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 顺 良 的 博 客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池顺良

博文

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之十五)论争后记和赠书通告

已有 4992 次阅读 2010-4-5 11:33 |个人分类:大地构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百家争鸣, 新地球观, 科学的综合, 类地行星的普遍学问

 

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

(之十五)论争后记和赠书通告

                         池顺良

1)论争的实质

09125日到今年41日,我在科学网上贴出“板块说的缺陷与地学的贫困”、“摒弃板块说的理由”(1-6)等24篇博文,对板块说提出批评和质疑,并提出了自己对全球大地构造运动机制及动力来源的认识。

不出所料,前十篇博文一发表就招来板块说支持者的规劝、嘲笑甚至讽刺。如:

FighterOne传统的板块构造有一些的改进和发展空间,您要有精力,作些这方面的事,而不是把生命浪费在全盘否定板块构造上。

[游客]hehe赫赫,又一个民科,,

Trigger博主自以为挑战这理论、颠覆那理论,其实什么也不是。厚积薄发吧,多学习,从头开始吧。

 

经过一番交峰后,批驳意见逐渐停止(论争中的交锋,详情参见我的博文“对批评者的答复-关于柯石英与大陆深俯冲问题的再讨论(上、下)”及“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1)”)。

之后,总算有了某种共识:板块说需要找到驱动动力机制并进一步改进、发展;不同驱动机制的新观点也可努力探索。

在阐明了反对板块说的理由之后,接着发出“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1-14)”14篇博文阐述自己的新地球观

提出“新地球观”,我是作好了当“丑媳妇”, 接受众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但224日发出第1篇到41日发出第14篇,将近一个多月时间里,活跃的“科学网”上竟然没有人对新地球观运动机制及动力机制提出批驳或质疑。看来一下子挑不出什么毛病,还可以慢慢地接着挑。

从第1篇,根据伽利略号探测器和夏威夷岛上Keck II望远镜观测到木卫一表面的火山活动,提出地球和类地行星(卫星)构造运动的潮汐动力说;到根据地球内外能源环境,提出只有两类全球构造动力学理论,进而提出地球自转在全球构造运动中的作用;再依据地槽运动现象提出莫霍面的自激波动……无论木卫一上的火山活动还是分层介质分界面上的内波,没有一项是池某人的发现或创造,实在没什么好反对和质疑的。我只是用一条红线将它们合理地串在了一起而已。

也许会有人说,你研究你的新地球观,批判板块说干什么?没办法,如果板块说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个完美的理论,我干吗要另起炉灶。

再说,我已公开声明,欢迎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你挑出大毛病,将新观点批倒,板块说还可以独霸天下呀。你不挑,那就没办法了。

其实,有一个反对派存在,有两种或多种理论竞争是挺好的事。无论对板块说还是对中国的地球科学,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不同的理论观点,终究都是在同一条战壕里的,因为目标都是一个。

其实,地球科学有欢迎外来学者的传统。尽管一开始排斥,但最后都是热烈欢迎的。

这段时间,发生的“柯石英”之争,其实质是对“大陆动力学”过程存在分歧看法。除柯石英外,近年发现一系列超高压矿物,这些矿物的形成压力高达1015GPa,按深俯冲的思路,俯冲深度要达到350km以上。又该如何解释?再冲到350km!以更快的速度折返?

矿物晶体相变既是地质学问题,从微观上看更是凝聚态物理学问题。“凝聚态物理学是关于自由度数目巨大的系统的物理学,它向人们提出了多方面的智力挑战。探索概念上、数学上及实验上切实可行的途径,以便找出这类系统的本质特征,需要高度的创造性,而严格处理这类系统则是不可能的”。[1]

象矿物高压变质这类问题,只有尽量贴近真实高压变质环境的实验才能给出接近真实的结论。

从地壳深部出露到地表的高压变质岩大都经历了强烈的流变。我们现在有能力模拟地壳深部温度、压力,流变(哪怕是“稳态流变”)环境下的实验吗?看来变质地质学的发展路途还很漫长。

