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在东方卫视做了一期有关转基因话题的节目

已有 10615 次阅读 2014-2-16 13:34 |个人分类:一孔之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转基因, 东方卫视, 环球交叉点

节目是年前(1月14日)录制的。在参与这个节目之前,我对东方卫视的《环球交叉点》栏目并不是特别有印象,不过节目主持人袁鸣是我们同龄人的偶像,从她当年主持《正大综艺》节目时就开始关注了,这次有机会见到了真人!

在节目录制前三天,才收到《环球交叉点》栏目编辑的邀请,年头比较忙,也没有太多时间准备素材了,只好硬着头皮匆匆上阵。当然,在与编辑联系的时候,我表达了我的顾虑:“不过我并不属于转基因研究方面的专家,我都是从非分子生物学技术角度来看待转基因问题的,因为转基因的确不只是一个生物技术问题。不知道您的这个节目形式是怎样的?对于这个极具争议的话题,我作为专家或者唯一嘉宾是不合适的。如果有多人交谈,讨论,我可以作为一种声音表达自己的看法。”编辑告诉我,就是4-5人的谈话类节目,因此只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就行了。当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他乐坏了——哈哈,这个节目可逗了,一帮人争得不可开交,几乎要打起来。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看过这个节目,不过他的话还是让我有些怕怕的。

节目录制完当周并没有播放,由于其播放时间是周六晚11:30,又迎来春节长假,慢慢淡忘了这事儿,我甚至从内心希望这个节目作废算了——我实在不希望因为在这个节目中我所表达的观点为我今后的生活招来一些莫名其妙的麻烦。直到7日晚收到一位老同学的短信,说在东方卫视看到我谈转基因了。我有些纳闷:节目没有播,他是如何看到的呢,估计是看到了节目预告吧。春节长假刚结束,晚上11:30的节目应该不会有太多人看到的,从官方微博的讨论来看,除了一些资深的叉烧(《环球交叉点》栏目的发烧友),的确也没有太多人参与讨论这个话题。虽然节目录制中对有些观点没时间完整表达感到有些遗憾,但总体效果还是让我满意的。由于参与这个节目,我在微信中关注了《环球交叉点》,前天看到了通知,说本周六请了四位新的嘉宾(崔永元、佟屏亚、顾秀林、柴卫东)继续讨论转基因话题,并且重播了上周的节目,我就只好继续关注这个栏目网上的讨论,这次就热闹多了。

在节目中,我表达的主要内容,其实与在我科学网所发表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下面我摘录在科学网上发表博文和评价的内容,再次重申我的认识。

我对转基因问题的态度一贯是:反对捕风捉影的“有害”故事,更反对斩钉截铁的“无害”定论。总之,我既不是挺转派,也不是反转派,如果一定要归为一派,那么我是慎转派......。我希望人人都是慎转派!多一些思辨,少一些武断。信心来源于了解,而不是勇气!(摘自“充分理解涌现性,慎重对待转基因” )

有网友喜欢这篇文章,进行了转载。有网友评价:“作者其实没有理解,一知半解”。我的回答是:“在转基因问题上,整个人类都还是一知半解的,因此才需要慎重对待。”何尝不是如此?分子生物学家总认为转基因是他们行当的事儿,其他人都不懂行,但真正的问题是,分子生物学家看到的只是分子水平,充其量到个体水平的问题,在种群和生态系统水平的问题他们知道吗?其实,大多数(转基因工程师们)都只是在转基因技术方面探讨,缺乏对转基因问题的科学思维和分析;但非转基因专业的学者(没有做过转基因实验,但并非对此一无所知的人),考察其科学风险的居多,这本来是科学的态度,但被懂转基因技术者认为不懂科学。究竟是谁不懂科学呢?技术和科学还是有界限的。我的博文正是从涌现性出发,来谈论对转基因应持有的慎重态度。

同时,在该文后面与网友的交流中,有网友认为我这种态度其实是反转派。我回答:“我说自己慎转(中间派),理由在文中说得很清楚了。如果挺转者认为只要不支持转基因都是反转,那的确是一个弱势群体了。但在我的感觉中,挺转者都是趾高气扬的强势,容不得别人说一句不同的看法,极端反转者也一样——这其实更多代表的是一种立场,而不是科学态度。

