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捷登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djaden

博文

被“通讯作者”署名牵连,冤不冤?

已有 3740 次阅读 2020-12-3 11:0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最近,深圳市某医院的一位医生觉得非常郁闷:因为一篇他自称从未看过的论文在国外杂志发表时将他署名为通讯作者,而这篇文章被查出存在造假问题,他便被有关部门责令承担因这篇论文学术不端带来的不良后果。而其起因是这位医生曾经对外单位的该论文第一作者说过,“兄弟,写论文的时候带上我”。

在2019年最新版的《医学期刊办刊、报道、编辑和学术出版的推荐规范》(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duct, Reporting, Editing, and Publication of Scholarly Work in Medical Journals)中,国际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建议,论文作者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1)在研究设计或数据的获取、分析和解释中做出了实质性贡献;(2)撰写论文或对论文的重要内容做出关键性的修改;(3)对论文发表前的版本进行最终确认;(4)同意对论文所有内容负责,确保对与论文所有部分的准确性和科研诚信问题进行恰当的调查并解决。每个作者处理对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工作负责之外,还应当能够确定负责其他各部分的相应的作者,并对其他作者贡献的诚信有信心。至于通讯作者,应该对论文全部内容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诚信问题负责,且应在稿件投稿、同行评议和出版过程中负责全部沟通事宜;不仅在投稿到发表的过程中,而且在论文发表后,通讯作者都应能让编辑或审稿专家以及读者能联系上。

前面说到那位深圳的医生,要求论文的第一作者将其署名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却自述根本没有看过文章,更未在文章发表过程中修改稿件或与编辑部联系过,没有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质量起到把关的作用。可是,这位医生因为“交情”而要求人家将其署名为作者,这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论文署名不当行为,也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问题。因此,最终因为其署名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出了问题,他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长期以来,因为论文署名能给作者带来诸多相关的荣誉和利益,有关论文署名的违规问题层出不穷。长此以往,研究人的学术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不利于学术活动的正常进行。笔者在编辑工作中也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有关作者署名的问题。有些文章投稿来的时候,只有一位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待到文章准备录用的时候,作者便提出要求,要将另外的作者加为共同第一或者共同通讯作者,或者调换作者排序甚至增加另外的作者。

近年来,中国政府机构和学术组织等国家层面非常重要有关科研诚信的问题,出台了各种规范文件。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于2018年4月发布了《关于学术论文署名这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其中的“提醒”事项包括论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夹带署名(应遵循学术惯例和期刊要求,坚持对参与科研实践过程并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学者进行署名,反对进行荣誉性、馈赠性和利益交换性署名)、论文署名排序不当(按照学术发表惯例或期刊要求,体现作者对论文贡献程度,由论文作者共同确定署名顺序;反对在同行评议后、论文发表前,任意修改署名顺序)、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应依据作者的实质性贡献进行署名,避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和冒用作者署名(在学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其姓名作为署名作者)等。2018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国家对于科研诚信违规事件的处理也越来越重视。2019年10月,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

总的来说,与学术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相比,论文署名问题更隐蔽,容易被忽视。但是,论文署名问题不仅关乎学术尊严,也与科研工作者的学术声誉息息相关。因此,广大作者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声誉,维护好自己的学术尊严,切不可因为一时的利益而短视,到处在他人的研究成果上“挂名”或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赠他们(给他人“挂名”)。或者,一旦被查出,必将导致身败名裂的后果,最终得不偿失。

本文作者:甘可建  广州中山六院期刊中心


往期精彩回顾

美捷登精彩点评2020年JCR报告SCI期刊影响因子(附最全Excel表下载)

国内作者撰写SCI论文的常见误区

新冠疫情下的美国 | 医护申请人迎来最佳移民时机

如何写一篇Meta分析?从实验设计到软件分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824-1260918.html

上一篇:2020年全球高被引研究者榜单十条重要结果
下一篇:申请基金过程中常见问题解析
收藏 IP: 27.18.12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