地壳运动理论属于综合性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综合性基础理论本身专业色彩不浓,欢迎各方人士参与。科学史上屡次出现,新的科学事实已被大量、充分地揭示,但新的综合性理论却迟迟建立不起来。“这只有用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已形成的占统治地位的分工来说明,它使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局限在自己的特殊部门,只有少数人没有被它夺去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以至于不是一个职业的科学家,而是一个英国律师的格罗沃,仅仅凭着整理物理学上已经达到的各种结果,就证明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2]

银河系旋涡结构的密度波理论是学科相互渗透的又一例证。瑞典天文学家林德布拉德正确地认识到,星系漩涡结构起因于星系盘中恒星轨道与引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应该用恒星动力学来进行研究。他的这一观点当时几乎无人响应;在他逝世时,大部分天文学家都相信漩涡结构是由星际磁场产生的。现在大家都知道,这种磁场太弱不足以产生漩涡结构。林德布拉德未能解决星系漩涡结构起因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不掌握有效的解析方法。著名力学家林家翘和徐遐生意识到可以把恒星盘中的漩涡结构看作为一种密度波,这是在星系盘中传播的一种波状振荡,其传播方式与提琴弦或海洋表面波的传播非常相似。作为力学家,他们用波动力学中许多有用的数学工具推演较差自转恒星盘中密度波的性质,终于建立了银河系旋臂结构的密度波理论。[3]

现在的全球构造理论,不重视“地槽”活动中已揭示出的波动运动特征的地质事实。现有的全球构造理论不包含“波动力学”成分。“莫霍面内波说”将“波动力学”引入全球构造理论,会有怎样的结果难道不值得一试吗?

 

2)网友的评论与莫霍面内波说今后的打算

24篇博文发出后,得到部分网友支持。如:

 

Boxcar将您的文章推送到析万物之理

[游客]贾洞:我认为池老先生的第3观点是重中之重,找不到地球板块运动的最根本性动力来源,是当前地学研究的最大障碍,而地球自转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确实没有被上升到应该具有的高度,而地球自转可能恰恰就是地球动力的最基础来源。当然,由于地球自转的动力来源问题本身都丝毫没有被解决,与之的相关问题就更无法谈及了,池先生的问题,也就成为一个根源性的基础物理大问题了。

[游客]贾洞:地球自转在全球构造运动中的主导作用这种说法,应该被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中的能量转换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zhaowanfu科学需要发展,更需要质疑。"僵化""奴化"某些"理论"只能阻碍科学的进步!人类目前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只是一点皮毛,还差得很远!

[游客]en (杜乐天)先生的很多见解非常独到。

Boxcar科学研究,就应该多些这样的学术讨论。

Tswczgl我是搞洋中脊玄武质岩浆活动的。你用地槽理论中重力失衡解释岩浆的形成,有些令我感到新鲜啊。其实,国际上早已普遍认可洋中脊岩浆的减压熔融形成机制。大洋玄武质岩浆绝大多数还是减压熔融成因的,当然,在沟--盆地区的岩浆活动主要由俯冲水分的加入引起,加热熔融的观点在大洋岩浆作用中本来就鲜闻啊。

