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eepingsui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博文

谁错了?——我们需要更人性化的制度 精选

已有 5510 次阅读 2011-1-19 22:58 |个人分类:新闻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制度, 新闻, 人性化

    在刚刚过去的考研日子里,有这样一则新闻《36岁考研女子未带身份证两次跪求进考场遭拒绝》,我是在新浪微博看到这新闻,微博发出不久,博友们都纷纷对其进行评论,在众说纷纭的回复中,大家有几类看法,一类是认为女子粗心,怪不得谁,或说是活该,下跪也有失尊严,监考官严于执行纪律,应该支持;一类人是认为监考官太过冷血,面对这样一个女子还如此铁面无私。还有一类人觉得考研女子和监考官都应该负起责任。

    对于这样一则新闻,我作为考研过来人,能深深地理解一个考研人的努力和辛酸,说实话,内心更多是对女子的同情。但是,当抛开这些痛心的情绪,冷静下来想想,这样的悲剧,其实是否可以避免呢?

    一、考研女子错了吗?

    对于每一个认真准备考研人来说,坚持到走入考场这一刻的所有付出都是不容易的,何况当事人已经36岁的妈妈了。她的年龄条件和实际情况比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难度大了许多,可到了收获的时刻,却遭遇了如此的悲剧,实在令人痛心。面对如此重大的考试,却忘记带了身份证,不管是怎样的解释,在这个点上她的确是错了,也很不应该。对于监考官的反应,她下跪了。这虽然有失尊严,但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对这考试的重视和备考以来的艰辛,这使得她已经有些丧失了理智了。对于她做出的行为,我们都不该提倡,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是一个考生半路遭遇抢劫,证件丢失,那么对于这样的事件,是不是一向同情弱者的中国群众都会更倾向于同情当事人而唾骂监考官呢?这样一看,导致这一悲剧,真正犯错的人并非考研女子了。

    二、监考官他们错了吗?

    监考人员面对已经制定实施的制度和纪律,他们的身份就只能是执行者,发挥着监督的职能。不管他们处于怎样一种心理,只要制度上面没有明确规定的,就只能是认真去执行,任何一种做法都逃脱不了徇私之类的罪名。所以,我认为新闻中如此铁面无私的监考员是应该提倡的。虽然在这则新闻中,他们所接受的是最低层的“挑战”,面对下跪,相信他们情感上有所动摇,也深感无奈,还是坚持住了。可如果遇到一个“我爸是教育局长”或是一个大红包,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我们就无从求证了。那这么分析,监考官严于执法,尊重制度规定,也不该给他们冠上罪名。

    三、究竟是谁的错?

    如果这则新闻,大家看完都会觉得不寻常,那说明事件的实质肯定反应出一定的问题。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制度本身。在我们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制度应该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让人从中体验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在现实的检验中,当制度或者政策与现实出现矛盾时,很多人都在质疑当事人的错,都对当事人提出了各式的要求,但看看我们的历史,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制度出了问题。制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我们不该总以“死”的为标准,那这样活人迟早也变成死人般了。考场规定没带身份证不得入内,迟到XX分钟就不得参加考试,这些规定的确是对于一名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基本要求,这些规定一点也不苛刻。可是就如上文提到的抢劫事件,难道考生只能望着考场自认倒霉吗?如我们可以把制度制定得更加人性化,这些悲剧是不是就可以改写了呢?

    四、错误的弥补——更人性化的制度

    每个政策或制度等的出台,我们都难以保证它能够完美地开展,特别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但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修正,还是值得称赞的。我觉得,面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是否可以考虑以下的建议?

       1. 在考场上设立备用课室,安排备用监考员,如有意外等情况出现,可以让其先到这些课室进行考试。这样既不影响他人的考试,也不会扰乱考场秩序。如果考完发现该同学的确有违规行为,那取消他的考试成绩也不迟。

       2. 将互联网信息引入考场。现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的身份证、准考证都在网上有相应的备档,如果我们可以考虑将教育部门,公安部门等联合起来,在需要的时候让网络“出手相救”,也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们制定考场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维护考场纪律,那么如果换一种做法,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而且本身的目的又不受影响,那何乐而不为呢?每次制度出现问题的时候,最难堪最无奈的往往是执行者和当事人,那么作为这些政策或制度的制定者,作为人民的公仆,是否应该更加为人民多考虑一些?如果发现问题,相关部门可以及时承担责任,不断完善,而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那么我们在制度仍缺失的时代,还是可以尽力做得更好。

相关新闻的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11-01-18/030721830868.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5493-406039.html

上一篇:一名传统学生眼中的“南方科大”
下一篇:从壹基金案例分析政府在推进慈善事业建设中的新思路
收藏 IP: 121.8.171.*| 热度|

5 陈钊 杨正瓴 丁甜 金小伟 colorfulll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