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庄:抗战“文长征”彪炳千古(姚远提供素材和思路)
2015-08-25 11:06光明网
“抗战时期,70万师生员工、百余所高校完成了200余次迁徙——也就是‘文长征’。它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单元庄教授近日在光明网撰文《凤凰涅槃 弦歌不缀 “文长征”炳赫千古》时指出。昔日战火纷飞的年代,抗争、迁徙,中国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发展壮大。单元庄所指的“文长征”,是如何让中国高等教育“凤凰涅槃”?这次迁徙缘何意义如此之大?它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何借鉴?对此,记者专访了单元庄教授。
记者:您在上文中提出了“文长征”的概念,以前学者对这一说法鲜有提及,我们对它应该如何认识?
单元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火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抗战前,中国共有高等院校108所,战争中91所遭日军轰炸。危机关头,政府部门提出“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部分高校采取果断措施,迁往内地坚持办学。具体各大高校的迁徙线路在《凤凰涅槃 弦歌不缀 “文长征”炳赫千古》一文已做详细阐述,其中涉及当时西北联大、西南联大、浙江大学为代表的诸多中国高等学校,他们成功组织了涉及70万师生员工、百余高校、200余次的高校迁徙——也就是“文长征”,这次迁徙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记者:在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您认为这次“文长征”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单元庄: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教育优秀传统集中体现在两个时间段:一是中华文化文明处于上升期的唐宋科举制度中;另一个就是在近代抗日战争时期近百所高校的“文长征”中。
50元充值卡
等您来领!立即打开
时政频道国内
单元庄:抗战“文长征”彪炳千古
2015-08-25 11:06光明网
“抗战时期,70万师生员工、百余所高校完成了200余次迁徙——也就是‘文长征’。它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单元庄教授近日在光明网撰文《凤凰涅槃 弦歌不缀 “文长征”炳赫千古》时指出。
昔日战火纷飞的年代,抗争、迁徙,中国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发展壮大。单元庄所指的“文长征”,是如何让中国高等教育“凤凰涅槃”?这次迁徙缘何意义如此之大?它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何借鉴?对此,记者专访了单元庄教授。
单元庄:抗战“文长征”彪炳千古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记者:您在上文中提出了“文长征”的概念,以前学者对这一说法鲜有提及,我们对它应该如何认识?
单元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火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抗战前,中国共有高等院校108所,战争中91所遭日军轰炸。危机关头,政府部门提出“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部分高校采取果断措施,迁往内地坚持办学。具体各大高校的迁徙线路在《凤凰涅槃 弦歌不缀 “文长征”炳赫千古》一文已做详细阐述,其中涉及当时西北联大、西南联大、浙江大学为代表的诸多中国高等学校,他们成功组织了涉及70万师生员工、百余高校、200余次的高校迁徙——也就是“文长征”,这次迁徙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记者:在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您认为这次“文长征”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单元庄: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教育优秀传统集中体现在两个时间段:一是中华文化文明处于上升期的唐宋科举制度中;另一个就是在近代抗日战争时期近百所高校的“文长征”中。
“文长征”在中国教育史上,甚至在世界教育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彰显了中华知识分子“先天而忧”的天下情怀。在那艰苦岁月里,数十所高校师生心怀“天下”,在山乡林莽茅屋陋巷中,在硝烟与炮火的轰鸣中,潜心攻读,研治学术,创新科技,宣传抗日,开发民智,保存了中华文脉、存续了中国高等教育之“根”。
此外,“文长征”还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完整体系得以保存。这一点当年的西北联大体现颇为明显。当时该校有150多名教授,“文长征”期间又培养了上万名优秀人才,学校教学体系完善,涉及文、史、哲、经、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甚至还设有边政学、妇女教育等学科,这些都为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当时在各方势力混战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依旧得到充分体现,那就是坚持独立办学、专家治校,培育以国家利益至上的治国人才。这些人与国家民族存亡与共,彰显出的“民族魂魄”可堪为后世楷模。
记者:您刚刚提及在中国历史上,教育优秀传统集中在唐宋时期和“文长征”中,这两个时间段教育发展都具备哪些特点和相似之处?
单元庄:我觉得这两个时间段之所以教育能够迅速发展,并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优秀人才,均在教育发展的制度基础、首要功能、目标价值、专业形态和专业机制等方面可圈可点。
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基础是打破了政治与教育权力垄断,社会层级间可以自由流动。通过科举取士逐步打破社会森严层级界垒和传统门阀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国家政权向广大寒门庶族开放,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这样社会层级间形成了一条自由流动的通道。辛亥革命以后,固然出现军阀混战局面,但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大,社会开放了很多,为当时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这两个时间段教育的首要功能也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是培养“先天下而忧”的治国精英。唐宋科举制度首要功能是为国家治理培养具有“天下情怀”的社会精英,一以贯之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下意识”和“天下情怀”。而“文长征”中,基于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依旧提出“战时教育一定像平时教育一样”的理念,着力培养振兴中华的优秀人才。
还有,教育首要目标价值应该是“国家社会利益至上”。唐宋科举制度打破传统等级屏障,建立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先天下而忧”的天下情怀和“公(共)治天下”的价值追求,被制度化为科举教育的核心目标价值。同样,在“文长征”中,学生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大批优秀人才投身救亡图存之中,纷纷将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密切结合。
在办学职业形态上,不管是唐宋时期还是“文长征”中,都做到了尊重传统,让教育凌越时俗。教育被看做是国家治理的“公器”“重器”,都是服务于国家治理,因此具有超越常规的特殊性,超越到其他功能学科。这种特殊性要求其“产品”具有明确的社会公共意识和独立的思想人格,而不是某一或某些利益集团的附庸。
在办学组织运行机制方面,唐宋时期与“文长征”都坚持教育开放,机会平等,学者治校。比如,郑板桥、苏轼等都曾有过为官实践,都是兼有治理思想和实践的“二元人物”,办学中也都是站在实践和理论的高度。
记者:基于唐宋时期和“文长征”这两个时间段的分析,能否谈一下它们对于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何借鉴之处?
单元庄:毫无疑问,首先要从根本上破除现实高等教育实际固化和不平等秩序,重建“自由流动机制”,但这显然不是高等教育自身所能够解决的。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先天下而忧”的治国精英。比如,在现行高校中,培养既具有 “天下情怀”和“公共角色人格素质”,有志于国家经济社会各层次领域管理,又拥有不同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级管理人才。
总之,通过逐步深化改革,应使高等教育与民族国家文化文明的内在关系、 “上层再生产”的首要职能,及其“国家社会利益至上”的目标价值得以恢复和重建,使得高等教育不仅成为“知识科学、理性与自由、公共精神的教化的策源中心”,而真正成为国之“重器及公器”和“社会的心脏”。
教育与社会改革虽然并非一日之功,但却孕育奠定于大学之中!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