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也就是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它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周朝时即以冬至所在的月份为一年的岁首,并在这一天举行国家祭祀典礼。汉朝时改用夏历,但仍然延续了前朝的冬至日祭天传统,并称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此后历朝历代冬至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气和节日,先后被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现代天文学也证实了土圭观测冬至的科学性,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有意思的是,和冬至日期相近的圣诞节在最初进入普通国人视野时,居然是以“西国冬至”、“洋冬至”、“外国冬至”这样通俗的称谓来博得国人的欢心的。中西方文化之间,倒有些隐隐相通之处。但冬至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单纯地指示岁首,“冬至一阳生”,天地万物阴阳开始转换,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冬至三候都与此时的阴阳相生相克相关:“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但在城市日常生活中,这些物候并不容易观察到。中国地大物博,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其它地区也有很大区别,唐朝著名诗人元稹在湖北的时候就曾经说过“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所以观察节气与当地的物候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件充满地域特色的自然观察活动,现在在国内自然教育中备受推崇。
这段时间,武汉的最低气温已经低至零下6℃,晨练时草坪上一片寒霜,小区中法国梧桐、银杏和无患子枯黄的树叶已经凋谢殆尽,唯有女贞和桂花树依然青翠,这份形神确实对得起晋朝的苏彦在《女贞颂》称赞女贞道“负霜葱翠,振柯凌风”。女贞紫黑的果实更是吸引了一些越冬的鸟儿前来啄食,倒也在一片冬日的死寂中平添了许多生机。也难怪,女贞的花语原本就是生命么。
女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是颇有渊源的一种植物。在《神农本草经》中,女贞的果实被称为女贞实,列为上品,言其“主补中,安五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生山谷。”再往上追溯,《山海经》东山经曾经有记载:太山上多桢木,这里的桢木据郭璞考证,为“女桢也,叶冬不凋”,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女贞。女贞得名看来与它的这一特性有关,汉朝的历史学家颜师古曾经注释说“女贞树,冬夏常青,未尝凋落,若有节操,故以名为焉。”
按照现代的分类系统,女贞(Ligustrum lucidum)属于木犀科女贞属(Ligustrum),常见的小蜡(L. sinense)也是这个属的成员。有意思的是,宋代诗人张鎡在《眼儿媚·女贞木》中,居然有“山矾风味木樨魂”这样的诗句,让人颇为惊讶。确实,女贞白色的圆锥花序,冬至前后紫黑色的果实,乃至凌冬不凋的蜡质绿叶,和同属于木犀科的桂花都有相似之处,划分为同科确实有所依据。当然,仔细看两者花型和大小还是有所差异,而且香气迥异,花期也不同,女贞的花期正如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女贞花白草迷离,江南梅雨时”。此外,大约同是“叶冬不凋”的缘故,后人也有将女贞称之为“冬青”的,但是真正的冬青却是冬青科的,冬青的花为淡紫红色,不同于女贞的白色花序;核果呈椭圆形,熟时深红色,也不同于女贞肾形的紫黑色的果实。
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女贞历史上分布较广,原生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在很多北方地区也有栽培,也是常见的园林植物,李白在秋浦歌中描述道“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显然在秋浦所在的安徽池州市已是一种常见而且数量众多的植物。前些年小区中女贞树也曾经很多,这几年渐渐少了,可能是因为它的果实落在地上难以清扫,有关部门逐渐换成了其它树种。
其实女贞的果实既然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一定有着独特而有效的应用价值基础的,在小区中适当保留一些还是很有必要的。撇开现代研究文献中所记载的诸多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作用不讲,单说抗病毒研究领域,曾经有文献报道说女贞提取物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可以通过非竞争抑制作用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酶NS5B的活性,这倒是符合女贞子入肝肾的中医理论;也有报道说女贞子水煎液对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只是尚未见深入解析出有限成分。中药中有一味以女贞子为主药的“二至丸”,其治疗白发的效果也值得人们关注。二至丸的讲究之处在于,这味药的药效以采集夏至的旱莲草(鳢肠,菊科)和冬至的女贞子为最佳。也有单用女贞子泡酒或者煮汁饮用的,但是女贞子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所以还是经旱莲草中和配伍使用比较好。二至丸之外,女贞子也可以和桑葚合用,或者三者合用,也是常见的配伍使用验方,感兴趣的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予以尝试。此外,女贞属植物作为天然保健饮品在我国部分地区已有悠久的饮用历史,这方面的市场开发潜力同样不可低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6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