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学术界,发表论文是评估学者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这一机制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论文工厂的兴起已是公开的秘密,它们通过出售论文发表权利,成为学术界的一股暗流。最新的一项深入揭露论文工厂的调查报告为我们展示了这个错综复杂的灰色产业链。本文将根据这篇发表在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网站上名为《Hidden hydras: uncovering the massive footprint of one paper mill’s operations》的报道,探讨论文工厂的运作方式、隐藏的风险以及对学术诚信的潜在威胁。
一、 背景
这篇报道揭示了位于印度的“学术研究与发展协会”(ARDA)及其背后庞大的关联网络。ARDA以提供文章发表和撰写服务为掩护,和多个子公司及期刊出版商建立了复杂的关联(图1)。通过调查,研究人员发现这个网络涉及828个不同实体,包括公司、期刊、出版商、个人和大学等。
图1. ARDA官方网站上详细介绍了其和多个子公司及期刊出版商建立了复杂的关联(图片来自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908085319/http://www.ardaconference.com/)。
ARDA不仅以提供在Scopus等权威检索平台期刊发表的机会为诱饵,还通过大量虚假会议和伪造的学术奖项来吸引学者。更令人震惊的是,ARDA及其关联的子公司甚至参与管理大型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旗下的Cureus期刊频道,利用其平台发表了大量未经严格审查的文章。本文作者:Daniel,转载请联系授权,并在显著标明来源美捷登。
图2. ARDA提供会议、期刊出版、文章发表和撰写、研究咨询、PhD学位教育指导以及研究项目申请书撰写等服务(图片来自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908085319/http://www.ardaconference.com/)。
报道揭露,论文工厂的影响已经蔓延到多个领域,不仅限于文章发表,还有专利申请和学术会议的造假。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伪装成合法学术活动的灰色操作,掩盖了其深层次的欺诈行为。
二、论文工厂的兴起与学术界的深层危机
1. 学术评价体系的弊端与诱因
文章揭示的现象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发表数量长期以来被视为评估科研人员能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标准,然而,这种过度追求发表数量的文化助长了论文工厂的存在。当“论文发表”成为科研评价的首要指标时,许多学者,尤其是在资源较为匮乏的环境中,陷入了“发表或灭亡”的困境。这种学术焦虑恰恰为论文工厂提供了温床。
当论文成为某种学术货币,市场需求驱动下的造假行为就难以避免。ARDA等机构不仅满足了这种需求,还通过复杂的网络化操作掩盖其欺诈本质(图3),使学术界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追责。
图3. 调查揭示了一个由828家不同企业、期刊、出版商、个人、大学、专业协会和索引服务机构组成的协会网络(左图)。在网络中描述的实体类型及其之间的关系(右图)。网络中各成分(对应于左边不同颜色的圆形图案)相互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图片来自Hidden hydras: uncovering the massive footprint of one paper mill’s operations – Retraction Watch)。
2. 论文工厂:现代学术界的“九头蛇”
报道将论文工厂比作“九头蛇”是恰如其分的。论文工厂不仅仅是孤立的欺诈操作,而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具有自我修复和快速扩张能力的庞大体系。当某一机构被揭露或关闭时,背后庞大的关联网络会迅速调整,其他子公司或机构填补空缺。本文作者:Daniel,转载请联系授权,并在显著标明来源美捷登。
这种现象让我们想起OMICS集团(图4)这一臭名昭著的掠夺性出版商。尽管OMICS被美国法院判处巨额罚款,仍然通过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继续运作。这一模式显示,单靠曝光或处罚并不能根除论文工厂的存在,因为其背后的产业链条过于复杂、灵活,且早已跨越了国界。
图4. OMICS官网截图,主页上介绍“OMICS是一个出版集团,包括iMedPub有限公司和Conference Series LLC有限公司。在1000多个科学协会的支持下,OMICS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组织了3000多场会议,并出版了700多种开放获取期刊,其中有50000多位知名人士和著名科学家担任编委。”(图片来自About Us | Author Publishing Benefits (omicsonline.org))。
3. 学术界的应对与反思
论文工厂对学术界的破坏显而易见,而如何有效应对仍是一个难题。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缺乏足够的资源去验证每篇发表文章的合法性,而期刊编辑也常常因工作量巨大而疏于严格审核。此外,虽然一些大平台如Springer等正在努力提高透明度和审核机制,但显然还远远不够。
针对论文工厂的打击必须采取更系统化的措施,包括加强国际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更加严密的期刊审查机制,以及对学术欺诈者进行更为严厉的惩罚。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这种学术界的顽疾。
三、启示:不容忽视的学术诚信危机
论文工厂现象的曝光揭示了当代学术界的一个深层危机——学术诚信的失守。这不仅仅是几篇伪造的论文或虚假的会议那么简单,而是对整个学术生态的侵蚀。当学术发表成为一场商业游戏,当学术发表不再代表科学研究的质量时,科研的真正价值将被抹杀,诚信则成了最大的输家。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揭露和曝光,更要彻底反思现行的学术评价制度。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多的合作与监管,我们才能真正制止论文工厂的泛滥,恢复学术界应有的严肃性与权威。
总之,这篇报道不仅揭示了一个论文工厂的黑暗运作,还警示我们学术界必须更加警惕。读者应当思考,如何在面对这种困境时,保持科研的纯净与真实?这不仅关乎个体学者的职业道德,更关乎科学的未来。
本文作者:Daniel,转载请联系授权,并在显著标明来源美捷登。
参考资料
1. Hidden hydras: uncovering the massive footprint of one paper mill’s operations – Retraction Watch
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908085319/http://www.ardaconference.com/
3. About Us | Author Publishing Benefits (omicsonline.org)
4. 《科学》杂志揭秘iTrilon论文工厂:网络销售曝光后的应对之道 (qq.com)
5. “论文工厂”又出新招了!——贿赂期刊编辑通过同行评审操纵学术发表 (qq.com)
6. 批量造假的 “论文工厂”:利益链、危害与对策 (qq.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