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西北联大故事之二: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礼堂的故事

已有 6932 次阅读 2021-9-15 09:23 |个人分类:西北联大往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礼堂故事



位于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大礼堂的左侧,有一块碑,由东北大学老校长张学良校长立于1936年8月。碑的正面有:          

沈阳设校  经始为艰

至九一八  惨遭摧残

流离燕市  转徙长安

勖尔多士  复我河山

     校长张学良立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

碑的背面有:

东北大学系民国十二年奉天省长王永江议就沈阳高师旧址创设。同年十月二十四日开学。十七年八月今校长张汉卿先生莅任,自行捐款一百八十万元,于北陵新址建筑校舍及体育场,规制崇閎,甲于全国。二十年九一八变作,校舍随地方以俱陷。是年十月十八日于万难中在北平复校。二十二年三月卓然受命为秘书长代行校长职务。当时经费无着,几难支持,幸赖王□鲁、宋子文两先生之力,由中央补助经常费三十万圆,复赖孔庸之先生之力,中央准给设备费二十万圆,分十年支付,然以北平环境关系议迁地为良,卒赖杨虎城、邵力子两先生及陕西地方人士之赞助,获得西安今址。张校长以其地不敷用,为筹款十万圆,以万圆购地,万圆修理旧房,八万圆建筑新舍,交由卓然规划,并由本校建筑系毕业刘致平君设计,马俊德、刘鸿典、铁广涛、丁凤翎四君绘图,均系义务。林主任耀山主持建筑鸠工庀材极为尽心。监工人孙继杰亦以为母校服务,不辞劳瘁,用能以有限财力完成较巨工事,诚不可不记也。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王卓然谨识

其中,王卓然(1893—1975),九三学社发起人之一。  刘致平(1909—1995),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是建筑系第一届学生;刘鸿典(1904—1995),1929年考入东北大学,是建筑系第二届学生;铁广涛、丁凤翎,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是建筑系第一届学生。《东北大学史稿》(王振乾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记载,郭毓麟(1906—1983)也曾参与设计。由此得知,这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东北大学建筑系招收的首届10位学生中的几位学生义务设计的。如今,此礼堂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时期,此碑原镶嵌于礼堂右侧的墙壁之上,被胡宗南“战时干部训练团第四团”干训学员挖出做饭桌用。胡宗南听说有人朗朗背诵张学良的题词,一怒之下,遂遣人将其砸碎。1992年9月28日,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文物管理局依照新发现的拓片和原碑大小重树此碑 。

西安事变前三天,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一周年,而在西安市内举行的学生、市民游行示威和步行前往临潼的请愿。在城外十里铺,机关枪对准学生,面临一场血腥屠杀,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学良亲自驾车赶到,允诺学生“在一个星期内,或三天之内,用事实答复你们的要求”。果然,三天之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东北大学的同学们在1936年12月12日晨获悉事变,甚至喜极而泣,随后,以东北大学为主体的西安学生救国联合会等18个救亡团体发表联合通电,支持张杨,号召全国同胞共赴国难,挽救危亡。因此,大礼堂是西安事变的发祥地之一。

  1937年9月10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第二院工学院、西安临大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体育系在此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共处。这里成为东北大学数千里大迁徙和西安临大-西北联大数千里大迁徙的唯一见证。东大在北平、开封、三台的遗址均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是唯一保存完好完的遗址。这也是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在西安唯一保存完好的遗址。东北大学是我国抗战时期迁徙最早的一所大学,西安临大 -西北联大是我国战时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之一,是西北高等教育由此奠基的见证,也是陕西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成为第一个长途迁徙的大学,由沈阳—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陕西城固。在西安时,与西北联大的前身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共处今西北大学校区,共用礼堂。后又在陕南城固并入西北联大的后继学校西北工学院。战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将此地给了西北联大的后继学校、由陕南城固迁回西安的国立西北大学。因此,这座礼堂是战时中国高等教育的见证。

   此地原为唐长安城实际寺所在范围。位于今西安城垣西南隅里许。 清光绪三十年(1904)至清宣统三年(1911)为西北大学前身之一陕西中等农林学堂校园和农场范围,学堂监督办公室在今西北大学已毁的印刷厂和教材发行科旧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为陕西省会农业学堂,1912年大部分并入西北大学。1912年至1914年为西北大学前身之一三秦公学校园范围(因袭农业学堂一部分和实业学堂旧址)。1914年三秦公学并入西北大学,至1915年为西北大学农科校园范围。1915年至1922年陆建章督陕时改为陕西省立甲种农业学校。

