”

1122日、25日康定先后发生Ms6.3Ms5.8级地震,说明北西向的鲜水河断裂带在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发生强烈活动后已开始苏醒。姑咱台位于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三条大断裂交接处,龙门山断裂活动会牵动鲜水河、安宁河断裂。这一大片区域的防震减灾监测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紧工作,提前准备。

汶川、芦山地震前,姑咱台均记录到了脉冲、阶跃应变异常。加强对三个断裂带地区的应变监测与研究,对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地区、鲜水河、安宁河地震区的防震减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加密网点,加强观测,捕捉到更多地震前兆现象,从中发现并掌握规律,我们一定能找到准确预测强震的突破口。

 

 

作者衷心感谢审稿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

 

 

 

 

参考文献:

[1]邱泽华等,用超限率分析法研究汶川地震的前兆应变变化[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29,(4): 1-9

[2]池顺良、池毅、邓涛、廖成旺、唐小林、池亮,从5.12汶川地震前后分量应变仪观测到的应变异常看建设密集应变观测网络的必要[J],国际地震动态,20091):1-12.

[3]邱泽华等,汶川地震前姑咱台观测的异常应变变化[J],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0 年第40 卷第8 : 1031~ 1039.

[4]刘琦、张晶,S变换在汶川地震前后应变变化分析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 31(4)6-9

[5]池顺良、刘琦、池毅、邓涛、廖成旺、阳光、张贵萍、陈洁,2013年芦山Ms7.0地震的震前及临震应变异常[J],地震学报,201335(3)296-303.

[6]池顺良,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的汶川、芦山强震前兆应变异常[J],科技导报,201331(12)27-30.

[7]张凌空、牛安福,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耦合系数的计算[J],地球物理学报,201356 (9): 3029-3037.

[8]邱泽华、石耀霖、欧阳祖熙,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实地相对标定[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5251):118-122

[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01-816963.html

[10]Qiu et alABNORMAL STRAIN CHANGES OBSERVED BY A BOREHOLE STRAINMETER AT GUZABEFORE THE MS7.0 LUSHAN EARTHQUAKEGeodesy and Geodynamics43),19-29.

[11]潘立宙,测量地应力的钻孔变形法,地应力测量的原理和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年,1~47.

[12]郭增建、秦保燕,地震成因与地震预报[ 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13]松浦充宏,地震为什么发生、是怎样发生的—探索地震的起因[J],地震科技报,1995 ,5:69 .

[14]军、石耀霖、马丽,慢地震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22(3)258269.

[15]川崎一郎,陈会忠等译,何谓慢地震-探索巨大地震预报的可能性[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3年,25~38.

[16]王迪晋、李正媛、吕品姬,慢地震研究综述[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27(Spec.): 21~28.

[17]宋治平、王裕昌,地震成核模型研究的由来、方法与进展[J],地震科技情报,199612期:28-32

[18]马胜利、刘力强、马瑾等,均匀和非均匀断层滑动失稳成核过程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3年,33(增刊):4552.

[19]萍、杨选辉、毛仲玉、高明清、吴士燕、叶太兰,矿震成核过程的公里尺度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717~721.

[20]蔡亚先、吕永清,汶川地震JCZ-1T超宽频带地震监测台网总结评估,(内部报告)20089月。

[21]张鸿旭、欧阳祖熙、付子忠、勾波、江娃利,汶川大地震四种仪器观测到的异常现象及相关问题讨论[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26(1)99~109.

[22]陈运泰、吴忠良、吕苑苑,地震学今昔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56~63.

[23]陈运泰、杨智娴、张勇、刘超,浅谈芦山地震[J]地震学报201335(3)285-295.

[24]陈运泰,杨智娴,张勇,刘超.2013.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36):1064~1072

[25]刘成利、郑勇、葛粲、熊熊、许厚泽,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的动态破裂过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3(6)1020-1026.

[2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46891.html

[2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4539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667-870802.html

上一篇:月壳的厚度为什么比地壳厚3倍还多?
下一篇:“逮住死耗子的瞎猫”眼睛现在不瞎了!
收藏 IP: 42.230.59.*| 热度|

5 吕喆 陈辉 梁光河 李晓明 黄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