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院士增选vs.学术造假 精选

已有 31165 次阅读 2013-10-24 11:1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学术造假, 院士增选

   这几天正在跟南大的同学密集修改一篇投到Nature Communication的稿子,突然发现那里被台风扫过,原来另外两位南大同学在掐架。看了一下有关的博文,吓得我一身冷汗,我们来回修改了很多遍的文稿,现在看来,还得把尾巴夹紧点,再仔细看看有没有问题。也和同事唠叨了些有关的看法,这事真的是有点说不清了。看了有关的博文后,知难而进,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这件事情的解决,各位不要指望NC编辑,那是个错误方向,我对他们不抱希望,也不应该抱希望。编辑会想把问题解决,但他们会考虑如何把对刊物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是可以理解的做法,没有什么错。此外,他们也没有能做到公平裁决的能力和资源。这样的科学问题,属于科学的前缘,不是专家,很难判断,是专家也不一定能正确判断。刊物编辑完全没有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他们也不可能把这事交给他们的咨讯团来解决,除非团中的人,可以有办法获得更多判断是非的事实和证据。我怀疑他们有这个能力。科学问题,要科学家自己来解决,不能依靠别的人。这件事,我认为只能指望科学院学部、教育部责成南京大学组织的专家组,以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公正处事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解决问题。所以,无论网上的风浪有多大,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专家组的意见。

     能在网上摊开讲这样的事情,体现了我们是在21的网络时代。把这种争议公开来说,对当事人会有各种影响。在短时期内,对南京大学物理系会有负面作用。很难想像两班人马如今在楼道中碰面时,会是什么状况。到夫子庙整点小吃、聊聊天的心情肯定会有影响。但对中国科学界整体上说,是件好事情。因为它会对院士选,对发表科学论文数据选择的严谨性,产生警醒作用。这比闷在桌子底下的暗斗,要爷们儿。鼓掌。

     对这个争议,有博友提出“不问动机,只问真相”的观点。对于科学问题,原则上来说,这是对的。但就这件事具体而言,情况比较复杂。因为问题的提出,是以王同学“什么申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的博文开的头。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院士增选有关,而院士增选,涉及巨大利益,如果你不同意这一点,就不要往下看了。

     中国最好的一批科学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院士这条线下努力着,煎熬着,任何一点动静,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情和做学问的方式,而他们的心情和做事的方法,又会影响到他们的学生,从而影响到中国的整个科学发展。在论证为什么退出院士增选时,王同学的论据是因为揭发了一个别人的学术造假问题。在我看来,这是两个可以分开来说的事,参合到一起,就会让人迷糊,让人怀疑动机。如果严谨地讨论一个学术打假问题,为什么在启动这个讨论的时候,没有用一个诸如:“对XXX学术造假的质疑”的题目,直接面对问题,而是做为一个和院士选有关的辅助材料提出来?

     大家对问题已经有了很多的探索,我说几点我的疑问:

     1) 从王同学的论述来看,闻同学等的文章,在2013年5月21日 Nature Commun. (自然-通讯)上发表。2013年7月2日,王同学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工作简报上看到了相关报道,问了7、8、9作者后,“三人以该文违反Nature系列刊物的投稿规则要求撤销署名。”这件事是可以查证的,而不是一个概念问题。在文章被接收,到5月21日发表,再到7月2日王牧知道,这个过程大体有两个月。通常的情况,如果一篇文章在Nature或其子刊上发表,同志们都会互相祝贺,高兴,摆庆功酒。有作者不知道,何况是三个作者不知道的可能很小,更别说这事还进了南大的工作简报。但这两个月的时间中,为什么7、8、9作者没有以“没有看过该投稿稿件”的理由提出撤稿?为什么到了7月2日后三位作者就突然觉悟了?

     2)王牧在“给中科院数理学部的实名举报信”是9月13号写的,在给“尊敬的XXX先生”的信,是10月16号写的。913号,我在贝加尔湖开会,从到会的朋友那里知道,地学界有位进入院士候选25人名单的人走了,大家都很伤心、不理解。但我知道,那个时候,25人名单已经出来,尽管没有公而告知,但它不是个秘密。在10月16号的信中,王同学说:“选择实名举报,我清楚地知道这也将终止了我本人的院士增选进程,但仔细研究增选细则感觉在目前机制里没有明确的自我终止程序。现在该举报已被正式受理,并已开展了调,一切都已按正常程序进行。您是我的推荐人,因此我现写信向您申明我退出中国查科学院院士增选,并恳请先生向学部报告。”这也是一个可以验证的问题。9月13号,25人名单已经出来。为什么举报信没有在7、8、9作者写信退NC文章作者时投出,而要等到9月13号才举报?9月13号前,王同学在25人名单中吗?闻同学在25人名单中吗?这都是可以查证的问题。如果王同学9月13号时仍然在名单中,我肯定投他一票(尽管我没有权利),因为那是真的在打假,牺牲自己的院士前途也在所不惜。此外,我觉得院士群体足够的聪明,会为王同学有把握的科学打假加分,不会因此把他的申请排除考虑,因为章程中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如果9月13号时,王同学不在那个名单上,他这样对个别人说是为了什么?我也会怀疑。因此产生一个疑问,如果闻同学不是一个院士候选人,无论他做了什么,王同学真的会去打假吗?如果王同学现在还在院士候选名单上,他会这样做吗?我希望我的问题完全错了。

