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落葵承秋露

已有 3795 次阅读 2019-9-24 23:24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今年的夏天酷热难耐,立秋后持续高温时间也很长,现在都快国庆节了,气温还常常在摄氏30度以上徘徊。热久了,难免让人会觉得烦躁、乏力、头晕、胸闷,中医讲这是“暑伤气”。苦夏的时候,胃口也差,一些清淡的蔬菜会更有助于打开味蕾,当下的时令食叶蔬菜中,落葵就是其中很好的选择之一。这段日子菜场的落葵颜色很是诱人,每看到落葵茎叶绿盈盈、肥嘟嘟的样子,那种细嫩滑腻的独特口感就会涌上心头,总是要忍不住买些回来做汤。


在武汉这边的菜场,你要说落葵一般是不会有人懂的,这里大家都叫它“汤菜”。的确,我也一直觉得,落葵叶做汤是这种食材最好的烹饪方法,当然,落葵清炒、涮食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即便如此,也仍然经常遇到有很多外地来的爹爹太婆们不认识这种蔬菜,或者是叫了不同的名字,偶尔听听大家用不同的方言交流落葵不同的名称,什么木耳菜、篱笆菜、豆腐菜之类不一而足,倒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落葵原产亚洲热带地区,但很早就已经在中国南方地区广为种植了。落葵之名,可以追溯至《尔雅·释草》,书中有载:蔠葵,蘩露。一说蔠葵缘于齐鲁方言,是因为落葵的卵圆叶片和棒槌的前端相似,古时候棒槌也叫“椎”,齐鲁方言中“椎”与“终”发音相似,故“椎葵”遂化为“终葵”;因草本植物之故,最终演化为为“蔠葵”。落葵与齐鲁的渊源,先秦时代《列女传》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鲁女忧葵”可以为证,李白的“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也可作为佐证。落葵之名尚有他解,李时珍便认为是书写讹误所致,蔠与落从字体来看倒也差不多,笔误的说法貌似也很有道理;此外还有说法是因为它“常蔓延于篱落之间”(篱落即指篱笆)而得名。


但是在中国古诗文中,“葵”字出现时,很多时候指代的并不是落葵。古诗文中,“葵”字出现的次数并不少:秦汉时期的如“七月烹葵及菽”(《诗经·豳风·七月》)、“采葵持作羹”(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种葵北园中,葵生郁萋萋”(魏晋《园葵诗·种葵北园中》)等等。唐朝的很多著名诗人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词中也经常出现与葵有关的诗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首汉乐府,小时候背古诗词时不求甚解,一直以为诗中的“葵”是向日葵,后来看了诗文注释才知道这里的“葵”据本草考证应该是冬葵。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即轪侯夫人墓中曾经出土过一袋冬葵子,从考古学的角度科学地证实了汉朝初年时诗中的“葵”就是冬葵。

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冬葵是锦葵科植物,而落葵则是落葵科落葵属植物;这几年开始流行的秋葵也是锦葵科的,而向日葵则是菊科植物。历史上,冬葵曾经在我国古代先民餐桌上重要的蔬菜来源,直至元代,王祯还评价说,“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耐旱,味甘而无毒。”但是明代以后,冬葵已经很少种植了,我国目前仅在少数地区方可零星见到种植和出售的,我也仅在本地一处荒废的屋子旁边见到过一株散逸的植株。

落葵的种植倒是常见得多。还记得最初见到种植的落葵是在森林公园一户农家的屋前林地中,又正赶上开花,当时心中很是高兴,那份开心,像极了台湾作家简媜偶遇见一丛野落葵时所诉说的“在最荒废的角落,也可能照见小小的美好”。最近在武汉东湖花卉市场的一个摊位前,也欣然见到一位老板用落葵作为花镜,不觉对老板的品味格外高看了几眼。落葵的这份诗意与浪漫,放在它紫色的种子身上也不输格调,古时妇女常用种子来榨取汁液做化妆品,色如胭脂,故落葵又有“胡燕脂”“染绛子”等别名。


       落葵是一种藤本植物,所以也有“藤菜”、“篱笆菜”等别称。“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在宋代文豪兼美食家苏东坡看来,广东惠州的落葵是一种堪与莼菜比美的食材,的确,仅以细嫩滑腻的口感而言,两者确实颇有相似之处,“豆腐菜”、“木耳菜”等别名,应该便是根据其独特的口感而来的。

       《尔雅·释草》将落葵注释为蘩露,是根据其叶片肥大容易承载露水的生物学特性而言,冬葵其实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无论哪种葵,“葵菜承露”所蕴含的“短暂而美好”等文化意象却是相同的。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之外,还有诸如王维的“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李白的“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白居易的“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等等诸多名句。马上国庆节就要到了,“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呆在小区或许也可以看看秋桂,如果能够抽空出去刷刷山,假如有幸观察到落葵承秋露的场景,倒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199348.html

上一篇:玉树万年花
下一篇:澳洲的蜜源葵
收藏 IP: 43.227.137.*| 热度|

12 杨卫东 王从彦 张庆费 张晓良 孙颉 杨正瓴 栗茂腾 刘全慧 段含明 张珑 张忆文 陆仲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