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tians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tiansheng

博文

论淮河流域文化的定义诸问题

已有 4830 次阅读 2010-11-17 07:56 |个人分类:淮河文化研究|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定义, 淮河文化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蚌埠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大学历史系、淮河文化研究会等单位鉴于学术界淮河流域文化的研究出现端倪,且渐呈发展之势,便顺应时宜,召开首次这样高级别的淮河文化研究会,进行学术交流,让有志于淮河流域文化的研究者、关注者、支持者有一个相互交流、激励的机会,以冀对淮河流域文化的研究进行组织和指导,此乃功德无量之举。为不失良机,笔者亦将自己关于淮河流域文化的定义、历史分期、研究分类诸问题的初步思考所得形成文字,以向方家请教,以求正解。

 

一、关于“淮河流域文化”的定义

    给事物下定义,是学术研究最难为之事,但要研究事物,又不得不为所要研究的事物下定义。自古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可见定义是对事物的基本判断、认识和概括,是研究问题的起点。同时定义又是人们随着对事物认识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尽管笔者对定义如同畏虎,但还是提出自己关于“淮河流域文化”的定义,因为这是研究问题所不能回避的起点问题。

  通常所谓淮河文化,实际上是淮河流域文化的简称,在“淮河流域文化”这个称谓中,“文化”是主词,“淮河流域”是限制词,是对“文化”起限定作用的。要准确界定淮河流域文化,首先必须对“文化”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所谓大致,确实是因为对于“文化”的认识委实是过于纷纭其见之故。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合著《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检讨》,统计从1871年到1951年的8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种,从广义来说,凡是人类创造的都可以说是文化。从狭义来说,一定的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从儒家思想来解释,文为文德,化为教化。文在甲骨文里为花纹、图样,其状类似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彩陶器上所绘的一种编织花纹的图案,这就是经过人为艺术加工的意思。化,教行也,物纵横无隔阂,引导人向善。文化是经过教育而获得的东西。英文“文化”为culture,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为耕耘,在自然界劳作,从中取得收获物。此词还有练习、居住、留意、敬神、教养之意。法文之“文化”为“训练、修炼”之意。还有一个词civilization,原为文化,和文明混用,后译为文明,有“文雅、城市、政治”等多种意思,文明是文化发展较高的阶段。所以,文化不是人类的遗传的本能行为,而是人类有意识地用行动改造环境的学问和方式,文化是超脱动物的一切,是人类力量的体现,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史。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化下过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①这一定义向我们指明了:A,被称之为文化的东西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和掌握的东西;B,文化的社会性和继承性;C,文化是诸要素复杂的纵横交错的统一的总体。由于泰勒的定义缺少物质文化的内容,后来美国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M·M·维莱又补充进了“实物”,把文化的定义修改为:“文化是一种文化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学上学到的能力与习惯。”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②胡适云:“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③梁漱溟认为:“文化是生活的样法。”④综合言之:文化是社会的生活方式,是创造,是民族精神。

    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方式,根据文化结构的三层面理论,对象化了的劳动,即物的层面是外层;包括自然和社会理论,社会组织制度在内的心物结合的部分是中层;内层即核心层是心的部分,即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因此,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又或某一地域长期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社会风气、道德规范等。也有的学者把文化更为简洁地概括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文化作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它的形态具有时代性,每个时代有自己时代的文化形态;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的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因而带有连续性、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当然,文化的连续性、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指文化非一成不变,文化形态在民族交往中和其它地区的其它文化相接触中会发生交融,从而又促使自身不断演化。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阻隔,加上自然经济的影响,一省之内就有数种甚至数十种方言,各地民性、民俗各不相同,形成了地域文化。仅就安徽而言,就有本土的徽州文化、桐城文化、皖文化(这里指狭义,非有人所指的安徽文化的简称)和含本土文化的长江流域文化、淮河流域文化、楚文化、吴文化、淮夷文化等,这些都是地域性文化。与民族文化一样,地域文化有延续性、传承性。随着时代的演进,交通的渐次发达,信息传播的加速,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地域文化演化加快,同时又使各地域文化具有相互影响、相互融纳的趋势。地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后吸收容纳外来文化的部分文化,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新的地域文化。

