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猫、斑马、虎鲸,这些体色仅仅由黑白两种颜色构成的哺乳动物,无一不是动物界的明星物种,翼手目动物中其实也有一种外表黑白相间的蝙蝠:来自非洲的斑蝠 (Pied bat,Niumbaha superba)。
早在1939年,生物学家海曼(Hayman)就在非洲中部的比属刚果(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了这种黑白相间的小蝙蝠,由于其独特的外表,刚刚送至实验室时一度被认为是人为拼接的动物标本。这种蝙蝠当时被归类在蝙蝠科的浅灰蝠属(Glauconycteris)属下,名为大浅灰蝠(G. superba),种名superba的意思是超级,源于这种蝙蝠比所有其它种类的浅灰蝠都要大。海曼详细描述并说明了这种蝙蝠的颜色和图案,在基色为黑色的身体上分布着一些白色的条纹和斑点,包括背部的两组白色条纹、一条连接肩部/腹侧条纹的宽喉带,以及在额头上的明显的三块呈三角排列的白色斑点。
马里,2015
1947年,海曼采集到第二个斑蝠的标本,这次是从加纳的黄金海岸采集到的,但形态上与一个标本有一些不同,因此设立了一个新的亚种:Glauconycacteris superba sheila。此后的数十年间,仅仅有3个标本斑蝠被采集到,分别来自科特迪瓦(Peterson等,1973)、刚果民主共和国(Gembu Tungaluna,2012)及南苏丹(Reeder 等,2013)。
在获得南苏丹野生动物保护和旅游部的批准后,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的生物副教授迪安·里德(DeeAnn Reeder)博士2013年在南苏丹Bangangai保护区采集到第五个斑蝠的标本。回到美国后,迪安·里德对该蝙蝠样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发现它与1939年在刚果发现的大浅灰蝠(G. superba)较为接近。分析发现大浅灰蝠表现出很多不同于浅灰蝠属的特征,除了大小之外,它的颅骨、耳朵和翅膀特征,独特的着色模式以及斑点和条纹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区别,迪安·里德建议设立一个新的属“Niumbaha”,在尼日尔-刚果一带的阿赞德语中,Niumbaha是“罕见”或者“独特”的意思,斑蝠的拉丁名也因此改为 (Niumbaha superba),目前这个属仅此一种。迪安·里德同时建议把它的英文名定为“獾蝙蝠(Badger bat)”。此后开展的关于斑蝠的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也支持这个属的新的分类地位(Hassanin等,2018)。
迪安·里德的工作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媒体都进行了转载。但是对于獾蝙蝠的名称,众多生物爱好者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么萌的黑白西瓜头脑袋、围巾似的漂亮白脖子,明明是一只袖珍大熊猫嘛!随即熊猫蝙蝠的昵称很快风靡网络,这种黑白蝙蝠的獾蝙蝠的名称倒是没有多少人在意了,尽管迪安·里德认为,这种黑白蝙蝠的体色与其说是黑色和白色的,但不如说是黑色和奶油色或棕黄色更准确一些。历史上,这种蝙蝠还曾经有过喜鹊蝙蝠(Magpie bat)、带纹蝙蝠(Striped bat)等称谓,但一般还是称之为斑蝠(Pied bat),但是这个名称很容易混淆,熊猫蝙蝠的称谓不仅能体现特征,还能体现珍稀性,或许会逐渐成为主流。
斑蝠黑白相间的配色方式有什么生物学意义呢?有科学家认为,尽管斑蝠的黑色和白色在手上看起来非常显眼,但它无疑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隐藏模式,与许多其他具有破坏性标记的动物的隐藏模式相似。在生物学有个词叫做混隐色,指的是在一系列身体颜色非常明显的斑块的混合之下,捕食者或者猎物很难识别目标身体的具体边缘, 从而使目标达到伪装隐身的效果。而斑蝠黑白相间的毛发,恰恰能降低其体表边界的连贯性,可以将黑色和奶黄色至白色的毛发各自融合在周围的环境中,可以降低被其它动物发现的几率。
尽管数十年以来关于斑蝠的记录很少,斑蝠并未被认为是一种濒危物种,主要是由于斑蝠这类鲜为人知的物种的保护状况很难评估。直到2004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斑蝠列为“易危”物种。2008年,进一步下调为“无危”的级别,理由是“因为它分布广泛,假定人口众多,而且下降速度不太可能快到有资格被列入更受威胁的类别”。迄今为止,斑蝠只有五次采集记录,但分布区域却相当广泛,记录分别来自非洲西部的加纳、科特迪瓦、和中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南苏丹等不同的国家。这种广泛的分布表明,它确实有可能比其收集记录显示的更常见。
目前我们对斑蝠的习性知之甚少,与之类似的浅灰蝠属中有一个物种(Glauconcteris variegata)被认为是一种飞行高度很高的物种(Obrist等,1989年;或为新属,笔者按),人们推测可能是类似的原因导致斑蝠的捕获成功率很低,尤其是如果它在更高的高度飞行的话,现有的捕捉方式的成功率会更低。斑蝠的自然栖息地是亚热带或热带干旱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潮湿低地森林,在这些地区适当开展一些超声信号分析及影像记录,可能会比单纯采集标本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也更有利于这类珍稀程度未知的物种的研究与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Hayman R (1939) Two new mammals from the Belgian Congo.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Series 11, 3: 219–224. doi: 10.1080/03745481.1939.9723594
Hayman R (1947) A new race of Glauconycteris superba from West Africa.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Series 11, 13: 547–550. doi: 10.1080/00222934608654576
Peterson R, Smith D (1973) A new species of Glauconycteris (Vespertilionidae, Chiroptera). Royal Ontario Museum, Life Sciences Occasional Papers 22: 1-9.
Obrist M, Aldridge H, Fenton M (1989) Journal of Mammalogy 70: 828-833. doi: 10.2307/1381721
Gembu T (2012) Observation 24. Fourth observation of Glauconycteris superba from the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African Bat Conservation News 28: 2-3.
Reeder, D.M., Helgen, K.M., Vodzak, M.E., Lunde, D.P., Ejotre, I., 2013. A new genus for a rare African vespertilionid bat: Insights from South Sudan. ZooKeys 285, 89-115.
Hassanin, A. , Colombo, R. , Gembu, G. C. , Merle, M. , Tu, V. T. , & Grfl, Tamás, et al. (2018). Multilocus phylogeny and species delimitation within the genus glauconycteris (chiroptera, vespertilionidae),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bat species from the tshopo province of the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Journal of Zoological Systematics & Evolutionary Research.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