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古巴船洞中幸存的极危物种-古巴大筒耳蝠 精选

已有 4742 次阅读 2023-4-19 08:03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筒耳蝠( Funnel-eared bat)是一种小型热带蝙蝠,因为耳朵的形状呈漏斗状,也被翻译为漏斗耳蝠;它们是小蝙蝠亚目长腿蝠科 Natalidae 筒耳蝠属(Natalus)的统称,目前这个属包括古巴大筒耳蝠(N. primusCuban greater funnel-eared bat)等13个成员。此外,它们也被称为长腿蝙蝠(Long-legged bats)。

       Harold E. Anthony1919年描述古巴大筒耳蝠这个物种的时候,他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已经灭绝的物种,因为它只在古巴、开曼和巴哈马群岛等地的化石中出现过。直到1992年,古巴大筒耳蝠的活体才在古巴一个被称为“船洞”(Cueva la Barca)的洞穴中被发现。这个溶洞位于古巴西端的瓜纳阿卡维韦斯半岛,洞内有地下水流过,在洞穴里行动全要靠划船才能通过,所以得名船洞。船洞内潮湿而炎热,一共生活着15种不同的珍稀蝙蝠,其中以古巴大筒耳蝠最为罕见。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2014)中,古巴大筒耳蝠被列为易危(VU),但在2019年古巴发行的邮票上,古巴大筒耳蝠的保护级别已经被调整为极危(CR)

 

古巴 2019  这套邮票的印刷差点意思,纸张也不挺括

       古巴大筒耳蝠体毛呈棕褐色或红褐色,腹部颜色则为苍白色,体型较大,是筒耳蝠属现存最大的物种,前臂长度4.65.1厘米,在前臂长度范围内仅有牙买加筒耳蝠与之近似,因此,可以仅仅从大小上就与长腿蝠科的大多数物种区分开来。

       和其它筒耳蝠一样,古巴大筒耳蝠有一双大而深的耳朵,看起来好像漏斗一样,有时候这对耳朵甚至能从前方把它们的眼睛遮起来;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古巴大筒耳蝠的耳朵有一个直的侧耳缘,这使耳廓呈方形,尖端较宽。在所有其它的筒耳蝠中,侧耳缘是凹的或有缺口的,耳尖要尖得多。

       漏斗状的耳朵仅仅是古巴大筒耳蝠的典型特征之一,作为一种在进化上相当古老的蝙蝠,它还有很多奇怪的特征:比如鼻子,古巴大漏斗耳蝠鼻子的部位即上唇上方有黑色的硬毛,看起来很像是一撮小胡子;成年雄性古巴漏斗耳蝠脸上或口腔处有一个通常称为“Natalid”特殊的结构。Natalid就是长腿蝠科 Natalidae的名称的由来,这个特殊的结构只有长腿蝠科蝙蝠才有,目前科学家尚不能完全确定它的确切功能是什么;古巴大筒耳蝠的后肢胫骨长度接近3厘米,比例超过前臂长度的一半,在蝙蝠中算是大长腿的存在,所以被叫做长腿蝠也是有道理的。

       古巴大筒耳蝠长相上如此的奇特的原因,经科学家分析后认为,这类蝙蝠应该是蝙蝠界在漫长历史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不完全进化的分支。按照自然规律,它们本来应该是在进化阶段逐步被淘汰的一种蝙蝠,但却阴错阳差在古巴的船洞里找到了一个避难所,躲过加勒比飓风之类的生存危机而繁衍至今。在船洞中,古巴大筒耳蝠占据了洞内通风良好的区域,通常采用一只或两只脚倒挂在船洞壁,彼此之间有规律地间隔开,保持约10厘米的距离。它们分散在栖息距离地面约1高的洞壁下部,当蝙蝠移动到洞穴内的其他区域时,它们也总是飞得离墙壁非常近,离地面大约1,沿着墙壁形成一股非常独特、连续的蝙蝠流。

巴西也有类似的适合蝙蝠生存的溶洞 1996 小型张中有蝙蝠飞翔

       古巴的这个船洞可能是整个古巴岛上古巴大筒耳蝠唯一的生活地点。古巴大筒耳蝠是中度到高度群居的种类,洞内每个小的群落大致包括数十至数百只不等,但是在1993年肉眼观测到的总体数量也仅有数百至几千只。在此后进行的观测表明,这种蝙蝠在洞穴中的数量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季节性迁徙。到目前为止,古巴船洞因其位于瓜纳哈卡比斯半岛的偏远地带而受到人类干扰比较少,但随着古巴旅游业的开放与发展,这些偏远地区可能很快会进入更多的旅游人群和所谓的研究人员,这些人类活动对今后的种群发展趋势的影响尚不清楚,科学家们应尽早进行评估,以充分制定该物种的保护计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384791.html

上一篇:命运未知的新西兰大短尾蝠
下一篇:世界上最大的蝙蝠:马来大狐蝠
收藏 IP: 159.226.127.*| 热度|

11 孙颉 郑永军 张晓良 尤明庆 刘钢 刘旭霞 杨正瓴 徐长庆 宁利中 苏德辰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