说到这里,我的确经历了与捕风捉影的反转人士之间的唇枪舌战,最后被认定为挺转派。针对一篇文章,讨论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导致白血病的说法,我发表了一篇博文“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导致白血病的说法,靠谱吗?”:这项研究其实根本就没有给小鼠喂食任何转基因食品,只是给小鼠喂食了含Bt孢子晶体的悬浊液而已!也就是说,从这个实验得出的结果,与转基因食品并无任何关联。就这篇论文的研究来说,能让我们直接联想到的,并不是转基因作物,而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广泛使用的含Bt微生物制剂。如果质疑这个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得到证实,首先受到打击的应该是这些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其次才可能是转基因作物,或者二者同时受到了挑战。之后,我再次就其中的实验设计问题,发表了一篇文章“与转基因作物问题相比,我更在乎其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从这个实验得出的结果,与转基因食品并无任何关联。我的这些论述,试图从实验设计的角度提示一下可能对科学实验进行捕风捉影的衍生。试验中所采用的剂量,是人类实际在转基因作物和有机作物下能暴露剂量的1百万到1亿倍,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任何化学药品,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都会构成危害,因此这样的结果意义不大。比如,换用食盐做类似的实验:用致死剂量下的几个梯度进行,观测血液方面的指标,相信也会有许多的变化。但这样的变化,可解释性并不强。这篇文章受到了一些反转人士的猛烈批评。拜读了他们的文字,我连辩解的欲望都没有,因为我不想为曲解的思想背书。

在东方卫视的这期节目中,我谈到了生命与非生命、风险与危险之间的区别,而关于这些认识我在一年前的一篇博文(从DDT的兴衰看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中已经进行了完整论述,现在也摘录在这里: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最重要特征是繁殖。其他非生命物质(比如外来化合物)在我们认识到其危害后,减少或停止生产,其在自然界的量会慢慢减少,最后所导致的危险并不会复制和传递,而是慢慢减弱。而生命就不一样了,这种风险会复制,传递,甚至放大。从生态系统来看,转基因生物就是一个新的物种,也是一个外来种,由于其生物学上的优良性状,大多具备了恶性入侵外来种的特征,其潜在的破坏性不得不令人担心:今天你能控制它在靶标生物上,明天你是否能控制其向非靶标生物的逃逸!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壮。生态系统无法恢复,就会产生新的演化,但这个演化最终可能导致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别到了当我们认识到其危害时,它们已经在自然界生根发芽,欣欣向荣,那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这个时候,谁敢负责,谁又能负责?...... 如果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有定论的话,早就像DDT一样,直接被禁掉了,哪儿还有那么多废话?就是因为存在这些不确定性,就是因为看到了转基因技术的优势,所以大多数学者都支持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但反对过早地商品化,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科学态度!

一直以来,我一直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应该是不足为道的,我更看重的是转基因技术泛滥之后所可能带来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危害。因此,我一般说,让我吃转基因食品,我也吃,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看到了网上流传的一步影片《美国反转者的呼声》,我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影片中呈现出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导致人体过敏、中毒、新型疾病和营养问题,是我以前认识上的空白。因此,我发表了一篇博文“美国反转者的呼声,请辨真伪”,引导大家来讨论。我在文中说:有人认为,“这个影片只是某个团体的人站在自己角度”,那么我想知道的是,影片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事实呢?如果是事实,管他是哪个团体,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如果不是事实,是在造谣,那我们就一条一条来批驳它,让其体无完肤,永世不得翻身。

因此,我将这种慎重的态度也扩展到转基因食品了。我不记得在哪些博文或者博文评价发表了对90天猪喂养试验的看法。刚才在写博文查资料的时候,查到了这么一篇文章“90天猪喂养试验结果公布,公众对转基因仍存疑”:......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斌则认为,从猪到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要认定其安全性,显然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目前不管是用鼠还是猪做的试验,如果想借此说明转基因作物对人是健康安全的,都是有缺陷的,因为无法看出其可能的世代累计效应。”赵斌认为,正确的做法是,用转基因饲料喂的猪所繁殖的后代继续喂食转基因饲料,累计三代效果,这才能有一些说服力。

最后,还是用我曾经在一篇博文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人类用科学认识世界,但永远无法穷尽真理,今天认为正确的认识,明天可能就是错误的,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是发展的必经过程和阶段,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局限性,别总以为自己是掌握真理的一方那么趾高气扬,这是很可笑的,因为没有人认为自己是站在谬误一方的。忽视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和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做法。


视频链接:

环球交叉点20140208:舌尖上的转基因之惑(朱毅、袁越、赵斌、刘学明)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转基因技术靠谱吗?(崔永元、佟屏亚、顾秀林、柴卫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768000.html

上一篇:从谷歌地球(GE)到地球视频监控
下一篇:人类已经无法阻止“第二次机器时代”了
收藏 IP: 124.77.170.*| 热度|

41 袁海涛 赵序茅 孙根年 蔡庆华 张俊鹏 李健 赵凤光 杨远帆 徐晓 丛远新 蔡小宁 李汝资 武夷山 肖重发 张骥 赵美娣 唐凌峰 徐耀 曹建军 李宁 郑小康 李土荣 曾泳春 李欣海 董全 李宇斌 秦斌杰 彭真明 朱阮成 严少华 张晓良 顾志峰 wgq3867 biofans JIANHUN hnld1110 Kaji s11s ddsers tlmercury yunmu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