    给事物下定义要反映事物的特质。任何关于“淮河流域文化”的定义都必须反映淮河流域文化的特质。淮河流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因此要突出其地域特征。按照中华书局1988年版由水利电力部水管司、水利电力科学研究院编清代江河洪涝档案史料丛书之一种《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一书中之“淮河流域清代行政区划图”,淮河流域是包括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各一部分的广大地带。“流域”(drainagebasin)的地理学解释是:“又称‘集水区’。水体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的总称。”⑤《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⑥可见,不管如何给淮河流域文化下定义,作为流域文化,顾名思义,总是与水紧密相连的,无水则不成流域。淮河流域,是指淮河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广大地带。其现干流与支流密布赣、皖、苏、鲁4省的33个地(市),182个县(市),具体说来,包括下述干流和支流及其所流过的地带(一般以行政区域作大致的划定):

    (1)淮河干流;(2)淮南水系,包括史河、淠河……等河;(3)淮北水系,包括洪河、汝河、沙河、北汝河、贾鲁河、颍河、惠济河、涡河、淝河、浍河、睢水等;(4)沂沭泗水系,包括泗河、南四湖,沂河,沭河、含邻近的小水系傅疃河、龙王河、青口河及其流经的地区日照、赣榆等;(5)里下河水系;(6)域内湖泊。淮河干流长1000公里,东西长700公里,南北宽400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安徽省的面积。其中淮河水系19万平方公里,沂、沭、泗水系8万平方公里。

流域文化是以“水”为特质的,因此,故有长江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珠江流域文化等之说。淮河流域文化具有所有流域文化或水文化的一般特征,但其特质则是以“淮河水”为特质的文化。显现淮河流域文化特质的方面很多,略加罗列,便有数端:

    ──淮河作为我国的第三大河,是我国南北方划界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这是特有的观念文化;

    ──由于淮河流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本域的军事文化(有称军旅文化)色彩较为浓厚;

    ──淮河流域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同时也是物产丰富,农作文化水平较高、之区,显示出典型的流域农业文化特征;

    ──淮河流域历来是我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域,流域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8%,流域人口达1.3亿(1990年资料),占全国的10.8%,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2.5%。同时也是各民族人口融汇之所,显示出独特的过渡性人口文化特征;

    ──淮河流域的南部和北部地区分别与长江流域的北部地区和黄河流域的南部地区相互交汇,历史上常常因河道水利变动而使流域界线发生变动,显示出本域文化的丰富性、深厚性和与相临地域文化的互渗性;

    ──形成以花鼓戏、花鼓灯为代表的多种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等等。

    由这些特质的东西所决定,使淮河流域文化有自己的区别于其它流域文化的东西。厘清淮河流域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明确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最紧要的一点,作为对淮河流域文化的学术研究,我们既要研究作为流域文化共性的东西,而且更为根本的是要研究本域文化的个性、特色的方面。

    给“淮河流域文化”的定义中,要反映域内各种文化样态的存在。淮河流域作为一个面积广大的地域,东临海外,北接燕赵,西连晋楚,南毗吴越,南移北迁,东风西习,这就使域内的文化样态也不尽相同,例如,扬州和开封同时两个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是中原气息浓厚,素存帝王之气;一个是水滨色彩鲜明,素为商业首区,其文化样态大有区别。同样,安徽的寿州地区与山东的济宁地区的社情民意也是互有差异,一个多呈齐鲁之风,一个是更近吴楚之俗。可见,虽同属淮河流域,也是个人各面,当然应都是淮河流域文化研究者研究的东西,正因为本流域文化的多样性,才愈显其研究内容的丰富。

    作为淮河流域文化的定义,还要反映历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征服淮河的内容,淮河流域人民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古代灌溉工程芍陂(今称安丰塘)、人工运河邗沟、鸿沟、京杭大运河、浮山堰、洪泽湖大堤等,这些工程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治淮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而形成了淮河流域独特的水利文化。

    另外,笔者还主张把淮河全流域的文化称作为淮河全流域文化,把淮河干流区域的文化称作淮河干流流域文化。二者的关系是前者涵括后者,后者是前者的主要部分,即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作这样的划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淮河流域的主体部分是淮河干流区域;二是淮河各支流区域文化实际上是淮河干流两岸文化的辐射和延伸;三是非干流流域文化与其它流域文化交叉,相互重迭,不能充分体现本流域文化的特质和特征。因此,我们在给淮河流域文化下定义时也应充分表达这样一种观点。

    综上所述,笔者试给淮河流域文化下一个定义:淮河流域文化是域内各种文化样态的总和,是千百年来生活在淮河干、支流地域的人们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主要以流域文化为特质的、以水利文化为核心的、以淮河干流区域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这个定义包括这么几层含义:(1)淮河流域文化是以流域文化为特质的;(2)淮河流域文化是以水利文化为核心的;(3)淮河流域文化是以淮河干流区域文化为代表的;(4)淮河流域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本流域的人们日积月累形成的,强调说明没有人类的活动作用过的事物无所谓文化。

