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联大研究:十年磨一剑
——贺西北大学姚远教授研究成果出版
近日收到西北大学姚远教授发来的邀请函暨部分著作,邀请我参加7月3日上午在西北大学召开的《国黉播迁:西北联大通史》和《发现西北联大丛书》出版座谈会。因近期杂事较多,无法赴西安参加今天的出版座谈会,甚是遗憾。但看到姚老师寄来的厚重系列研究成果,不免为之感叹和折服,总觉得应该为姚老师的研究成果留下一点儿文字。
我与姚老师结识于2019年11月11日,事先已经知道姚老师研究西北联大多年,但从未谋面,故利用到西安出差,想登门拜访。不料打了电话之后,姚老师带着一位博士后来宾馆看我,令人意外。姚远教授是西北大学西北联大与大学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北联大联盟秘书长,自2012年开始从科学史研究转向西北联大研究,十年来著有《西北联大史料汇编》、《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衔命东来:话说西北联大》、《国黉播迁:西北联大通史》、《西序弦歌:西北联大简史》、《融汇西东:西北联大教育思想》等著作。他告诉我,在2010年起步的时候,他们以“西北联大”为题名搜索,没有一本关于西北联大的专著,论文只有三篇,而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则是汗牛充栋,在校领导大力支持下,他走上了西北联大研究之路。
正是这次面见姚老师,我们成为了朋友,并陆续收到他寄来的研究成果。今天,姚老师已经到了收获季节,上述大作就是他多年耕耘的硕果。我非常喜欢他系列研究成果的书名,十分富有诗意和想象空间,如“衔命东来”、“国黉播迁”、“西序弦歌”、“融汇西东”等,一看书名就有了想阅读的感觉。在我看来,姚老师的成果是十年磨一剑。当年的西北联大为大西北保存了高等教育火种,如今他的一系列研究又为我国高等教育史研究留下了火种,填补了空白,此乃功德无量。
粗略看了一下姚老师寄来的新作,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何不尝试写一篇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抗战时期办学比较的文章?因为抗战结束后,西南联大在云贵高原只留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西北联大则在黄土高坡留下了“国立西北五校”,即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大学,而这“国立西北五校”后来又衍生出了十余所高校。仅凭这一点,西北联大的贡献就值得大书特书。
我对中国百年大学史感兴趣,尤其是对大学迁徙感兴趣,还是三年前的事。2018年6月4日在参加大理大学本科评估之余,参观了位于云南大理的喜洲大慈寺,这里曾是华中大学(现华中师范大学)西迁办学旧址,如今是华中师范大学西迁纪念馆。看了这个纪念馆,开始萌发了研究我国大学迁徙史的想法。几年下来,陆续考察了一些大学迁徙旧址,对我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的历史过程有了朦胧和直观感受。当自己开始走进大学迁徙的历史,才会理解为什么在我国一些百年大学的简介中,经常用到“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等诗意般的语言,因为这些大学走过的迁徙路,就是我国大学经历的真实写照。
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较为完整的记录抗战时期大学迁徙的人,主要还是英美学者。一位是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他考察了大后方的几十所迁徙高校;另一位是美国学者葛德石(Georage B. Cressey),他考察了大后方的十六所迁徙高校。他们当年都是受本国政府派遣,考察战时中国的教育和研究机构以及经济状况。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他们才有条件遍访大西南和大西北;也只有他们,才能获得国民政府为考察提供的各种帮助。在他们考察过程中,给中国大学留下了许多让人向往和怀念的名字:如东方剑桥、加尔各答以东第一大学……以至于这些“美誉”一直延续到今天。
