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inami

博文

文献导读---------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已有 4586 次阅读 2011-4-7 22:0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nrg2971.pdf

作者
:Mark A.Kay 来自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对疾病的基因治疗以及小的非编码RNA的生物学功能,他的实验室有很多来自于中国的学生,未来生物靠中国人啊!!
 
题目:State-of-the-art gene-based therapies: the road ahead
 
基因转移载体的研究进展促使基因治疗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已经用于免疫缺陷综合症、失明、癌症等的治疗。利用同源重组原理,第一例的基因治疗始于1980s,从那是人们认为基因治疗将会得到快速应用,但随后20几年人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基因添加、基因修改、基因删除来执行。可以分为体内和体外进行,体外需要载体携带的基因插入病人来源的细胞内染色体或者染色体外。
一 基因添加和基因修改
主要有三种策略:利用锌指核酶、micrRNA、iRNA
1 锌指核酶能对特定的基因序列进行改造,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效率高;缺点是筛选锌指核酶的过程比较复杂。
2 micRNA利用能够调节mRNA的功能,使得mRNA表达量下降,但是相对来说不如iRNA奏效。
3iRNA相对比较成熟,已经在体外实验中广泛使用。
我们主要研究利用载体导入smal RNA的工作,我们认为这些编码RNA和非编码RNA共同转染是最有效的
二 决定基因治疗成功的四大障碍(病毒载体为例)
1 载体的吸附,就是携带有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与宿主细胞的结合和进入细胞这个过程。病毒将被怎么运输到目标细胞内,最理想的是细胞特异的病毒作为载体。虽然病毒进化出穿过细胞膜的能力,但是也被胞内体和细胞核膜两个所阻挡。
2 病毒进入细胞后的存在状态:可能被消除也可能整合到染色体。进入细胞内的病毒载体可以以附加体的形式存在,但是随着细胞的分裂可能丢失,但是在一些相对增殖较慢的细胞来说是可以的,还有一种是整合到染色体上,这样就可以随着细胞的分裂不断得到复制,但是这也会导致宿主染色体基因的异常,导致癌症的发生
3 目的基因的表达:目的基因的持续表达非常重要,但是有可能受到宿主表观的修饰,使得载体携带的基因失去功能
4 产生的免疫反应:病毒载体进入体内会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最终导致失败
三 逆转录病毒载体
逆转录病毒再提要求较高,一般要转染分裂期细胞,限制了它的应用,慢病毒载体克服这个缺点
四 小鼠莫罗尼逆转录病毒载体治疗免疫缺陷
2000年宣布成功治疗了X连锁的重症免疫缺陷,20个病人其中有5位最后得了白血病,这是因为插入的病毒激活了原癌基因LMO2
五 慢病毒载体
慢病毒载体不需要非得感染分裂细胞这个条件,末端含有长的末端重复序列,但是不含有强的启动子,现在也应用到了基因治疗载体,特备是造血干细胞,到目前没有发现有致癌的表现,但是不能够在细胞内稳定的表达,随着复制逐渐的被丢失
六 癌症和HIV的基因治疗
癌症现在有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先关病毒载体。现在经过20多年的研究,大多数的病毒载体都是经过改造后使用的,现在让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改造病毒的问题,希望通过人为的删除、添加、改造原先载体的部分获得人们所需的各种载体。
七 非病毒载体
非病毒载体包括了质粒载体和不包含任何外来DNA的载体,主要是纳米材料,这些载体主要的问题也是如何导入细胞,在细胞内如何表的问题:转座子和重组酶也用于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组,它们也都有各自优缺点。第一个转座子睡美人。
利用整合酶来增加表达。
八 未来趋势
未来纳米载体如果能够克服转入效率问题将有可能发挥主要作用,未来将会解决两大主要问题:第一个是载体的效率问题;第二个是细胞的产生的免疫问题。结合ips技术从病人身上获得干细胞,然后把改造后的干细胞输入患者体内。
 
这篇综述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但是都是比较基础的课本知识,没有什么好具体介绍的,总的来说就是把目前的基因治疗相关的一些问题总了介绍,特别是针对载体的问题,这里载体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分为DNA病毒、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载体、腺病毒、腺相关病毒载体等;非病毒载体主要是转座子和重组酶介导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7687-430654.html

上一篇:文献导读----不同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是不同的
下一篇:做研究生要注意的事
收藏 IP: 59.78.112.*|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