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mouy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oumouyan

博文

浅议中科院的定位:(四)中科院与高科技产业的距离 精选

已有 6493 次阅读 2011-10-10 18: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科院, normal, color, face, 高科技

    浅议中科院的定位

                                                                                                                 邹谋炎

 

(四)中科院与高科技产业的距离

中科院不可能如同产业部门那样做产业方面的事,但也有例外,如“龙芯”。因此,讨论中科院与高科技产业的距离涉及到的是一个“度”。距离近了不行,远了恐怕也不行。

人们十分关心中科院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能做哪些工作,希望看到“引领我们国家科技跨越发展”的实例和实效。白院长提出的“3+5”计划给了我们许多想象空间。

不少研究者认为中科院只能做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应该和产业方面明确分工。这个想法的结果是让中科院继续学院式运行模式,在现实世界中肯定行不通。首先是国家需要的若干重大项目,虽然是工程性的,中科院仍然占有发展优势,并且是中科院一个主要的经济来源。其次是不符合国家希望你当“火车头”的愿望。能带动科技和社会经济进步才是“火车头”。

另一方面,从中科院自身发展来看,完全有必要与高科技产业建立起联系。

首先,虽然“产学研结合”的口号提了许多年,但从未见到有影响的实施例子。从培养研究生和年轻研究者的角度,中科院缺少一个紧密结合应用实际的场所。要么中科院应该自行组建这样一个容许创新试验的训练基地,要么寻求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机制。无论哪种方式,都意味着从组织机制和研究方向上都要拉近与高科技产业距离。

其二,人们承认应用需求是科技进步创新的源泉,不了解产业进步动态,我们就只能在书斋里做研究了。应用需求是研究人员发掘科技创新课题的最有效途径。与高科技产业结合才能提供这种途径。正如白院长所说,“如果知道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话,科学家做工作的时候就会更加瞄准产业发展的需求,而不是通过自己看文献的方式才了解这个产业可能需要什么。

第三,中科院目前缺乏应用科学技术积累,事实上难以适应企业提出重大科技需求问题。例如院“技术转移中心”曾主持多次与企业的科技对接,还没有出现有影响的成功案例。中科院在这方面必须有所作为才会被社会高度认可。

第四,中科院应该向企业学习产业化经验。中科院承担的若干国家项目事实上和产业部门的职能相当。我们工作的成果很好,但有一个缺点是迟迟难以进入市场,这无疑对中科院和国家都是一个大损失。其实这是一个一般性问题:现代应用高科技发展最终都要接受应用市场检验。如果从设计理念、产品目标、运作管理机制开始尽早和市场接口,情形会完全不同。

白院长讲话中提到“如果我们能够统筹方方面面的力量,与各方面一起攻关,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布局、形成合力的话,也会起到更好的作用”,这是拉近中科院与高科技企业距离的一个好想法。为了达到目标,需要解决谁来实施“统筹”的问题,至少是谁来倡导“统筹”的问题。从中国企业目前的状况来看,倡导“统筹”的职责恐怕只有落到中科院的肩上。

在科技高层中常常说“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这句话对国外的大企业的确是真的,而对我国至少当前还没有看到这样的例证。中科院是继续期待这种局面的出现,还是将这种形势看成自己的机会和责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中科院有高度选择地参与发展极少数高科技企业有益而无害。“龙芯”是人们认可的例子,还应该容许其他例子。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实施“产学研”结合;可以紧紧抓住产业技术的前缘;可以为科技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提供试验场所。这种企业应该以产生高科技知识产权为目标,而将产品目标让给产业部门去做。

从市场找钱太难,这是一种流行的观点。如果中科院在应用科学技术方面有丰厚的积累和适当的管理机制,情况会完全不同。中国这个市场太大了。只要你有什么真正有用的东西,不要愁没人买。这世界是创造者的乐园,中国尤其如此。中科院需要解决如何体现和保护研发人员每个人的知识产权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有明确和恰当的政策,就会发现新的创造如同雨后春笋那样多。中科院不会缺钱,只是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手中确实有一只金饭碗。

当听到院领导辛苦工作后终于向北京市争取到400套廉租房的时候,心里只有酸酸的感觉。中科院确实需要动大脑筋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价值等大问题。



科网博主建言中科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09-495306.html

上一篇:浅议中科院的定位:(三)工艺研究,中科院有机会吗?
下一篇:“的哥之问”VS“钱学森之问”
收藏 IP: 210.73.1.*| 热度|

2 李学宽 ahsys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