    二、关于淮河流域文化的历史分期

    文化的东西必定作为历史上长时期积淀下来的处于相对稳定的或稳态的东西,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研究文化,就是研究文化史,推而论之,研究淮河流域文化就是研究淮河流域文化史。历史出科学,所以有历史科学的说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恩格斯后来又说“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⑦很显然,前一种指的是广义的历史科学,后一种说的是狭义的历史科学。恩格斯还曾就此这样评价黑格尔:“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⑧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正是继承了这种“巨大的历史感”去研究人类史,才从中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感或历史观念是一切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因为既然人们探索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那就必须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去探索。科学研究必须采用历史的方式或者逻辑的方式,历史的方式主要揭示事物发展的顺序承递和历史事实,逻辑的方式主要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了避开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不致打乱思维进程,“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实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维过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⑨“逻辑的发展完全不必限于纯抽象的领域。相反,它需要历史的例证,需要不断接触现实。”⑩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任何问题,都要带着历史感或历史观念去进行研究才能成为科学。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研究淮河流域文化也应有这种历史感或历史观念。

    研究文化的历史的东西,除有历史感(历史感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感和科学性)还不行。由于研究文化的历史或历史的文化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众人之事,需要分工与合作,又因为文化(历史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历史沉积的综合反映,巨大的社会变革必然也同样引起文化的更新,所以,从全国来说,文化发展的进程和分期本身也基本上与大的历史分期相一致,也就是说,我们研究地域文化(史)要考虑普遍性适应原则。但是,作为地域文化,除具有普遍性特征外,又带有个别性、特殊性,因而,又可根据本域的特殊情况加以分期,其根本原则是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另外,社会科学研究也要考虑简单性原则,如在分期上要宜粗不宜细,以事物的主要特征的显示、重大事件的出现来加以划分,不能拘泥于某些枝节。

为此,我们试对淮河流域文化作以下分期:

     1、秦朝以前,传说时期至公元前221年;

     2、古代时期,公元前221──1840年;

     3、近代时期,1840──1949年;

     4、现代时期,1949年以来。

    对淮河流域文化研究作这样的历史分期的意义何在呢?在于探索文化演化的时代性、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从中探讨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的关系。同时也便于研究者对淮河流域文化研究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喜好作时段上的选择。

    三、关于流域文化研究内容的分类

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的内容可以作各种各样的划分,可按三层面理论来划分,也可作其它的划分。笔者认为,根据淮河流域文化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从研究的规划实施操作考虑,内容大致上作5类划分为宜:

    1、整体研究:包括淮河流域文化的内涵、研究对象、任务、作用、特征、区系类型、结构体系、研究的指导思想、方法论以及本文化在全国流域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的地位等,这些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具有对本域文化其它方面研究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可不断地提升本域文化研究的理论素质和学术品位。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十分重视加强整体研究(开始一般是概论性的),做到与实态研究齐头并进,始终保持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的方向和导向,以尽量避免走弯路。

    2、文化实态研究:包括淮河流域文化的历史分期及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实态,这一方面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历代域内以水患为主的自然灾害及用水、治水及荒政等研究;域内人口的源流、分布、迁徙、集聚和融汇研究;域内远古部族文化研究,包括新旧石器文化的发掘及历史地位的确定等;域内文字符号起源研究;禹迹文化考辨;古方国研究;淮夷文化研究;方言文化研究;婚丧等习俗文化及演变研究;民间艺术研究,如花鼓灯、花鼓灯等研究;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城市文化研究;军事文化研究,包括域内古战场研究,水战研究等;宗教文化研究;山水文化研究;历史(含革命历史)文物研究。

    3、文化人物研究:关于淮河流域文化的人物研究,主要不是也不应该是人物的全面研究,尤其不是全面研究那些具有全国或世界性地位和影响性的人物,而是主要研究人物业绩和成就的本土渊源和对域内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淮河流域治水、水利建设等作出贡献的水利思想家和水利专家、著名工匠的研究;对域内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帝王的业绩的本土渊源和对域内文化的影响的研究;对域内科学家的研究;对域内军事家的研究;对域内文学艺术家的研究;对域内各类民间艺人的研究;对域内各类反动、落后帮派、团体及人物的研究等。

    4、旅游资源文化研究:这项内容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的,它对于扩大淮河流域文化在国际国内文化的影响十分重要。这一方面的研究包括旅游景点的开发、开放、增容、扩建、新建、布局和相应的配套设施(软硬件)等。