     3)闻同学的rebuttal出来后,问题现在集中到了技术性问题上:到底什么样的数据选择和解释是可以接受和不可以接受的,这就涉及专业的判断了。这也涉及到王同学的指控最终是否能成立。这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判断是非。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条件下,科学研究中会出现非常复杂的数据。如何判断取舍来说明一个科学问题,每个科研领域中有自己的规范和共识,这个只能依靠专家组的判断来决定。此外,在文字的表述和理解上,也是有争议的,网上对同一句话有不同的解释,这一点到处可见。对文字上的理解,把它看成是有意造假或无意失误,同样是一个判定的事情,而且难度很大,但也只能看专家组成员最后的理性判断了。

     整体来说,我觉得王同学把闻同学的NC文章可能的问题拿出来说是件好事,让大家可以自省一下,可以警醒我们所有的人,不要容忍科学上的造假,要严谨,这是大家都能理解和感激的。但把它做为院士评选进退与否的论据,我认为是个败笔,也因此失去了批判的力度。至于这是有意无意,每个人可以自己去判断。我的评述,可能会对王同学严苛一点,这是他提出问题而应该肩挑的责任。做为一个旁观者,我对这样的“掐架”表示赞赏,并向两位表示敬意。科学进展的路就是以个人牺牲铺垫下来的,中国科技的发展路,大概也会这样铺垫而成。


       对于文章命运的看法 - 不少留言关心文章是否撤销的问题。我补充一点看法,因为我上面提到不能指望编辑。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这个文章事件和的文章问题不同。一般情况是一篇文章受到指控,比如人(有不止一人)无法重复实验怀疑数据的真性,作者又提不出充分的理由。这时要么作者主撤稿,要么刊物撤稿。但篇文章是7、8、9三个作者提出“撤署名”,而不是撤稿。在数据出后,7、8、9作者也没有提出撤稿(至少从王同学的博文中看是这样)。同时文章的主要作者又认为数据没有问题,所以他们不会自己撤稿。然,这里的问题,是编辑看到同一篇文章中,作者之矛盾个稿件是通过评审表的,也就是它的内容得到了评审的认可。这时,如果编辑手上没有硬的、有关科学的新据,他们怎么去判断?

     两种最大的可能,可以导致撤稿:1)的研究无法重复实验,提出投诉,但需要时间。2)作者提出撤稿。而作者提出撤稿的关,是数据是否造假。在两方各,都在说自己的道理。而这种“两方”还是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是文章的主要作者在坚持自己的正确,另外一方是7、8、9作者的老板(本人不是作者)在指控,而提出“撤署名”的作者,并没有说话,我想他们也不便说话。这种复杂局面下,能够对文章数据及其解做真假判决的,不可能是编辑,只能是。后者需要在得整个研究背景、研究程的料下,依据专业知识,才能做出合理判决。当然,编辑可能有其它我想不到的原因撤稿,但一定要有撤稿的根据。

     其它的留言内容我就不回复了,感谢大家在这里表达意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735610.html

上一篇:科学网博客六周年记
下一篇:SCI期刊审稿的私房话
收藏 IP: 74.105.213.*| 热度|

162 张海霞 虞左俊 郭向云 吕喆 王安邦 王振亭 王涛 张鹏举 刘全慧 杨正瓴 吉宗祥 苏德辰 魏东平 朱志敏 李天成 赵美娣 张珑 张忆文 王春艳 李葆轩 李永丹 林涛 何学锋 孙学军 李贤伟 曹聪 钟炳 乔中东 张乾兵 徐绍辉 李学宽 鲍海飞 彭思龙 刘永亮 周少祥 肖雷 丁凡 苏力宏 李方国 赵斌 严威 陈钊 张一新 薛宇 刘立 吴宝俊 李伟 杨顺楷 尹元 褚昭明 蒋永华 高建国 邹少浩 胡努春 吴刚平 赵序茅 林珂 戴德昌 王庆 王智文 孙东科 王国强 曹郁 郑硌 苏光松 李万峰 徐索文 贺乐 亓欣波 刘艳红 周金健 冯珞 师马跃 李世春 朱述炎 余超 王少飞 金小伟 陈龙珠 武夷山 曾春华 杨飞 许浚远 任胜利 张启峰 宁笔 杨连新 郭耀宇 水迎波 文克玲 焦豹 曹俊兴 肖振亚 吴明火 何宏 孙晓明 王军强 苏金亚 唐凌峰 程起群 王海洋 韦玉程 刘全生 毛培宏 杨登涛 孟浩 王桂颖 张鸿飞 孙合辉 沈友明 陈钢 曹宇 张雪健 张彦斌 秦承志 杨玉玲 阳立波 应行仁 陈小润 张明武 马旭东 耿小昭 赵凤光 李建雄 白小川 徐世文 何红伟 黄锦芳 徐长庆 lbjman biofans zhouguanghui Majorite xuyiganghz seeker99 klmopq Saintz xuexiyanjiu crossludo zaizaimck Simon mssy liangzx laiji Arrival blackrain007 aliala bridgeneer neilchau bob2030 happyspoon rosejump silentyf arpku songshu123 FoxJiang beenused uneyecat trichaos cmhuang Hosieii eiav6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