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春冷榆绿生意足

已有 3309 次阅读 2020-4-11 21:53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春节前,我回鄂西北的一个小城镇看望母亲,然后就被隔离在那里两个多月,武汉解封前几日,我方才按要求返回。走之前,先去插青祭祀,然后抽空去山间走了走。七十多天的幽居生活,先后错过了冬雪和初春,感觉自己又一次完美地避开了两个季节的美景。清明前后田野中野花都已经开了,阳光仍然不够好,地上湿漉漉的,气温很多时候只有十度,几乎看不到什么蝴蝶,想借机认识几种早春蝴蝶的想法也是落了空。

 

一路淡然地溜达到了一个村口,猛觉头顶一棵参天大树绿意盎然,仔细看去,竟是一颗大榆树,挂满了嫩绿色的榆钱。虽然有些过于高大,看不清枝条上荚果的细节,我还是很惊喜,毕竟是好几年春天都不曾见过榆钱的了,有时候,还是蛮想念的。

 

小时候,随教书的父母在山里面居住,虽然工资微薄,但是有赖于父母的勤劳,闲暇时开辟了很大一块菜地,倒也是可以衣食不愁。家里的蔬菜产量还不错,除了偶尔接济一下附近的村民,有时候还可以做点红薯干、萝卜干之类的小零食。榆钱,对我们来说,吃的不多,多是图个吉利,但榆钱粥、榆钱饼的味道,在记忆中还是很深刻的。

 

吃榆钱图吉利的说法倒是确实有出处的。榆钱是榆树的翅果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一串串翅果连一起更是和铜钱钱串相似,故而得名榆钱加之榆是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有余钱讨喜的说法。这个说法从何时起尚不得知,但是中国吃榆钱的历史却是很悠久的,只是古时候多称之为榆荚。梁代陶弘景曾经记载过:“初生荚仁以作糜羹”。榆羹、榆粥在唐宋时期也是很盛行的。成语榆为粥 便出自《唐书·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榆为粥讲论不辍榆为粥 比喻生活贫苦但好学不倦。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海也曾经写过榆钱粥诗句: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至明朝,《救荒本草》也有明确的记载:“榆钱树采肥嫩榆叶焯熟水浸淘油盐调食其榆钱煮糜羹食佳但令人多睡或焯或晒干备用。或为酱皆可食。如此美好的榆荚,自然少不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赞颂,如白居易的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韩愈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都是很著名的诗句榆荚落地,也是落英缤纷,如樱花消逝般好看。

 

对榆树的植物学了解不多的人,往往会误以为榆钱是榆树的花,其实不是,榆钱只是榆树的荚果,榆树的花是紫红色的,簇生的花序并不太显眼。对于榆花古人倒是认识得很清楚,而且在古人的诗句中,榆花也是与爱情有关的一种文化象征,这从唐代曹唐的欲将心向仙郎说,借问榆花早晚秋”中可见一斑。但是榆花在春花中并不算好看,既不能吃,也很少药用,所以后人渐渐也就提及的不多了。

 

树的名称在中国历代倒是一直变化不多。我们现在所说的为榆科榆属植物Ulmus pumila L.),也叫春榆、白榆科植物中有一类植物叫刺榆,也是很有历史出处的,诗经中曾经说过山有枢隰有榆”便指的是刺榆和榆树两种不同的植物,树的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刺榆,尔雅中也叫“”,多指榆科刺榆属植物。湖北本地的榆属植物中,榔榆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榆树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及东北一带,所以“榆关”这个词,可能便与此有关。历史上,榆关位于秦皇岛附近,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南北朝时的庾信就写有榆关断音信”,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白日暗榆关”、清代纳兰性德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也都是很有名的诗句。榆树在自然地理中的历史地位,显然是与其经济价值分不开的。

 

榆树虽然有榆钱可以食用,榆白皮等也有药用价值,但作为木材才是它最重要的经济价值所在,在木材应用上素“南榉北榆”。“榆木疙瘩”一词,本是形容人不开窍,用在木材上,却有形容其根部庞大、材质结实之意。桑树与榆树自古便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最常见的乡土树种之一,桑榆并举,也给这两种树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意象,其中既有日暮或晚年之意,也有象征隐居生活的,其中尤以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句为闻名。而宋代大诗人苏轼笔下的榆树,则写出了不一样的气质:幽囚在监狱中的苏轼,眼前的榆树虽然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但是却不惧风霜,傲然挺立,散发着生谁言霜雪苦,生意殊未足”,更是期待春风来到的那一天,能够解除幽居生活,重回自由天地。现在武汉已经解封,再看东坡先生的诗句,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历经劫难的武汉人民终于重回自由,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227903.html

上一篇:今晚的超级月亮
下一篇:红缘莲花掌
收藏 IP: 103.98.241.*| 热度|

11 舒红 宁利中 王从彦 张珑 杨正瓴 李学宽 郑永军 徐长庆 李东风 王胜利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