5、思想文化研究:包括思想文化典籍的发掘、整理、出版;民众意识研究;社会风俗研究;民间传说、寓言、揭帖、口号、谚语、民谣研究等。

    以上五者的各项,1是整体研究,2-5是分析研究,或曰是抽象研究和具体研究的关系,二者不可或缺,抽象的研究只有在分析的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高层次的抽象研究也只有在分析研究已有相当的基础时才能进行,而当抽象研究有了新的认识之后,所产生的新要求又会促使分析的研究中心发生转移。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无止境的,而不是割裂的。

    四、淮河流域文化研究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坚持一个特色即淮河流域特色。特色是一事物区别于同类其它事物的地方。从学术研究来说,特色强调的是学术个性,特色是学术生命之所在。作为淮河流域文化,其特色是研究域内的种种文化样态,这些文化样态一定要认准是本域的,而绝不能是与别种流域文化共有的,它是所有流域文化、从而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一部分。一切区别于其它流域的文化现象都构成本域文化的特色的组成部分。本文第一部分所指淮河的特质文化和第三部分研究分类中的文化实态、文化人物、旅游资源文化、思想文化等的罗列即是。当然,笔者的罗列只是释例性的,很不周全,但至少说明,这些东西是显示淮河流域文化特色的。把这些特色文化研究深透一些,是本域文化研究工作者的责任。一切为本文化研究需要而所作的其它相关问题的研究绝不能喧宾夺主,只能作为铺垫,其结论也只能作为本文化研究的诠释性材料,研究本域文化必须以坚持淮河流域特色为要旨。

    2、避免两种倾向。首先要避免泛文化现象,其表现是“文化一个筐,萝卜青菜往里装”。这个现象在其它地域文化研究的初期曾经出现过,从而使研究出现过弯路。这种现象出现的症结在于:一是由于小生产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一些研究者喜欢建立某种大而全的体系,总是企图将一切包容在某一体系中,以显示某一研究的重要;二是确实是由于“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与多种学科交叉,使人不易把握界定的缘故。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把特定的文化研究对象泛化,往往把文化弄成为一个不伦不类的知识大拼盘,毫无特色可言。笔者认为建立必要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可以的,但反对把研究对象泛化。实际上,追求大而全的体系的问题在于:某种体系建立了,一是可能仅自识于“桃花园中人”,而得不到外界承认;二是造成学术研究力量的分散,难以造成影响,形成气候;三是难以聚集相对固定的研究人群;四是易于陷入平庸,形不成特色。其次要避免虚文化现象,其表现是“借人才于异地,移景物于一方。”[11]以淮河流域文化人物为例,本流域内出了许多伟大的历史文化人物,如孔子、曹操、朱元璋等,从广义上说,这些人物当然是本域文化研究的对象之一,但笔者认为,从本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他们,只能作一般的研究,绝不能将他们作为研究的重点,因为这些人物属于国家级甚至世界级人物,在这些人物中,有的国际国内有研究他们的专门组织和机构,如果我们将他们作为重点来研究,显然有些本末倒置,也难取得大的成果。而且说这些重量级人物的思想归于本域文化,显而易见十分牵强。从本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些历史文化人物,主要是研究这些历史文化人物与淮河流域文化的渊源关系,研究他们在本域的活动和产生的影响等。再者,有些历史人物的出生地为本域,但其主要活动和思想的形成并非主要在本土,实际上是一个“外地人”。我们不能强拉硬拽,搞学术上的攀附。仅就文化人物研究而言,本域文化应着重研究与本土文化有紧密联系的人物,如治水人物,对本土建设发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一切其他与本域文化相联系的人物或人物群体。避免以上两种倾向,对于开展淮河流域文化研究十分重要,有助于我们在研究之初就能轻装上阵,不背过重的包袱,这里面既有本域文化研究的内在要求,更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可使我们从一开始就注意避免把淮河流域文化研究泛化和虚化的现象。

    3、突出三个重点。研究淮河流域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在研究着力上不能十个指头平均用力,布局上不能“八月桂花遍地开”,似应集中力量,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进行研究,以保证本域文化研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笔者认为,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重点是水利文化,这是最能体现本域文化的方面。这一方面,要研究历代劳动人民治水的业绩和精神风貌,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封建帝王的治淮方略,历代对本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由此直接影响到的流域经济状况并相应的包括地上、地下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遗存等。第二个重点是域内独有文化,这些文化只凝结于本域,是本域代表性文化,如远古的淮夷文化、八公山的豆腐文化、明中都的皇城文化等。独有文化是最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是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并存的文化。第三个重点是淮河干流区域文化,其理由前已有述,不再赘言。没有重点,就没有特色,突出重点,做到先重点后一般,自然本域文化的研究就会特色鲜明。

