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说我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完全是我读了好文《选题不当将研究生推出科研之门》之后的感想。作为导师,我们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并进行广泛讨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二八法则”真是无所不在。除了上篇博文《中国科研经费分配真的难逃“二八法则”的魔咒? 》中探讨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中的问题,在科学家自己的研究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80%的投入没有什么收获,最后能出重要研究成果的估计只是其中20%的经费和精力。与现在谈论的话题相关,“二八法则”作用于研究生分配中,应该也存在类似关系:80%的好导师或者是愿意做好导师的,可能只能分配到20%的学生资源,而20%的恶导师或者不想做好导师的,则占有80%的研究生资源,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导师的整体形象很糟糕。如果这样理解,就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老师想做好导师,但在学生眼里却很难觅到好导师。
今天阅读了置顶的文章《选题不当将研究生推出科研之门》,深深为徐耀老师这种敢于自我剖析、自我批评的态度所感动,不是出了问题就全部归罪到学生身上,而是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篇文章指出的一个现象的确值得所有的导师和学生注意,现在我想就里面的问题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
导师招研究生的目的,其崇高的宗旨就是为了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中探讨科学问题。培养不是空中楼阁,必须落脚到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对具体科学问题的探讨就是一个培养过程,因此二者是没有什么矛盾的。但是,在培养过程中所挑选的科学问题的不同,难度的大小却会影响到培养的结果。科学研究贵在创新,但创新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最后会转化为导师和学生的共同责任。有时候导师真得很无奈,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学生毕业,让学生干没有太大风险的活儿,所研究的问题可能本身也意义不大,而那些很值得探究的东西,往往风险也挺大。徐耀老师在其文中所困惑的这个矛盾固然是存在的,也许很多导师也都碰到过。对于这个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反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科研热情。但是这个矛盾真得无法调和吗?
各位看客,如果你本来做研究的目的就不想培养研究生,无所谓是否需要保留学生的科研热情,那么到这里你完全不用读下去了。如果你是被题目吸引过来的,也在思考“如何避免将研究生推出科研大门之外”的问题,请继续阅读。
做科学研究需要一定的课题资助,所以导师会挖苦心思去申请课题。如果是导师根据自己的学科方向和自己的前期研究积累而申请到的课题,对于导师来说,这个课题导师心里是非常有数的,指导学生做也会得心应手。我们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都是在这种模式下才能获得资助的,所以其总体成功率、性价比很高,用最近新闻的一句话来评价,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20%的经费,产生了全国基础科研近80%的成果。所以,这样的课题,即使有风险,其风险也在导师可控制的范围内,一般不会导致课题的失败而让学生丧失进一步探索的信心。记得有一个说法,说一个开美食店的老板,自己必须首先是一个杰出的厨师,这样在所请的厨师翘盘子的时候,老板根本就不用心慌,这说明了懂业务的重要性。同样,导师必须申请自己在行的课题,这是很关键的。曾经的教训也教育了我,有些课题如果与我的研究方向无什么联系,再多的资助我也会放弃,否则害了学生,也害了自己。申请课题,本来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但是,有些导师申请的课题经费,已经远远超出了进行正常的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实际投入,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好好指导学生了,也没有时间静心考虑科学问题了。天天为了应付这些课题,写不完的报告,开不完的会,所以不是这些导师不想指导学生,实属没有时间。到了年底,许多课题要结题,许多导师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着急是要千方百计地将课题经费花完,不然要上缴,心有不甘。本来申请课题时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学生,现在课题多了,反而起阻碍作用了,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呢?当然,如果有些导师申请课题纯粹是为了自己创收而不是为了科研,这个问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其次,如果一些研究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实验环节,或者其他一些非科研因素的具体细节,导师应该主动参与实验,并经常就里面具体的问题与学生沟通。可是有些导师确实做不到这点儿,给学生就是一个题目,其他的一概不知,也不过问,出了问题都是学生的,那肯定不行。如果学生都这么能干了,还要找你做导师干什么?导师的权利并不是用学位来交换学生的劳动和智力的。其实,导师们应该好好想想,你们昔日在攻读学位的时候,不是希望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课题和实验室吗,甚至还憧憬着要做什么伟大的实验,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你们曾经在自己的探索中不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吗,而且许多经验根本就无法在教科书上找到的。如果导师离开了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你如何将这些经验传递下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许多问题,或者与原有想法不一样的地方,或者与常识不符的东西,他们会很困惑,有时会简单将之理解为误差或者实验失败。如果导师对他们的这些细节问题都比较清楚的话,并给予客观的分析和指导,也许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或者重大发现。这种见怪不怪(从奇怪的现象中很快找出原因),无事找事(能看出别人看不出的科学问题)的直觉可能只是经验丰富的导师才具备。为什么有些学生称导师为老板呢,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是甩手导师的缘故,因为老板只需要指挥指挥,并不需要干具体的活。科研活动不同于普通的生产活动,任何人离开科研第一线久了,都会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敏感性。
学生总希望导师能分配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让他们做,我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一件具体的事研究一段时间后,研究者自己应该是这个方面的专家,其他人都不会比他更了解。要获得导师和别人的帮助,以便对未来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将问题清楚地表述给导师或其他人,导师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可对学生未来的探索给予自己的建议。所以,师生互动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也必须有这种主动性,并学会如何利用导师的特长来帮助自己。
对于一直对科学研究充满浓厚兴趣的学生,其实什么也不会将他们的兴趣打垮,往往越是有挑战性的问题,他们越有兴趣,这样的学生我也碰到过,不过不多。
相关博文: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527075.html
上一篇:
研究生指导笔记(1):在科学研究上师生是合作关系下一篇:
从幼儿学习语言心理看科学家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