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馆每年会招收4到5名两年制的博士后,招收范围面对全世界。今年有三位中国学生申请,我都认识。因为我在招生委员会中,他们的文档上线后,我尽力推荐了一番。不过到了后来我也不说话了,因为有更好的候选者,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大家的表现都摆在台面上比较的时候,差别是很难被掩盖的,多说就是笑话了。
今年我们这儿的博士后竞争异常激烈,其中一个原因是这几年欧美就业市场不佳,很多不错的学生积压下来,我们馆这样的博士后,是一个理想的过渡环境,两年时间,可以在这里做很多的工作,为自己镀点金。所以,还没有找到工作但又想坚持下去做科研的人,自然会拥到这里来。去年我收了个波兰的博士后,今年不用折腾,谢天谢地。
我们录取的几个人之一,我曾经在博客上提到过,Science上曾有过他的报道。这个学生出生在黎巴嫩,在耶鲁大学拿的博士,自己在非洲和中东有野外的项目,后来在法国折腾了一年博士后,现在德国折腾另外一个博士后。他的女朋友在费城念书,拿到我们的博士后,他能向她靠拢了, 可以暂时喘口气。他室内室外的工作能力,跨学科的研究都是相当的棒,我们都认为他本该拿到一个正式的职位。不过现在就业市场的确很低迷,这是他运气不好,不认也不行。
我印象比较深的申请者中,有个耶鲁大学的在校学生,是2008年进校的,预计今年毕业。如果他按预计的时间毕业,就是用了四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在耶鲁这样的学校里,四年毕业是很快的了。一般的学生,通常要用5年或更多的时间。虽然是这个阶段的学生,他已经拿到各种基金12个,数量从近一千到10万美金不等(有些是和别人合作)。发表的文章有20余篇,第一作者的有10篇,都是在圈子里相当好的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此外,他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很多专业会议的演讲,公共的演讲,科普,与新闻媒体的交流,等等。不过很遗憾,他没有拿到我们的博士后位置,因为他还不够好。
相比起来, 国内的学生因为体制问题,受到的教育和科研经历还是有局限。我认识的几个学生的研究提案,眼界明显都比较狭窄和传统,参加的各种专业活动,申请基金的机会,进行科普和公众活动,会议演讲或报考,教课等活动似乎也很少,甚至没有。拿到国际上来比,差别还是明显的。我个人的感觉,是学生在博士期间,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不到家,没有到足够的层次,眼界不够宽广,在国际上和其它国家的学生竞争时要差一口气。尽管有一些自己的优势,包括自己从国内带些经费,但仍然不足以让他们出头。因为我们在甑选博士后时,是以学业、学术为重,而不考虑经费问题。否则我们这里一些有很多经费的研究人员,可能会垄断生源。
说到国内学生的教育、科研经历有限,我想原因有很多,一是社会大环境,学生有没有心思安心做学问,有没有一股做学问的渴望,喝粥吃窝窝头都要熬下去的狠劲。二是教育体制能给学生些什么,从能开课程的多样性,到做论文的课题选择自由,进行科研活动的选择自由。三是导师的指导,有的老师可能会当保姆,学生吃什么都管,或者当老板,学生死了都不管;或者就当劳动力来使,而不是作为一个未来的科学家来培养;要么不让学生自由去闯荡,要么完全放羊,让学生自生自灭。四是学术环境,能不能让年轻人严谨、认真地去追求学问,在各种科研场合中交流和磨练,包括批评和被批评,能够足够广泛的接触到最新的科研前沿问题,从而能够在一定的时间中,对科学问题有适当的把握。说到底,判断一个搞科学的博士的素质,简单来说,就是他(她)是否能独立去寻找和把握科学问题,了解不同层次问题的轻重缓急,并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独立解决最为关键的问题。这一点上,从我们这次招收的情况看,中国学生整体上还有一段路要走。而在很大程度上,我认为这不光是学生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从过去只在国内找博士后,到现在在国际上来竞争,这是个明显的进步,自信心的体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