 [游客]jikha看了10个小时,发现这个理论很牛。呵呵。地球屋里嘛,就是在屋里研究地球,哈哈,是个需要想象力的活。
地槽学说、板块学说做的是地壳表面数公里、数十公里的学问,仅应用于地球。地质力学和地球物理潮汐波学说做的是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的上地幔、下地壳之间的模糊面的学问,是关于类地行星的普遍学问。
板块学说的伟大,在于以整个地球表面为地质研究对象,而不是区域性的研究。研究深度限制在地壳表面。
地质力学的伟大,在于将地质学家的目光引向了地球运动、地球自转,研究深度为地壳深度。地质力学的模型那是相当的不错。但是缺失地壳垂直运动动力来源;水平动力来源,自转速度的变化原因来源也是不确定。
潮汐、潮汐波的高明之处在于,眼光看到更深处--上地幔的模糊面,看到更远处--太阳、月亮。远处的太阳、月亮提供了地壳、地幔的垂直运动力来源,这是毋庸置疑、容易理解的;更高明的是,运用万有引力+地球自转,产生了潮汐波假说,巧妙地将垂直力分解出水平力。
地槽--》板块学说,将地球表面作为整体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二维空间研究的扩展和整合;地质力学--太阳月亮地球潮汐说,是地球径向研究的扩展和信息整合,不但为地槽、板块学说提供了深层基础支持,还解释了地槽、板块的宏观地质现象,将来更有可能由里至表地具有说服力地解释深源地震机制。
哈哈,拍个小马屁。要是没有新的假说,这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还有意思了吗?还是热热闹闹的好。

[游客]jikha如果模拟获得成功,就制作一个3D虚拟演示视频,作为您的理论的开头。那多有说服力啊,简单、直观、震撼。呵呵。

Hhuang地球科学的革命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请耐心等。

 

上述网友的评论,对新地球观给了初步的肯定和鼓励,如果注意到前面讨论中,出现过网友如下的评论:

FighterOne涌动构造说、新地球膨胀 是真正的学术垃圾。

 

可见,网友们学术审美观品位是很高的。连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迈耶霍夫费了毕生精力提出的“涌动构造”说及多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新地球膨胀”说在网上也只得到如此的评价(谁说我们只会盲目崇洋!)。对我这粗糙的作品有此评价,真的感到十分欣慰。

 

大地构造,全球构造理论属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天、地、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提出的这一资用假说,虽属粗糙,但至今无人揭发我是从某某洋人的某篇文章中抄袭来的。可以初步断定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洋人还没有往这里想呢!问题是这个虽属原创却仍是个草稿的东西有可能生长成一颗大树,成为中国人创立的一个基础科学理论吗?

全球大地构造这样的大问题实在不是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需要多方人士参与才能推进。

现在的科学研究已是一种产业。需要申请到资金,立上项才有可能开展。作为退休人员已没有申请项目的资格。但我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会向有关部门反映,建议支持这一研究方向。我更欢迎对此资用假说感兴趣的研究团队向上申请项目,进行研究。我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如果没有研究团队对此问题感兴趣,我就自己筹点钱,按jikha的建议,做个地槽沉降及回返(短波过程)的3D模拟(如力量不够就做个2D的)。算是有个交待。(在“板块内部动力学”中,至今也未能解释清楚,地槽如何能沉降万米之深的。)

 

近日在科学网刘锋先生博客上看到网友一段关于“创新”的评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8690

[游客]l.jhi;oj 创新往往等于砸别人的饭碗革很多人的命啊!创新难其实就难在这里,是利益问题:就算你是对的,如果你的正确是否定了我,那还了得,和你拼命,呵呵


  
 谢谢提醒。看来,要做有点创新的事,不能太书生气十足了。

 

2002年我和骆鸣津研究员合作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阐明我们的新观点。因新华书店不给代销,此书我手头还剩有一些。对此问题有兴趣想要此书者,只要告诉我姓名、单位、电话和邮寄地址、我会寄去书籍(Emailchisl@263.net

存书不多,索书者请速来函。

 



 

参考文献:

[1](美)物理学评述委员会,凝聚态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942页。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61,11页。

[3] 詹姆斯.宾尼、斯科特.特里梅因,星系动力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1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667-309018.html

上一篇: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之十四)全球构造运动莫霍面内波说回顾与小结
下一篇:认识宇宙(之一)“大爆炸”宇宙学的未决疑难
收藏 IP: .*| 热度|

5 吕喆 蔣勁松 杜中 侯振宇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