此外,还有当时在国内大学任教的几位外国学者,他们随着迁徙的大学走了中国许多地方,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可惜的是这些资料都在西方大学的图书馆。如李约瑟的资料全部捐给了剑桥大学图书馆,葛德石的资料全部捐给了美国雪城大学图书馆。再如沙伯格(B. B. Schaberg)1937年10月起任西安临时大学体育教授,克顿(卡尔顿)1937年10月起在西安临时大学任教,克顿与沙伯格一同徒步翻越秦岭,两人拍了许照片,尤其是卡尔顿从山西名贤学校一直走到四川。还有美国学者德慕克(Paul Clifford Domke),在1939年初拍摄了大约2700余张照片,如今这些老照片完好地收藏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经由明尼苏达大学卡尔顿学院的刘湘蕙(Hsianghui Liu)馆员全部整理归档。https://contentdm.carleton.edu/digital/collection/Carl_In_China(提示:请尊重卡尔顿学院学术机构为图像数字化所付出的努力。知识共享,但不允许商业性使用。也请公众关注传播历史影像的公益性和规范性,避免随意复制)。至于是否其他西方学者有此类资料,还有待于继续收集。
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些西方学者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十分珍贵,但基本上属于走马观花的观感记录,还没有踏进深层次的研究中去,这就为我们今天研究这些历史留下了很大空间。面对这些资料,我愈加感受到这是研究我国大学史的一个“金矿”,姚老师的系列研究成果就是他采到的“第一桶金”。作为关注或研究抗战时期“大学迁徙”研究的后来人,姚老师的勤奋和执着令人感动,他的研究成果将是后人进一步研究我国高校“百年迁徙”的珍贵史料。其实,在我国高等教育史领域,还有许多“盲点”等着学者填补,绝不仅仅是几个人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浩大工程,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
令人兴奋的是,近期我的一位硕士研究生王鹏娟同学,在厦大图书馆发现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是抗战时期我国大学迁徙的第一手英文资料,应该尘封了70余年,这就是葛德石教授留下的抗战时期中国大学考察备忘录,我们近期已经将《备忘录》翻译完毕,正在抓紧校对中。
今年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90周年(1931年9月18日-2021年9月18日),这是一段难忘的历史,是一段需要铭记的国耻。正是由于九十年前的九一•八,直接引发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大迁徙,东北大学也就成了我国第一所迁徙大学,也就有了后来的西北联大和西南联大,以及百余所中国高校的大迁徙。
虽不能赴西安参会,但心向往之,是为记。
邬大光
2021年7月3日上午
附件:2019年11月11日访谈姚远老师记录:
姚远老师:抗战初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等院校迁至湖南长沙,后迁至云南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而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迁至陕西西安,后迁至汉中,组成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从1937年9月成立到1939年8月分体,仅存不到三年,但其带给西北教育的资源和影响,却是深远和持久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西方传教士纷纷回国,国内大批高等院校迁入汉中,因古路坝天主教堂空闲,原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组成国立西北联大工学院,共设8个学系,院址设在古路坝天主教堂,办学达八年之久,培养本科生13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两院院士的有15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李约瑟日记有载:古路坝又曾称“骷髅坝”,因为那里曾经土匪出没,颇不太平。坊间传闻,汉中古路坝一带有学生坟地,但现今遗址无法找寻。
北平大学留法的人很多,中法大学有过一段实验,平津、热河将河北学校聚拢到一起,大学区制,带有去行政化的意味和色彩,存在时间1年零三个月;留下的学院——文法、法商、文理工等。
1939年教育部发文,收集抗战期间的史料,教育部给予资助。一次报史料,一次报轰炸的损失。其中,抗战损失报表:抗战期间,日本轰炸,多少师生丧生、设备损失情况;这些资料可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查到,但该馆主要收藏文件、通知、任命书等资料为主。1943年,教育部发文调查已经迁徙到大后方的学校,还留在大后方的教师等人数情况。
川陕公路,也是一条迁徙路线。在迁徙过程中,周名崇到云南时,患上伤寒,无盘尼西林,到汉中就死亡;前几天,我接待其孙子,其孙子1967年生,有一些资料。(博士生黄巨臣整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