    4、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淮河流域文化是一门多学科内容交叉的学问,它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但处理得不好,就有可能出现“一锅煮”和乱贴标签的现象。与本域文化最易发生混淆的是地方史、地方志、社会史、水文化,因此,要处理好本域文化与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所谓“处理好”即找准本域文化研究的位置,不抢别人饭碗,不乱贴标签,既不越位,也不脱岗,要“立足本职”。

    五、向决策层和组织者提五点愿望和要求

    这次淮河文化研讨会在蚌埠市召开,实为学术界的一件幸事,决策层和组织者们的高瞻远瞩和虚怀若谷,由不得笔者不因感奋而提出自己对于深入开展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的五点愿望和要求,供研究参考。

    1、为组织、发展和稳定本域文化研究队伍,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建议成立一个相应的组织机构,可称为“淮河流域文化研究中心”或“淮河文化研究中心”,机构地点设在淮河流域中心城市之一的蚌埠市。设在此地的理由:一是在这里召开了首次较高层次的淮河流域文化研讨会,二是此地已经初步形成了淮河流域文化研究队伍并出了一批成果,三是此地与国家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同在一市,便于争取该委各方面的支持。有一个组织机构和常设地点,可使研究者们心有所归,也给研究的组织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2、为随时检阅和交流本域文化研究的成果,并给研究者提供一个发表研究成果的阵地,建议尽快创办一份刊物,刊名可起《淮河文化研究》。步骤可先试办内刊,然后争取公开,如此项实在困难,亦可通过协商,先在淮委的《淮河》、省社联的《学术界》等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开设“淮河文化研究”的栏目,定期发表有关方面的研究文章,待时机成熟后,再创办专门刊物。

    3、喜闻近期将有《淮河流域开发史》和《淮河文化概观》等论著问世,但至今尚未见(可能是笔者孤陋寡闻)淮河流域通史方面的著作,而这又是研究本域文化的重要参考书、入门书,为此建议组织人马,尽快写作并出版一部《淮河流域通史》。这部书可能一开始并不能达到很高水平(可以通过再版形式不断提高成书水平),但最起码可以解当前研究参考之急需。

 

    4、为使本域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有较高的起点,建议聘请几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作为顾问,他们的呐喊、呼吁和支持可大大提升本域文化的地位与声誉。

    5、从笔者有限的观察和可行性考虑,建议蚌埠市政府和淮委两家联合,每年拨出一定专款资助学者的研究。为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实施资助上建议实行每年一度的奖励型资助,即按章程设定若干个奖项,对申报的成果进行评审后,根据奖级颁发奖金。只要坚持扶助,必有大作问世。文化研究有着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可以扩大一地的知名度,可带来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可为决策层提供决策材料等等。实际上,对文化研究的少量投入,其产出是无法计量的。鉴于研究者的研究并不直接受益,何况自身还要作研究上的投入,适量给予一点资助,作点补偿,以维持一个较长期的积极性也完全是应该的。

以上是笔者近来的思考所得,有的内容限于文字未及展开,已经初步展开的,也可能存有很大的漏洞,但笔者有决心和有信心向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学习,并与之一道为淮河流域文化研究的繁荣和本域内各项建设事业尽绵薄之力。同时也相信,只要同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又有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扶助,经过数年奋斗,淮河流域文化研究一定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注释:

①《原始文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第98页。

②《什么是文化》,《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4册,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97页。

③《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存》第3集,东亚图书馆民国11年,第1卷。

④《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3章,商务印书馆1987年。

⑤《地理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607页。

⑥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26页。

⑦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附录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526页。

⑧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附录二,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第531页。

⑨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附录二,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第532页。

⑩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附录二,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第535页。

[11]洪亮吉:《泾县志·序》(清嘉庆本)。

(说明:本文是1998年6月应蚌埠市院社科联主席郭学东先生之约而提交给安徽省首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的文章,并在当年12月在蚌埠市郁金香宾馆召开的大会上发言,后本文被收集在《学术界》1998年“淮河文化研究专辑”上,发表时有删节。现检索出当年提交论文的电子原稿博出,向网友们请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0922-384553.html

上一篇:在北京卖书
下一篇:关于建立王茂荫纪念馆的建议
收藏 IP: .*| 热度|

1 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