1923年甲种农业学校并入国立西北大学,为国立西北大学应用科学院农学系、林学系所在地,至1928年。1929年至1938年为陕西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校园和东北大学校园共处地(东北大学工学院自1936年2月至1938年3月)。

大礼堂于1936年8月竣工。其他校舍于1937年6月30日全部竣工(连同礼堂周围附属建筑、校舍,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全部建成)。

1937年11月15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在此举行了开学典礼。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第一次常务委员会议也在此校园举行。西安临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临大校医室也设在此园区。

1938年至1946年为胡宗南“战时干部训练团第四团”驻地。此时,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曾在大礼堂作训示。另有,相继有何应钦、白崇禧、李宗仁、于右仁、张季鸾、熊斌、驻英大使顾维钧,驻德大使陈天放,驻美大使胡适之,英议会访华代表团团长劳来等人在此礼堂讲话。1938年3月11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在此举行南迁动员大会。

1947年6月14日,陕西省政府主席祝绍周出席在大礼堂举行的1947届毕业典礼,与刘季洪校长先后讲话。

1947年6月15日,著名地质学家、北京大学裴文中教授作“北京猿人”的学术报告。

1947年11月12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出席在大礼堂举行西北大学校庆大会,与马师儒校长先后致

1948年10月8日,新任校长杨钟健在大礼堂举行履新茶会。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贺龙将军来校,在大礼堂向全校师生作政治形势报告,以后还到校与王耀东、刘月林教授打网球。

1956年10月18日,中央高等教育部杨秀峰部长在大礼堂向全校教师及学生代表作报告。

丁玲、田汉、贺绿汀、张治中、郑伯奇、曹靖华、华罗庚、顾颉刚、李约瑟、费正清、陈梦家、杨振宁、李政道、牛满江也曾光顾过这些建筑群或此校园。2007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5年3月12日刘季洪校长通报“在渝承蒙蒋主席召集谈话,垂询本校永久校址问题,以为确定在西安,甚为合宜”。1945年8月14日学校致电国民政府教育部请准拨东北大学西安校址为西北大学使用,9月批准,并“即派员前往接收”,“另电陕西省政府暨第一战区长官部协助”。 1945年9月5日,校迁建委员会副主任萧一山教授赴西安洽勘东北大学校舍,并面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省长祝绍周。1945年12月2日,刘季洪校长偕王耀东教授及郭君实接收东北大学校舍,并再次面见胡宗南解决所部驻占校舍问题。1946年8月8日国立西北大学开始在西安招生。至今一直为西北大学所属。

东北大学与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和西北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是东北大学法学院学生孔宪春在北平时为“民先队”队长,到西安后,与中共西安市委取得联系,于是成立中共东北大学西安分校党支部。孔宪春(孔飞)任党支部书记,兼任西安市学委委员,同时负责领导1937年11月在西安的西北大学前身西安临时大学党支部的工作,也与西安临大“民先队”有密切联系。二是1937年春从开封东大至西安接收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国立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在1937年10月11日被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8名委员之一,参与筹备临大。三是西安临大从1937年11月起一度与东北大学共处一园,共用大礼堂,如1937年12月29日,西安临大即假东北大学礼堂由国内著名隧道工程专家李乐知(李俨)作“隧道工程”的学术演讲”。稍后,西安临大在大礼堂又组织陕西省民政厅厅长彭昭贤作“不得了,了不得”、水利局长李仪祉作“抗战力量”、建设厅厅长雷宝华作“求学态度与抗战时期应有之修养和准备”等学术演讲。四是1938年7月,东北大学工学院与国立西北联大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五是蓝文征、陆懋德、萧一山、高亨、丁山、陆侃如、郑资约、曹国卿等教授都有在西北大学和东北大学任教的经历。

 原载姚远《衔命东来:话说西北联大》(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P14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5-1304244.html

上一篇:西北联大故事之一:有“酒仙”之风的臧启芳委员
下一篇:百廿西大体育故事之一:王耀东连闯四关逃出北平
收藏 IP: 124.115.173.*| 热度|

4 张晓良 刁承泰 尤明庆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