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的公正归根结底在于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在一个公正的社会里,一个人对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与社会给予他的回报是成正比的。我把这种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叫做“贡献与回报正比”原则。一个人对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大,从社会得到的物质财富越多。在这样的制度引导之下,在这样的制度下,一个人在考虑问题、做出选择时,所考虑的是“如何去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自我”。人人都尽自己所能去为社会创造财富,于是社会财富越加丰富,人们所能享受到的物质资料越多,社会越加繁荣。
当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制度不符合“贡献与回报”成正比这个基本原则,人就会根据“趋利避害”的本能,去选择那些能够“付出少而回报多”的职业。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对于年轻人大学生择业,首先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然后考虑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服务。可是,因为现在我们的社会的财富分配没有按照“贡献与回报”这一原则为指导,所以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几乎都不会考虑如何去利用自己所学为社会服务,而是努力往那些“少劳多获”、“安逸钱多”的行业里钻。在这几年“国考”异常火爆,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过万人考同一个岗位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这个岗位必然是能够“少付出而高回报”的职业。不得不说,这样的现象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之大的。这会导致年轻人没有理想和志向,犬儒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盛行,社会走向低俗化、庸俗化。
在说一说高校教师这个行业。对于他们而言,“教书育人,培养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优秀人才”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最主要方式。在一个合理的社会里,高校的教师们更多想到的应该是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高校教师的收入也应当与他们对人才培养的贡献成正比。至于科研,应该是在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之后的空余时间里的事情。然而,因为高校里面的财富分配完全不按照“贡献与回报”这个原则进行,尽心竭力教书育人的教师或许生活清贫甚至入不敷出,每天忙于拉项目赚钱却尽量不给学生上课的老师也许赚得盆满钵满,八面威风。“纯教书不挣钱,只有搞科研搞项目才赚钱。”于是,绝大多数的教师都开始去搞项目搞科研,其实他们做科研不是因为热爱科研,而是热爱钱。因为高校里财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中国的教育,堕落腐坏至此!
再说一说关于出国的情况。如果在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里,一个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需要考虑的是:“这个选择是否有助于我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可是,现在选择出国的人,并非为了出国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而是想着在国外混个留学经历,回国可以更高的起点,得到各类人才计划的头衔,不用绞尽脑汁去发明创造出多么有价值的东西就能轻易获得与自己的贡献不相称的财富和地位。于是,太多的人在国外潇洒了几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没有什么过人的技能,没有为社会创造任何的价值,回国了却享受着各类人才计划的头衔,享受着国内同龄人所没有享受到的待遇!
要改变这些现状,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社会财富分配方式更加符合“贡献与回报”的原则。而这,也许只有政府各类管理部门才能有所作为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