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转科技日报:三聚氰胺能否不在食品中出现?

已有 4717 次阅读 2008-11-4 22:20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

转科技日报:三聚氰胺能否不在食品中出现?
 

本报记者 李禾

  产自大连的“佳之选”鸡蛋9月26日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9月28、29日,产自山西的“慈云祥”牌鸡蛋和湖北的两款鸡蛋也在杭州被测出含有三聚氰胺。尽管被查出有问题的鸡蛋是极个别的,但还是引起了消费者恐慌,鸡蛋的价格应声而落,11月1日,我国鸡蛋价格比前一日继续下降0.5%,为每斤3.81元。

  源头可能是饲料

  “鸡蛋之所以会有三聚氰胺,源头应该是鸡饲料。”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说。

  蒋高明说,蛋白质含量是饲料的一个重要指标,跟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的理由一样,不法商人往饲料里添加三聚氰胺也是为了能达到饲料的蛋白质国家标准,此外,三聚氰胺还可替代饲料中的一部分粮食,“节约”了生产成本。

  无独有偶,“佳之选”鸡蛋的生产企业韩伟集团在自检中发现了蛋场的部分玉米酒糟中含有三聚氰胺。而这些玉米酒糟均来自沈阳新民明兴饲料厂。据报道,该厂于今年10月初被关停,法人代表也同时被刑拘,时间与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现问题鸡蛋的时间相吻合。

  其实,动物饲料里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从去年3月份,我国出口美国的宠物饲料被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后引起了重视。农业部在去年6月份就发布了饲料三聚氰胺检测方法,正规的饲料企业从去年起也开始增加了对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今年7月22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08年上半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的通报”。其中,在全国288批次的蛋白饲料中检出三聚氰胺17批次,检出率5.9%。

  低于2.5ppm不危害健康

  食物是否绝对不含三聚氰胺才能安全食用呢?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标准表示,三聚氰胺含量2.5ppm以下(即2.5毫克/公斤)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危险,也就是说,三聚氰胺的安全限定值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63毫克。但由于3岁以下婴幼儿对三聚氰胺较为敏感,其每日可容忍摄入量则定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32毫克。

  那么按照被检出三聚氰胺的小型鸡蛋计算(如湖北公安县产问题鸡蛋),一个10公斤、约3岁的孩子每天食用约1.03公斤,即约26个鸡蛋,其三聚氰胺的摄入量才达到安全限定值。

  如果鸡蛋问题的源头是饲料,那么鸡肉是不是也会含有三聚氰胺呢?

  蒋高明说,从理论上说,如果鸡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鸡蛋和鸡肉都可能含有三聚氰胺。但由于饲料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数量不一,鸡每天吃的饲料数量也并非一定,所以即使鸡肉含有三聚氰胺,也可能在2.5ppm的安全限定值之内。

  告别“食物添加剂”

  作为一种有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本不应该出现在鸡蛋等食品中,该如何应对当前出现的问题鸡蛋呢?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佟建明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应尽快启动并公布鸡蛋、鸡肉等全国调查结果,告诉人们哪些企业生产的鸡蛋和鸡肉是安全的,这样消费者才能放心消费,避免无论是合格还是不合格的产品都“一棒子打死”。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应加强食品生产者的“诚信教育”。我国之所以出现很多不安全食品现象,与两大情况分不开,一是我们有两亿多农户在分散生产食品,生产原料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我国有约5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的。因此,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除了政府要加强监管,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所有生产经营者“诚信教育”。“因为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

  蒋高明说,问题饲料和问题鸡蛋的出现,要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终端来分析原因。生产者的目的是赚钱,他们从不消费自己生产的东西,这个前提决定了只要能提高产量,就什么都可以添加。在养牛过程中,以前有人就提出往饲料里加尿素,甚至教科书上公然这样提倡。过去让动物们吃化肥,如今升级到让它们直接吃化工原料,因为生产者不吃自己生产的食物,是卖给消费者的。在消费者一方,由于他们对食物生产规律不了解,盲目消费,客观造成了食物添加剂的泛滥。如消费者喜欢纯瘦肉,生产者就给动物吃“瘦肉精”,殊不知动物肌肉应该是肥瘦平衡的,让肥肉变瘦,消费者就要承担健康代价,过量瘦肉精可使人中毒乃至毙命。消费者希望鸡蛋又便宜又好,这样的“优质又优价”逼迫生产者提供不放心食品。因此,最明智的做法是,正确引导消费,告诉公众食品生产真相,让市场逐步告别“食物添加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45491.html

上一篇:硬性规定研究生发表论文不可取
下一篇:转光明日报:“不进农村,学问就没有立脚点”
收藏 IP: .*| 热度|

2 蒋新正 苏新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