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高明
古今中外,中国知识分子命运多变,但依然没有脱离各种考试或文章。其中八股文与SCI就有得比。
在结构上,八股文的形式有严格规定,通常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股等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要用排比、对偶而相对成文的两股文章组成,全文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共八段,所以叫八股文。
SCI文含题目、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8部分,也刚好“八股”。
在功能上,八股文除了科举考试外,别无任何用处。明清人学习八股,只是把它当成敲门砖,大门一旦敲开,考试得了功名或者获取高位后,敲门砖完成了使命,从此不再理它。但要通往成功路,要有很多八股写。童生考秀才,县试要考3-5场,写4-5篇八股文(头场最重要,要写两篇);乡试(省试)、会试要写3篇;殿试还要写至少1篇。中了举人就能做到县老爷;殿试后中状元、榜眼、探花的留在皇帝身边工作,地位高于今天的院士。
SCI也很了得。有单位规定,升副教授或副研要3-5篇3分以上的;升正教授或正研,要至少5篇4分以上的;要到国家层面上争院士,没有20分以上的就别报名啦。当副研后待遇相当于处级,研究员或教授相当于副局级,当了院士的,相当于副部级,坐飞机头等舱。
写给谁看?八股文写给考官看的,只有1人看,幸运的才会呈皇帝阅。考场上,破题最重要,如果开头写得精辟警醒,引起考官注意,并留下好感,可能就一鸣惊人,从此改变命运。
SCI只写给审稿人看,一般是2个,好的刊物会多于3个。主编是大考官,如果你有运气,让主编看上题目或内容,他可以直接要了,不用送审。我们就有过一次这样的运气,还是个4分的。
八股文对知识分子的束缚,诚如乾隆爷所说:“国家以经义取士,将使士子沉潜于四子、五经之书,阐明义理,发其精蕴,因以跕学力之浅深与器识之淳薄。而风会所趋,即有关于气运”。说白了就是,让知识分子们统统捆绑于儒家的经卷上,看他们还有功夫谋反不?
SCI对知识分子的束缚表现在,花费国家大量金钱,年年闭门造车,有了结果后发表在外国人发了不看、看了不信、中国人看了不懂、懂了不引的外国刊物上,需要的时候再花钱翻译过来。写SCI、翻译 SCI都需要你掌握英文,办英文学校国家还可以赚钱。知识分子都去SCI了,看你还能够有怨言否?你自己就是不行嘛,别人都SCI 10了,你刚到5就别提意见了。用这一招损知识分子真灵。
八股文统治明清知识分子前后500年,SCI统治中国知识分子前后还不到30年。八股文选择出来的政治家有些还能够做成科学家,如宋应星、明安图等。通过SCI制,我们选择出了成千上万的教授、研究员、院士,然而,这30年里,能够进入历史的科学家似乎还不多。许多人SCI会写了,中文却不会写了,既不会做诗了,也不会写毛笔字了,还不会作文了,更缺乏人文情结了。他们与英美的距离近了,离中国的距离远了。言必称美国,SCI造就了一大批新洋奴。
纳税人的钱,换回来就是那么一大车一大车的SCI,但我们的实际问题(生态环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命与健康等)却随着SCI数量的飙升而飙升。SCI,我们每年都在制造,但远不如农民种的粮食管用。
当年洋人向中国推销的鸦片,让林则徐在海边烧了,为此我们挨了洋人近一个世纪的欺负;而今中国人自己引进了SCI, 我们是想证明给洋人看,不就是SCI吗,老子中国人也会写。俺中国人中文的不同,用你们的洋文来写,看谁更厉害?
八股文是中国的统治阶级用中国人发明的“紧箍咒”约束自己的知识分子;SCI是中国知识分子引进洋人发明的玩意儿来套在自己脖子上,伏下身子,任人牵着走。
不会写SCI的,算不上科学家好汉。袁隆平当年就得不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因为他不会SCI。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