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史坦利•布鲁希纳因普里昂理论获诺贝尔奖,普里昂理论打破了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的传统定律,打破了疾病要传染需有可复制的核酸的传统定律,等等。普里昂理论成为一个热点。
2002年,库尔特•维特里希因核磁共振(NMR)获诺贝尔奖。再次激发了普里昂理论的研究热点。二十年来各种动物(及人)的普里昂蛋白质结构几乎全部是他的研究组用NMR测出的[1996年他发表(于<<自然>>)第一个普里昂蛋白结构(鼠)]。
2003年,论文"J Virol 77: 2003-9"有重大发现,多个氨基酸联手能阻止普里昂疾病的发生。
2005年, 我们用同源模型,找到了这一盐桥,发觉在酸性环境下,拿掉了这一盐桥,兔的结构轰然倒塌,而人与鼠结构依旧,不受影响,我们在2006年9月的CSIRO一个会议上贴出这一海报。
2006年, 最后一天(2006-12-31)释放出兔普里昂蛋白的NMR结构(2FJ3.pdb)到蛋白质银行。NMR结构中找不到这一盐桥,在2010年的论文(J Biol Chem Vol. 285, No. 41, pp. 31682━31693, October 8, 2010)写到"the salt bridge between Asp177 and Arg163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61). Such a salt bridge, however, is not observed in our work possibly owing to the low pH condition."(他们的pH值是4.5)。
2010年, 11月24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兔普里昂蛋白的X-射线结构(3O79.pdb)释放到蛋白质银行,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讨论X-射线兔普里昂蛋白这一盐桥的存在或者不存在问题。基于上面提到的两个原因,找来3O79.pdb文件,发现果然这一盐桥(pH值是6.5)在那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0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