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蝙蝠灭蚊实验 精选

已有 7062 次阅读 2023-6-4 11:4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蝙蝠作为一种常见于欧亚大陆而又颇具特色的动物,中国古代文人吟咏之词并不算少,其中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蝙蝠赋》被认为是早期佳作之一。但秦汉之后,尽管在唐宋诗词中也可以找到近百首关于蝙蝠的作品,但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好作品并不多,《全唐诗》仅收录白居易、韦洪等人的三首诗,《全宋诗》则仅收录宋代范成大的《蝙蝠》一首。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与当时的陆游、杨万里、尤袤一起被后世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一大贡献是,在中国传统田园诗的基础上,注入了很多科学观察的元素。比如他的蝴蝶诗,多达28首,其中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首写意的最为知名,但是他的《秋日田园杂兴》的第三首,"橘蠹如蚕入化机,枝间垂茧似蓑衣;忽然蜕作多花蝶,翅粉才乾便学飞",几乎记录了柑橘凤蝶生活史中从幼虫到化蛹、羽化等多个发育时期,用词也堪称细致准确,堪称有史以来最科学的一首蝴蝶诗。范成大与蝙蝠有关的诗,数量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体现这一特点。

      唐诗的蝙蝠诗,主要集中于千年白蝙蝠、仙鼠之类的描述,至宋朝,在内容和思想上都有所丰富,也出现了较多蝙蝠与蚊子的诗句,如孔武仲《同赋蚊》“栖宿麽虫巧,追擒蝙蝠忙”、梅尧臣《谕乌》的“蝙蝠尝入幙,捕蚊夜何忙”。范成大与蝙蝠有关的诗有4首,其中两首与蚊子有关。《全宋诗》收录《蝙蝠》这首诗,“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诗中的伏翼就是蝙蝠的别名,最早出自《尔雅》,也称服翼。《蝙蝠》兼具知识性和思想性,确实是难得的佳作;而他的《嘲蚊四十韵》,则细致描写了蚊子叮咬的细节以及诗人采取多种措施包括蝙蝠来防蚊的故事,语言生动有趣,体现了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也可以看到诗人的博学多才和科学思想。

       在《嘲蚊四十韵》中,诗人先是描述了蚊子的生物学特点,“口衔钢针锋”;吸血时的行为特点“立豹犹未定,卓锥已深入”,吸血后的反应“晶晶紫蟹眼,滴滴红饭粒”,以及人体的反应“拂掠倦体烦,爬搔瘁肌涩”、“新瘢蓓蕾涨,宿晕斑斓浥。竟夜眠转展,连床叹于悒”,不仅身上瘢痕累累,而且严重影响睡眠和心情,不利于身心健康,诗人于是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防蚊:“驱以葵扇风,熏以艾烟湿”、“檠长镇藏遮,帐隙亟补葺”、“火攻惮秽臭,手拍嫌腥汁”、“伏翼佐扫除,纲蛛助收拾”等等。其中采用“伏翼佐扫除,纲蛛助收拾”即蝙蝠与蜘蛛这类动物来防治蚊子,堪称是人类历史上早期生物学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之一,这种科学思想殊为可贵。

       只是限于时代的知识积累和地理等客观物质条件,范大诗人的蝙蝠生物学防治蚊子的试验看起来在当时并不太成功。实际上,即便在当下,采用蝙蝠来防治蚊子也还是困难重重。在1920年前后,美国德州圣安东尼奥也曾经兴建蝙蝠塔,希望通过吸引蝙蝠入住而达到减少蚊害的效果,但之后因为成效不彰而宣告失败。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可能主要摄食蚊子的蝙蝠以小型蝙蝠为主,所以利用大型蝙蝠来驱蚊才会效果欠佳。一个基于能量分析的研究表明,如果以蚊子为主要食物,那些体型较大的杂食性蝙蝠可能需要超过25小时的觅食时间才能满足日常能量需求。此外,体型较小的蚊子,对于蝙蝠回声定位能力的灵敏性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些基于蝙蝠食物残渣的分析发现,蚊子在多数食虫蝙蝠的饮食组成中,只占少于1%的比例。据称马来西亚政府也曾想过雇用蝙蝠大军来遏止登革热的传播,恐怕具体实施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澳大利亚的小森林蝙蝠

       一个相对有效的例子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小森林蝙蝠(Little forest bat, Vespadelus vulturnus)。小森林蝙蝠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平均前臂长度仅2.5厘米左右,科学家们发现小森林蝙蝠觅食范围的短期变化与警觉伊蚊(Aedes vigilax )分布和丰度的波动有关,伊蚊是这种蝙蝠物种的重要饮食资源。警觉伊蚊是罗斯河病毒(Ross river virus)病的主要媒介,1957年在索罗门群岛发现,现在是澳洲最常见的虫源传播疾病之一,感染者往往会出现感冒症状,伴有关节疼痛。因此这种生物防治在当地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全球蚊虫防治来说,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390500.html

上一篇:蝙蝠与稻田生态
下一篇:雍正彩瓷中的蝙蝠
收藏 IP: 159.226.127.*| 热度|

16 郑永军 张晓良 尤明庆 张珑 孙颉 李学宽 武夷山 杨正瓴 史晓雷 郭战胜 严家新 马鸣 王成玉 谢钢 朱晓刚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